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降薪、关店、借壳 威马还撑得下去吗?

降薪、关店、借壳 威马还撑得下去吗?

选车网 2168浏览 2022-11-29 IP属地: 北京
图片


尽管沈晖一再强调,威马要健康、要可持续发展,但严重的亏损已经让威马不堪重负。在大浪淘沙的中国市场,不能给投资人想象空间的“新势力”就意味着被淘汰。2023年就快到了,威马还撑得下去吗?

近日,有媒体报道,2021年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晖薪酬总计12.6亿元,占威马同年收入47亿元的近三成。沉寂许久的威马创始人沈晖首次正面回应:“有些事情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时间解释。”接着,沈晖说,还是讲讲事实吧。

据沈晖坦言,他的薪资由普通薪金与受限制股份两部分组成。其中实际薪酬为200万左右,剩下薪资部分以受限制股份形式发放,折合人民币约为12.59亿,受限制股份要在企业上市后才能算数。

所以,在威马没上市之前,沈晖依然是那个拿工资的“创业人”。另一个事实是,沈晖正在带头减薪。

11月21日,沈晖给内部员工写了一封公开信表示:“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的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沈晖表示:“现在整个行业需要回归商业本质,实践证明,以亏损换销量这条路行不通。因此,威马在追求一种‘健康’的交付。同时为应对资本寒冬、供应链压力等不利因素,公司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包括主动节流等,核心也是为了将企业的价值链理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图片

沈晖特别强调了,以亏损换销量这条路行不通。更直白点说,汽车太烧钱,威马亏不起了。根据威马汽车财报显示,2019-2021年,威马汽车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以及82.06亿元。从经调整亏损来看,同期公司分别录得亏损分别为40.44亿元、42.25亿元以及53.63亿元,三年调整亏损为136.32亿元。

图片

尽管财报同时显示,威马汽车的毛损率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但目前来看,威马仍旧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中。再看新势力的第一阵营“蔚小理”2021年的数据,蔚来净亏损为40.2亿元;小鹏净亏损为净亏损为48.631亿元;理想净亏损为3.215亿。很明显,新势力都在亏损,而威马是亏损大户。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威马汽车今年10月销量为1117辆,1-10月累计销量不足3万辆。相比之下,哪吒和小鹏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蔚来、理想在1-10月销量也达到了9万级别,可见,威马在销量的竞速中已经失去优势。

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沈晖要一再强调健康,因为威马汽车已入“膏肓”。如果说沈晖的带头减薪是挽救威马汽车于水火的“断腕之举”,那么经销商的态度就是用脚做出了选择。

图片

据国内媒体近期爆料,威马汽车上海总部已启动裁员,威马汽车上海多家门店关闭,从20家减到12家。有威马销售人员表示:“威马汽车在上海商场里的门店大多数都关了,售前售后一体的4S店只剩五六家了,现在卖的很多都是库存车。”

图片

此前,沈晖一直在为威马汽车的上市做准备,因为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只有上市才能让投资人有回报,让威马汽车能继续前行。据报道,今年6月,威马汽车就在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但距离提交已经过了半年,按照当时计划书,威马将在年内完成上市,可距离年末仅1月时间,港股方面仍旧杳无音讯。

对此,有媒体爆料:“威马正在研究采用除IPO之外的其他模式实现上市,而其中概率较大的可能是借壳上市。但上市地点是否还在香港,或者在A股,目前没有消息。”

当然,为简化流程加快上市节奏,通过借壳上市的车企早有先例。但威马如果真正实现借壳上市,也不见得能摆脱当下困境。已经上市的蔚来、小鹏等,遭遇市值持续缩水,也减少了增发等融资的规模和次数。刚上市不久的零跑,IPO首次公开募集的资金就未达预期,预期募资10亿美元,实际上仅7.27亿美元,缩水约25%,经历市值腰斩。更何况科创板IPO无果,港股IPO毫无音讯,借壳上市真能挽救威马吗?

 
相关推荐
选车网 1.6万粉丝    3248作品 关注 以真实的资讯服务读者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