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结束,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让不少传统合资厂商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一方面中国国产厂商持续发展壮大,夺走了合资厂商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力迅速提升,让那些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缓慢的小型合资厂商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某些品牌退出中国市场的新闻,也就显得不再新鲜了。
根据外媒报道,斯柯达汽车首席执行官Klaus Zellmer近日表示,斯柯达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并且有望在明年做出最终决定。此前被传言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洋牌子并不算少,但经过官方确认的却并不多,那么斯柯达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呢?
销量直线下滑,恋战已无必要
一般情况下,汽车厂商做出退市决定,都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销量不行,斯柯达当然也不例外。斯柯达与现代、起亚、Jeep等厂商一样,也是在最近几年突然跌落,成为非主流厂商,持续下滑的销量让它打起了退堂鼓。
在全球汽车行业,斯柯达也算是个老资格了。斯柯达成立于1895年,1991年正式被大众收购,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入华之后,斯柯达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2016-2018年的三年间,中国汽车市场大爆发,斯柯达也水涨船高,连续三年在华销量突破30万辆,造就了一个销量奇迹。
但从2019年开始,斯柯达的销量就持续下滑,2021年受到疫情冲击等多方面的影响,累计销量只剩下了7.12万辆,2022年1-11月份更是只剩下了4万辆,彻底被边缘化。目前斯柯达的阵容相当庞大,拥有明锐、柯迪亚克、速派、柯米克等多款知名车型,但这些车型11月份的销量都在700辆以下徘徊,已经撑不起一个独立的牌子了。
一个品牌的没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产品性能下滑,有的则是受困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还有些因为对未来的规划失误。斯柯达的不幸就在于,它几乎集齐了汽车厂商失败的各种要素。能撑到现在才退市,甚至还有点出人意料。
集齐各种“失败”因子
要弄明白斯柯达是怎么没落,就要先了解,它是怎么走上巅峰的。在斯柯达最巅峰的2016-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上有这样的说法,懂大众的都去买斯柯达了。意思很明显,当时斯柯达的定位就是“亲民版”大众。它在产品质量和零部件方面与大众出自同一体系,拥有与大众一样的“德味儿”,但价格却要低一个档次,因此吸引了大批追求性价比的用户,这是它能够连续三年年销超过30万辆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斯柯达辉煌那几年,也正是大众汽车的巅峰期。不少人信奉大众的德系品质,斯柯达则满足了那些囊中羞涩的购车者的需求。虽然它的品牌影响力远远低于大众,辨识度不高,但对不少家庭用户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
但问题也正出现在这里,这几年国产汽车厂商迅速崛起,抢占了原本属于斯柯达的市场份额。与同价位的斯柯达相比,国产汽车在品质、性价比、舒适度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斯柯达慢慢地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事实上,连大众主品牌都遇到了来自国产品牌的激烈竞争,实际售价大幅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斯柯达实际上是受到了大众和国产车的双重挤压。
从这个角度来说,斯柯达销量持续下滑的原因,与韩系车其实是一样的。韩系车虽然也曾创造过辉煌,但它主要是凭借价格优势,占领了比主流合资品牌更低端的那一部分市场。现在国产车崛起,主流合资品牌降价,韩系车和斯柯达的生存空间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如果是一个真正的独立品牌,斯柯达或许不会这么急着退市,法系车有不少品牌在华销量比斯柯达低得多,都还在努力挣扎。但问题是,斯柯达在中国的发展策略是要配合大众汽车的。目前大众汽车已经将重点转向了新能源方向,不准备在传统燃油车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斯柯达这个一年只卖4万多辆的品牌,在大众看来已经没有多少再去拯救的必要。
还能抢救吗?
斯柯达的没落,其实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国产汽车厂商的快速崛起。斯柯达这样的合资品牌本身就借助了大众汽车的品牌光环,虽然定位是“廉价版大众”,但它实际上也是低配高价。而在国产厂商崛起之后,合资品牌的光环迅速消失,连本田、日产这样的主流厂商都难以为继,斯柯达就更不用说了。
但斯柯达似乎并不愿意彻底放弃中国市场,这首先是因为中国市场贡献了它30%的销量,其次则是因为斯柯达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还是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斯柯达CEO也表示,斯柯达只是不在中国生产汽车,并不是不销售汽车。也就是说,未来斯柯达可能会以进口形式继续维持在中国市场上的存在。不过这应该是斯柯达的一厢情愿,国产车型都卖不动,进口车型自然也没有什么大卖的理由。
其实斯柯达还有另外一条路:大力发展新能源,完成转型。但这条道路也是理论上的,就是大众品牌自己,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的表现都远远低于预期,直到最近几个月ID.系列才稍有起色,但仍然没有进入主流市场。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80%的市场份额都被国产厂商占据,对斯柯达来说,这是一个比燃油车市场更加凶险的市场。
小结: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内还将有更多的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它们自身也许没有犯什么大错,但国产竞争对手们却越来越强大。对这些享受了几十年红利期的合资厂商来说,好日子可能已经结束了。
银河M9三排都能躺,动态上大分!
东风奕派eπ007全面评测:实力与诚意的越级之作
蓝气球轴距2015mm,纯电续航210公里,行驶过程中,蓝气球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易上手且起步轻盈,驾驶位的视野也比较开阔,加速时的动力输出平顺。无论是过S型弯道还是砂石路面,车辆的支撑性也很好,路感也比较清晰。
旁边就是全新问界M7,它的底盘,就是它的肚皮稍微翘起来了,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它的整个底盘,我们去搂一眼它的底盘长成什么样。 #全新问界M7硬核底盘可城可野# #问界M7曝光全新平台#
提到智己,你们会想到什么?精致?还是科技?当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新一代智己LS6时,它带来的产品体验,颠覆了我对25万级SUV的期待
22.99万起,凯迪拉克XT5的“直球价”:摊牌其实可以很简单
J.D. Power 2025中国智能座舱研究:主动服务能力成新赛道
燃油车还值得买吗? 看完8月销量你就知道: 卖得最好的,还是大众! 朗逸、帕萨特、途观、途岳全线爆量,合资燃油第一不是说说而已。 别跟风选车,跟着销量买才靠谱!
8月交付10243辆,登顶中大型插电混动轿车销量榜首,杀入全能源中大型轿车市场前三——这是奇瑞风云A9L交出的首份成绩单。从7月上市到跻身细分市场顶流,这款被奇瑞称为“全球真C级旗舰”的轿车上市仅35天交付破万。
吴镇宇代言赋能,国际友人高度认可,星海V9诠释“睿智从容”。
领克10 EM-P上市:16.38万元起带四驱+激光雷达,家用混动选它够实在
售价不到10万起 颜值高有个性主打操控感 马自达CX-30值得入手吗
两款热门城市SUV到底该怎么选?自家用车需求先考虑全面,再拿两款车产品优势一套,那辆中招更多,起码说明更符合自家用车需求,再试驾感受,选辆好开的,基本不会错了
极狐T1和MG4两款小车最近特别火,高配9万级价格不贵,还有最新的体验。但这俩车到底选谁好呢?
等车超期一天补50元!全新MG4推出安心交付承诺,大定已超2.6万
45万预算的上班族女生选车推荐,你Pick哪一款?
“纯电智趣大两厢”全新MG4自上市以来,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与出众的产品实力,迅速获得消费者关注和认可,大定锁单已突破26000张。为让用户买车更安心、交车更透明,MG正式推出“安心交付承诺”:自大定锁单之日起,超过39天用户车辆仍未达成交付条件的,每超期一天,MG将提供50元现......
合资纯电第一?东风日产N7凭啥?!
空间、舒适、智能、安全全面领先!极狐T1对比MG4,谁才是更懂家庭的品质之选?看完你就明白了。
15万内,配齐真正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风神L8真的是太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