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款车,它身形娇小,两扇车门、三米车长、四个座位就成了一辆能上牌的正经新能源车,续航不长、动力不强、配置也平常,看起来甚至弱不禁风。
还有这样一款车,它定位精准、颜值颇高、售价亲民、上市即爆单,不仅蝉联中国新能源纯电销冠,还以一己之力促进品牌销量上涨及细分市场发展,实在是能量满满。
它是宏光MINIEV,它也是宏光MINIEV。
从2020年7月上市至今,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内,宏光MINIEV已累计销售超80万辆,由单一车型发展为家族系列,包括经典款、马卡龙款、GAME BOY、敞篷版等。
它的出现,让很多人诧异;它的成功,让很多人眼红;它的路径,让很多人追随。
回看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路径,微型电动车的浪潮也算是卷土重来。
第一次是在2018年以前,在整体市场的带动下、在补贴政策的引领下,微型电动车迎来了爆发时刻。但随着补贴逐渐退坡,这些“老头乐”们大多都留在了沙滩上。
第二次就是2020年以后,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伴随着宏光MINIEV的火爆,微型电动车重新迎来爆发。
在2021年销量最好的20款新能源车型当中,有7款是微型车,占比35%;总销量733926辆,占比38.2%。
虽然车型多、卖得也多,但对于这些售价几万元的微型电动车来说,赚钱是不那么容易的。
根据此前部分机构对宏光MINIEV的拆解分析估算,其电池成本就要去到万元以上,再考虑到电机、电控、车身等其它零部件,以及研发、管理、宣传、运输以及销售等成本后,利润已所剩无几。
在今年9月份的一次访谈中,五菱的工作人员也坦然表示:“宏光MINIEV在规模化上来之前确实是亏本在卖,但现在已经不亏了,因为做到了百万规模。”
所谓的“不亏”,除了规模扩大带来的降本增效之外,五菱也对宏光MINIEV的价格进行了适当上调,调整幅度4000-8000元不等。
由于对价钱太过敏感,在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微型电动车中的强势型选手尚且还能勉强应对,而实力不济的那些就只能选择停止接单,如欧拉白猫/黑猫、长安奔奔E-Star等。
除此之外,微型电动车赖以生存的另一片沃土——积分,也正在面临沧桑之变。
得益于双积分政策,从前微型电动车可以选择“以销量换积分”,然后再通过交易积分赚取收益,进一步压低售价。
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例,凭借宏光MINIEV的热销其在2020年获得了44万分的新能源正积分,按照当时2500元/分的价格估算,可获利约11亿元人民币。
但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政策更新,积分获取的难度正在逐年增加;而随着新能源市场的扩大以及主流厂商的转型,积分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转变,进而导致交易价格下滑,到2022年初,单个积分交易价格已降至500-800元。
寻常理解,在微型电动车既难赚钱、又难赚积分的前提下,应该有越来越多的车型退出才对。3月份时候鄙号在文章《消失的“廉价”电动车……》中也提出过这一观点。
但令人费解的是,虽然有车型在逐渐退出,但依旧有后来者乐此不疲地涌入。比如奇瑞QQ冰淇淋和无界Pro、长安Lumin、宝骏KiWi EV、五菱Air ev晴空、吉利熊猫mini……
好像,只要把车造出来就能卖得掉?并且能赚钱?
造车,是不难的;造微型电动车,相对是更容易的。
考虑到短途出行的定位和充电桩的日渐普及,微型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得到明显缓解;考虑到女性和年轻消费者的购车比例增加,微型车市场还有发掘的余地;考虑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出,紧凑型电动车相较燃油车的价格劣势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微型车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对厂商来说,这大概是一块不能够、也不愿意放弃的细分市场,做得好的话也是能带动品牌整体销量上扬的。毕竟有宏光MINIEV珠玉在前,它们只需要照猫画虎就行。
悲情的是,至少从现在来看,更多的入局者并没能携手扩充细分市场的规模,反而止步于宏光MINIEV用渠道、供应链管控、先发优势等筑造的护城河前,活在了阴影中。
在成本居高不下、积分聊胜于无的现状面前,为了摆脱阴影更为了赚钱,它们选择了“加量又加价”,企图用配置提升来增强竞争力并淡化价格劣势。
就比如上述提到的几款车型,售价是一家更比一家高。
奇瑞QQ冰淇淋,指导价3.99万-5.752万元;
奇瑞无界Pro,指导价8.99万-11.29万元;
长安Lumin,指导价4.89万-6.39万元;
宝骏KiWi EV,指导价7.78万-10.28万元;
五菱Air ev晴空,指导价6.78万-8.28万元;
吉利熊猫mini,暂未上市。
但别忘了,微型电动车热销靠的是什么?是价格。高企的售价,不仅会让原本因物美价廉去选择购买的消费者改旗易帜,也会让凭借价格优势打下来的江山身处尴尬境地。
毕竟,10万元上下已经能买到一些还不错的燃油车,一台正儿八经的、不会被叫做“老头乐”的车。
它们都瞄准了宏光MINIEV并想成为它,但它们都复刻不了,五菱自己也不行。
在宏光MINIEV之后,宝骏又推出了KiWi EV,以智能化为标签,希望打造差异化竞争;新鲜上市的五菱Air ev晴空,定位也略高于宏光MINIEV。至于其它品牌的几款车型,也基本都是相似套路。
所以,加量又加价能行得通吗?
据里斯咨询发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类研究报告》显示,对于大中型品牌、经济型车主而言,其核心关注要素仍集中在续航、驾驶操控感、安全性、空间舒适性等基础特性方面。
对于微型电动车来说,核心关注要素更会集中在这些方面。所谓的“加量”,需要在造一辆好车的前提下讨论,才会有一些意义。
一言以蔽之,它们想满足人们更高阶的情感需求,但可能忽略了一辆车的本质和它最基础的出行需求。
五菱曾表示:宏光MINIEV占据的其实是代步车市场,而非传统汽车可以替代的市场,也并非行业所理解的A0级或A00级市场。这个市场规模很大,存量有三四个亿,远没有达到天花板或者见底。
归根结底,代步车市场还是讲究成本、讲究性价比的。五菱已经有了宏光MINIEV,所以去开拓上一级市场,但其它厂商呢?
聊一聊上海车展后,奇瑞与星途都有哪些车型值得期待
作为中国食品工业的重要赛道,近年来速冻食品在消费升级、供应链革新和技术驱动下持续增长。而作为行业龙头,三全食品也是行业内首家A股上市公司,三全食品凭借技术创新、全场景布局和智能化生产能力,不仅巩固了市场地位,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可复制范式。
今年1月,吕先生花15万买了一辆零跑C16新能源车。吕先生说车子开了三个月,中控死机了三次。
未来是否真不需要再买私家车,智能汽车共享化何时能实现?
外国土豪当街拦车欲买走,我感觉车主亏了100万
作为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有点“不务正业”。天天跟着“川普”搞事情,对于特斯拉似乎并不上心,以至于有传言说“马斯克对造车失去兴趣”、“马斯克执意砍掉Model 2项目”。而新一版的传言是特斯拉在另寻CEO取代马斯克,针对这条传闻,特斯拉最近做出了否认。
比亚迪计划在德国推出更多插电混动车型!
独家 | 极氪科技集团管理层调整:林杰全面负责极氪销售与市场
【韩系动向1568】起亚4月全球销售27.4万辆,同比增长5%!
魏建军表示,我们已经有了更高效的混联技术,为什么还要做增程呢?#魏建军又给高山整活 #魏牌全新高山 #魏建军回应为啥打死不做增程
丰田章男称电动车没有你想的那么干净
新能源时代 为何长城要造4.0T V8?
当前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分化与格局重构,在全面市场化竞争格局下,产业资源持续向优势产区、名优酒企及头部品牌集中。这一发展态势中,行业龙头山西汾酒(600809.SH)2024年度财报彰显出显著的竞争优势。
时代变了!所有合资汽车,都在“中国化”的道路上,不亦乐乎!
谁说老板不能坐三排?魏建军直播亲测全新高山座座皆“C位”
极狐阿尔法S5 VS埃安RT,谁在15万级真正快人一步
日前,比亚迪发布最新销量情况。
别克针对旗下热门车型推出一口价,君威10.69万起,昂科威S白金版13.99万起,君越白金版15.99万起,别克E5 16.99万起,GL8陆尊26.99万起,GL8陆尊PHEV 33.99万起,大家别错过了。
陆地游艇昊铂HL,30万级豪华SUV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