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左右的购车预算,如何锁定一款家用轿车呢?是要优先考虑用车成本呢,还是要优先考虑动力、空间呢,或者更深层次的考虑车身安全呢。要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筛选出这个级别中两款热门的代表——奔腾B70(参数|询价)和朗逸(参数|询价),一款是国产B级车,一款是合资A级车。
下面,我们具体对比来看。
外观方面:奔腾B70兼顾运动和稳重,朗逸星空格栅完成华丽转变
奔腾B70的前脸有两个记忆点,一个是点阵式格栅,另一个是泪流式大灯。在这个级别中,大多数同级别产品并不会在前脸上下过多的功夫,而奔腾B70不一样,自从使用了这套设计语言之后,整车的精气神又有了不少的提升。
进气格栅并没有跟风式的占据整个前脸,反而是一种比较扁平化的造型出现,营造出一种商务气息。内部的点阵式布局,呈现出一种简约之风。泪流式大灯的造型,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完美的融合,既能满足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也能俘获偏爱稳重的消费者。
朗逸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场华丽的转变,外观最大的变化就是前脸——星空格栅。对于一向求稳的大众来说,朗逸的改变确实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前脸可以看作是由上下分体式进气格栅组合而成,上半部分由星空造型构成,看起来相当有格调,也显得比较激进。下半部分则是由蜂窝状的网格组合而成,开口面积也不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套星空格栅并不是全系标配,还是略有遗憾的。从外观的差异化来看,朗逸的改变虽然大,但还是以稳为主;奔腾B70全系使用同一款设计语言,免除了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
车身侧面,二者的姿态呈现出流畅优雅的气息。不过奔腾B70得益于车身长度的优势,显得更为修长,气势上略胜一筹。来到尾部,奔腾B70毫无疑问的采用了贯穿式尾灯,在配置方面,自主品牌一直处于领先。当然了,并不是说朗逸没有使用贯穿式尾灯就不好。
其实,在这个级别中,前后灯组的造型所占权重并不大。但是如果使用了贯穿式尾灯,也不失为一项加分点。
内饰空间方面:奔腾B70优势明显,朗逸则是刚刚好
作为家用来说,奔腾B70作为一款B级车,空间优势很明显,轴距为2800mm。内饰设计用料也跟的上,比如座椅的皮质面料,以及恰当的缝线点缀。双联屏的应用也增添不少科技气息,常用的导航、影音娱乐、倒车影像等功能,均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来实现。
后排空间的表现也比较优秀,毕竟是一款合格的B级车尺寸,腿部空间也能得到更多的活动空间,能够给后排的乘客提供良好的舒适度。
朗逸的轴距是2688mm,相比奔腾B70虽然处于下风,但是也够用,只是不是那么的宽敞。内饰设计方面,朗逸并未采用流行的双联屏设计,而是使用了悬浮式触控屏,分别提供8英寸和12英寸,在功能应用方面,同样足以应对日常用车场景。
舒适度差异方面,奔腾B70除了入门版车型之外,均提供主驾驶电动调节,以及前排座椅加热,驾驶位座椅记忆功能;相比之下,朗逸仅在高配车型上主驾驶电动调节和座椅加热功能。
所以,从配置丰富程度方面来看,奔腾B70处于领先。
动力方面:奔腾B70以2.0T动力领先,朗逸略逊一筹,但也足够应对家用
奔腾B70提供两种动力总成,分别搭载1.5T和2.0T发动机,与之匹配的是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朗逸提供三种动力组合,分别是1.2T、1.5T和1.5L,与之匹配的是6AT和7挡干式双离合变速箱。
从动力储备方面来看,奔腾B70更为充沛,朗逸则恰好够用。体现在用车成本方面,朗逸的经济性占了优势。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二者的车身安全。从车身用料方面,来对比一下奔腾B70和朗逸的差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车身漆面数据的对比。全车选取发动机盖、前后翼子板、前后车门、尾门、车顶共11处部位,每次取样10次,得出110个取样数据,综合结果来看:
1、全车漆面平均厚度方面,奔腾B70是146.07um,朗逸是133.84um;
2、在各细节处,除了车顶,奔腾B70的各部位平均车漆厚度均高于朗逸;
3、漆面均匀程度方面,奔腾B70全车漆面数据的最大差值是33um,朗逸则达到了100um;
4、从各细节处的漆面数据最大差值来看,奔腾B70 有八处的最大差值小于朗逸。
从各项数据对比结果来看,在制造工艺和用料方面,国产车型一点儿也不输于合资车型,甚至还有所超越。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防撞梁的设计,如下图所示:
车辆在发生追尾碰撞事故的时候,防撞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奔腾B70和朗逸在这方面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奔腾B70前防撞梁侧重于厚度,双层冲压钢板的防护作用更为可靠,朗逸侧重的是覆盖率,对行人的保护处于优先级;关于后防撞梁二者交换了位置,奔腾B70的车身覆盖范围大一些,朗逸则在厚度上处于优势。
防撞梁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车内驾乘人员以及车内部件,避免在受到冲击力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所以厂家对防撞梁的强度都是有标准的。
另外,我们再来看一下二者的车身用料,如下图所示:
车身抗拉强度的高低,也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重点之一,在中保研测试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数据对比,奔腾B70的A柱上侧是1554.04Mpa,A柱下侧为1511.88Mpa;朗逸的A柱上侧为1511.73Mpa,A柱下侧为516.4Mpa。
我们都知道,车辆在发生碰撞事故时,A柱的抗拉强度直接关系到前排人员受伤的轻重。抗拉强度高,保护作用就比较大,也不会侵入乘员舱,造成二次伤害。
从车身抗拉强度数据对比来看,奔腾B70的优势很明显。当然,朗逸并不是说不合格、不安全,只是相比之下,略逊一筹。
早在2016年,一汽奔腾以奔腾B70为载体,在长春开展全国首例真人侧翻实验和极限静压试验,同时配合侧面柱碰撞、实验室侧翻、120KM真人实车侧翻等一系列非常苛刻的安全体验活动,奔腾B70的“卓越安全品质”标签被广大用户熟知和认可。
此后,不论产品如何更新迭代,奔腾B70始终重视安全基因,在C-NCAP碰撞试验中不止一次的获得五星成绩。
此外,奔腾B70还搭载了十多项ADAS功能以及博世9.3代电子稳定系统(ESP)等辅助,采用摄像头和前雷达融合的方案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为乘客提供舒适和便捷的同时也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乘客的出行安全。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在这套自动驾驶方案的加持下,精准的目标物探测能力使得B70Ⅲ可以轻松应对前车停止、行人横穿等场景。
不论是从自身机械素质来看,还是主被动配置来看,对于行人以及车内驾乘人员,奔腾B70在安全方面都是很认真的在对待。
最后点评:求稳为主的朗逸确实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外观设计向前迈了一大步,也挽回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奔腾B70的优势也很明显,在10万级市场中,本应是A级车的定位,却给出了B级车的实力;在满足家用的基础之上,奔腾B70在车身用料和制造工艺方面,用真材实料来满足消费者。
那么,关于这两款家用热门车如何选择,我们不妨以此作为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能够买到适合自己的心仪产品。
11月,AITO问界交付新车18827辆,可谓相当火爆,而为了实现更进一步,问界M9也即将登场。新车定位大型SUV,同样提供增程/纯电双动力,并有一系列华为新技术加持,此前已开启预
今天和大家聊一款我个人觉得有点可惜的车,极狐阿尔法S。这款车虽然销量不怎么样,现金优惠也不大,但它的用料和成绩都不错。虽然不足以成为核心竞争力,但开起来安全且驾控品质不错
不管你信不信,眼前这台极越01的官方定义就是全球首款汽车机器人,当然这并不是说极越01能跟威震天一样变身,而是说它在智能化方面有一手。
据悉,“超5米宽体纯电旗舰”吉利银河E8将于2024年1月正式上市。目前,吉利银河E8首批展车已陆续运抵上海、杭州、北京、广州等全国20个城市共105家展厅,全国其他城市展车也在相
24.98万起华为全家桶上车,智界S7对标特斯拉Model 3
12月6日,五菱旗下首款新能源轿车五菱星光正式上市。根据电池大小不同,新车提供70标准版和150进阶版两款配置,价格分别为8.88万元和10.58万元。此外,纯电动版本车型将于20
冬季夜间ACC挑战,腾势N7连过三关问鼎,智驾领先同级两代
12月6日,大众汽车官宣吴京为包括途昂家族在内的大众旗舰SUV代言。作为国内一线明星,吴京一直扮演着硬朗、英雄角色,而此次代言,是否会将途昂家族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呢?
“红旗车,国产的”,“Beautiful”,短短几个关键词,让红旗的高端礼宾车又火了一把,也把红旗的品牌力推高了一些。礼宾车虽然离我们有些远,但红旗还有很多优秀的产品。红旗HS3作
2023年的中国SUV市场可谓热闹非凡,即便是在最后的12月,依旧会有数款重磅SUV上市。这其中,比亚迪宋L和问界M9无疑是最受市场关注的车型。以下,我们将对这两款即将上市的新车进
试驾海豹DM-i,加速能力强,底盘调校舒适,20万级中型车优选!
12月6日,奇瑞探索06都市版正式国内上市,都市版共推出2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区间为11.99万-12.99万元。同时,探索06悦野版探秘+车型也同步上市,价格为14.49万元,全
11月28日,鸿蒙智行首款轿车智界S7正式发布,售价区间24.98万-34.98万元。作为一款高能大空间智慧轿车,智界S7由使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打造的全新平台生产,以全新D
8.98万起售,PLUS DM-i限时尊享1万元燃油转订基金
随着新能源的加入,国内汽车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上涨,市场份额也逐步增多,产销创新高。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的提高,也表
作为全球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自4月发布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如今云辇系统已经逐渐搭载在比亚迪旗下多款车型上,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了云辇技术的强大之处。云辇由比亚迪全栈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