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汽车来说,买旧不如买新,因此市场上的新车曝光总能引起很多关注,尤其是那些豪华品牌,比如凯迪拉克。近日,网上曝光了一组凯迪拉克GT4的申报信息,该车是定位高于凯迪拉克XT4的轿跑SUV,它既有SUV的优越的通过性和户外能力,又有轿车的操控属性及高颜值设计,预计明年年中上市。仅凭申报信息透露的内容,小编就觉得GT4比BBA的跨界车型奔驰GLA、奥迪Q3 Sport back、宝马X2更吸引人。下面我们就先来一睹为快!
动力表现领先同级,更具驾驶乐趣
虽然只有申报信息,但我们也知道了凯迪拉克GT4的不少卓越表现,比如动力方面。据了解,GT4提供了两个版本发动机,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分别是1.5T高功率发动机和2.0T发动机。即便是1.5T发动机,满足平时需求也是绰绰有余,其最大净值功率150kW,最大额定功率155kW,这样的数据甚至可满足一定的激烈驾驶需求了。当然,更强的是2.0T发动机,最大净值功率169kW,最大定额功率174kW,匹配9AT变速箱,拥有四驱系统,更能满足追求驾控用户的需求。再看看BBA中同级的奔驰GLA,他的动力也有两款,分别是1.3T和2.0T发动机,但其最大定额功率仅120kW和140kW,连凯迪拉克GT4的1.5T的动力都不如,更别说和2.0T版本比了。传动匹配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换挡性能也是不如GT4的AT变速箱。
双色车身非常吸睛,年轻人的时尚座驾
外观来看,如今市面上已经很少有车的造型能让人过目不忘了,而凯迪拉克GT4恰恰是其中之一。该车最为吸睛的是其采用了黑色车顶的双色车身设计,展现了十分时尚的个性化风格,配合最新家族化钻石切割造型,整车的颜值非常拉风,看过图片的都会念念不忘。前脸家族式盾型熏黑格栅和标志性的直列式LED大灯依旧存在,不同的是,大灯从之前的一体式创新的改成了分体式设计,更具科技感,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潮流审美,比起奥迪Q3 Sport back更容易让人喜欢。奥迪Q3 Sport back的造型辨识度没有凯迪拉克GT4来得那么高,它还是更为稳重,不够抓人眼球。
内饰方面没有具体的图片,不过小编听说,GT4新车或将配备凯迪拉克旗舰车型LYRIQ锐歌的游艇内饰。所谓空穴不来风,对于这个消息小编认为可能性很大,这将进一步增加凯迪拉克GT4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轿跑SUV而言,尺寸表现也很重要,凯迪拉克GT4的长宽高分别为4633mm、1878mm、1535mm,轴距长达2800mm。车长比宝马X2长了254mm,轴距长了130mm,想来空间表现也很不错,实用性更强。
凯迪拉克GT4之所以比奔驰GLA、奥迪Q3 Sport back和宝马X2等BBA跨界车型更吸引人,是因为该车设计更个性、动力更强、尺寸更大,综合实力更出色。小编认为,面对这样的豪华轿跑SUV,BBA现在应该慌了吧?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MAZDA EZ-60订单破1.8万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双子星高价值突围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广汽集团4月终端销量13.8万辆 五一多品牌车型订单量破万
极氪或将退市后又迎大事件!将与广汽能源合作!双方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合作,双方在充电基础设施和用户服务领域实现资源整合
当全球车企还在卷800V,比亚迪已用千伏高压撕开纯电天花板
2025年5月2日,大.敢不同的领克900在洛阳五一国际车展正式上市发布。
【E汽车】SMA架构赋能,沃尔沃XC70率先抢占豪华混动SUV“C位”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市再创历史——每卖出2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数据显示,Q1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84.9万辆,同比增长44%,零售渗透率飙升至54.1%。政策补贴加码、混动技术普及、智能配置下沉,让新能源车从“尝鲜品”变成“刚需品”。就连三四线城市大爷大妈都知道......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现在很多厂商大力宣传:智驾已经能完备覆盖99%正常使用场景,让人们以为它好像已经成熟了。其实这是个“圈套”。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高配低价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 网友表示:插混市场的天真的变了!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E汽车】燃情芜湖 共筑热爱 奇瑞集团运动会圆满收官
全球车企高负债!丰田大众6万亿,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中消协点名车企背刺!定金、车型更新、补贴争议,新能源购车乱象大起底
极狐新阿尔法S5 VS 埃安RT!15万预算两台绕不开的车!哪台更适合你?
问界M9的成功是“新豪华主义”对传统燃油车价值的颠覆,也是高净值人群消费逻辑的变迁。
智能辅助驾驶也应该有和人驾一样的责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