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路咖汽车 3609浏览 2023-01-11 IP属地: 北京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花几千块钱选装并线辅助,车主自己在外后视镜上加小镜子,往外后视镜上贴防水膜,驾驶员对于后方的感知,几乎完全要靠这些物理硬件的帮助。

不少车型为了降低风阻,把物理后视镜做得越来越小,导致很多驾驶员在并线或者转弯的时候,在看了外后视镜之后,还会向后方回头张望一下,这个车身上近乎无解的侧后方死角里,很有可能藏着“危险”,这一点很多司机朋友们肯定都有感触。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就在最近,GB 15084-2022的《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 性能和安装要求》在近日正式发布,电子外后视镜在今年7月1日之后,就能正式搭载到国内的量产车上了,国外已经用了将近6年了,国内的小伙伴们终于要体验这个不太新鲜的“黑科技”了,那么究竟会带来哪些体验方面的变化呢?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已经有多款量产装配电子后视镜的车型发布,包括雷克萨斯ES300h、奥迪e-tron、本田e、奔驰A等车型,而这些车型中,有一些是当时设计的时候就为电子后视镜预留好了位置,还有一些是硬加上去的。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电子后视镜体验很好,但仍不完美?安全问题仍难避免

相较于传统的物理光学后视镜,电子后视镜的优势十分明显,由于采用了摄像头来进行感知,可以获得更宽阔的视野,以及更加清晰的画面,特别是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物理后视镜中几乎什么也看不清,但是目前的摄像头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看得更清楚,尤其是对于目前的这些高清摄像头来说,夜间的分辨率已经有了相当好的改善。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传统的光学物理后视镜还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比如镜面曲率、形状、大小,以及放置的角度等,就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一些轿车会把外后视镜做得很小,而且每一次换代都会把后视镜变得更小,使得驾驶员在车内能够观测到的后方情况就更少了。

但是做得太大了又会有风阻、风噪这些问题,特别是到了电动车时代,车企们追求低风阻这个目标,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甚至出现了弓形车身,以及完全不考虑后排乘坐体验的大溜背设计,这让突出于车身的后视镜,就变得更突兀了。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但是电子后视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量产的带有电子后视镜的车型,都是伸出一个扁平化的支架,在支架尾端加装摄像头,但是在众多概念车上,我们看到了更多超前的设计,就比如完全取消外后视镜的物理外观,靠车身上的摄像头感知周边场景。

这样的设计对于提升驾驶员的感知范围,是很有帮助的,你可以在车内看到更广阔的范围,特别是几乎可以把后视镜死角盲区这个问题给解决点,不会再有藏在死角里的危险,其实目前本田、讴歌,还有现代的一些车型上,有打灯变道的同时,外后视镜上的环视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会实时显示到中控屏上,其实这样的显示效果比较类似于电子后视镜,但是那种打方向看中控屏的做法,其实是不符合操作使用逻辑的,在门板附近设置屏幕,还是很有必要的。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对于目前那些已经有高阶辅助驾驶,还有那些用L4级的硬件做L2的车型来说,自身的视觉感知硬件十分够用,甚至于直接去掉外后视镜,它们都不需要再额外设置增加摄像头硬件,它们还可以用其他侧向的感知摄像头,拼凑出更完美的画面来,通过自身的一些AI技术,结合雷达数据,甚至可以做出有更具实用性的流媒体画面。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当然,根据海外目前已经使用上了电子后视镜用户的反馈,这个电子后视镜在体验方面也不是那么完美。开头我们就提到了,有些车型设计的使用是硬件上去的电子后视镜,并不是那种“原生”的,海外的雷克萨斯ES车型就有硬件上电子后视镜的嫌疑,而且画面有不少用户反映有卡顿的情况,画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迟,而且总体来说都会出现画面慢半拍的情况,这一点其实也正是大家害怕,甚至于不接受电子后视镜的原因就在这里。

像特斯拉出现黑屏、卡顿,驾驶员会看不到车速和巡航等信息,而像电子后视镜的画面要是黑屏、卡顿了,直接就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风险等级都提高了特别多,而且那种慢半拍的情况,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慢半秒那可就是差出去几十米。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还有就是在夜间后方打开远光灯,或者后方是一些高大的车辆时,电子后视镜的镜头会直接暴露在强光之下,这一点和纯视觉自动驾驶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强光之下很有可能直接让画面变成一片空白,大家可以打开手机相机,并用手电筒直射镜头,画面会变得很不清晰,如果摄像头上再有一些灰尘或者其他污垢,各种散光折射让画面几乎没法分辨。而物理后视镜可以贴上一侧膜,就可以达到防眩目的效果,摄像头面对强光,需要进行特殊设计以及算法优化,才能最大可能地弥补这些问题,但是成本又高上去了。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电子后视镜对于汽车智能化也有正向作用?

安装电子后视镜后,车内需要在左右两侧各多安装一块屏幕,实时显示画面,但是在停车时,多出的这两个屏幕也给了智能座舱新的思路,索尼这一次在CES展出的概念车上,已经把这两块屏幕连接到了座舱的大连屏中,不再把它们割裂在门板上,这两块屏幕还可以有更多的显示效果,对于座舱氛围和场景化模式体验的进一步提升,会有更多的积极意义。最近都在说座舱设计,尤其是大屏这些已经卷到头了,如何把这两块屏幕设计好,其实可以成为接下来大家卷的一个点。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上文我们也提到了对于一些智能驾驶硬件很充足的车型来说,可能不再需要增加摄像头硬件,而一些能力不太够的车型,也可以通过这两个摄像头多出的冗余,来提升辅助驾驶的能力,甚至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天马行空的设计,比如把激光雷达设计在电子后视镜的支架上,电子后视镜的出现对于智能驾驶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写在最后

外后视镜逐渐走向了电子化,甚至完全消失掉,而随着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上很多我们过去认为的,功能很单一的硬件,都可能会有全新的样貌,或者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就比如方向盘,理想在新一代车型上增加了方向盘上的小屏幕,让方向盘变得更加智能,功能更加丰富,虽然具体的体验可能并不是那么完美,但这也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国内电子后视镜获批,可目前bug很多,不值得花钱选装?

宝马在今年CES展会上展出的概念车,把车玻璃的功能给重新定义了一遍,借助一些供应商的特殊玻璃,玻璃可以变成屏幕,这不再是简简单单的HUD,而是全车的玻璃都可以变成“随心而动”的大屏幕,同时宝马概念车的车漆也可以随时变色,这些原本不太可能有什么创新或者其他功能的硬件,在如今都被赋予了新的功能,随着更多概念技术不断落地,设计师们的想象力还会不断地照进现实。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