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马拉车市 615浏览 2023-04-02 IP属地: 四川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编者按】2016年10月,领克品牌在德国柏林正式发布。成立之初,领克便提出了要“做车轮上的智能手机”之构想。而在七年之后,随着领克和魅族牵手组CP,当初的这一构想已然进一步落地。

3月30日,魅族∞领克无界生态发布会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在当晚的发布会上,除了魅族20系列新款手机正式发布、Flyme 10系统全面升级之外,备受期待的领克08及其搭载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也同步完成了亮相。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在当晚7点半到9点半的两个小时时间里,马拉车市坐在台下,看到了久未出席产品发布会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登台致辞、不久前宣布成立的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CEO沈子瑜作为主讲人从手机聊到车机、林杰乘坐着领克08来到舞台,期间著名钢琴家郎朗两度登台献曲。

纵观整场发布会,领克牵手魅族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次从未有过的手车深度融合,更将吉利打造无界生态、就此开启无界智能时代的“野心”展露无遗。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品牌跨界发布会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包括百度、华为、阿里等科技厂商已先后下场,以技术赋能的方式,和汽车厂商展开品牌间的跨界合作,甚至还有小米这样的手机厂商直接亲自下场,参与到了造车大军当中。

一时间,“汽车+科技”的品牌跨界合作已成定势。然而对于领克,甚至整个吉利控股集团而言,这样的品牌跨界或许还不够。

正如李书福演讲中所言,“未来,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两个行业将不再各行其道,而是共同面向用户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一体融合关系。通过领克和魅族的‘合体’,把汽车车机的人机交互体验提升到手机级别的水平,以真正的‘跨界融合创新’,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换言之,想要真正实现“手车互联”,需要的不是跨界,而是无界。然而,跨界仍需“磨合”,更何况是无界。

但这些对于吉利而言,似乎并不是太大的问题。继2016年孵化出了领克品牌之后,李书福在次年便以个人名义在汽车智能化领域进行了一笔重要投资,也就是和当晚的主讲人沈子瑜,共同创办了一家汽车智能科技公司。

同时为了践行7年前的承诺,要将领克品牌打造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拿下一个在手机领域里的实力派或是潜力者,将其与领克进行深度融合创新。于是,也就有了去年收购魅族的事宜。

当然,还不止于此。吉利早已前瞻布局了包括芯片、卫星等核心业务,从一开始就是冲着做强整个科技生态圈而在努力。这也造就了诸如领克08的车机相较其他车型,并不会担心没信号类似的产品优势。

与其说这是一次领克与魅族的品牌跨界举措,还不如说是吉利体系下的内部资源整合梳理,因为只有成为一家人,才有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分彼此从而达到“无界”。

没有手机软件赋能的汽车厂商容易掉队?

事实上,当马拉车市看着沈子瑜在台上从手机聊到车机的时候,脑海中不自觉地联想起了曾经余承东介绍问界的画面和场景。因为某种意义上讲,似乎他们都有那么些“不务正业”。

然而,两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事实上,毕业便加入了上汽通用的沈子瑜,曾参与过通用旗下车联网系统安吉星在中国的部署和搭建,其后也一直从事着与车联网相关的事宜,从个人职业属性来看,他实则更是个汽车人。只不过,现在的沈子瑜既懂车,又懂手机。

以至于当他抛出那个“没有手机软件赋能的汽车厂商都将逐渐掉队”的观点之后,自然更能让人信服。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从沈子瑜的这个观点,我们还可稍加延伸一下,不妨从另一个维度去探讨一下。譬如,究竟是车厂跨界造手机容易,还是手机厂商跨界去造车更得心应手?

不可否认,手机厂商去造车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存在。因为无论是应用场景,还是芯片制程,手机的要求都比车机高。但是,这也仅仅只限于车机,而非造车。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因为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一款手机的使用周期差不多也就在36个月左右,而一辆车却远不止于此。

这也是为何之前华为某内部人士在回答马拉车市关于造车的最大挑战时,会谈及“汽车电子等方面对于可靠性和寿命的高要求,是大多数手机厂商无法解决或是暂时无法解决的根本痛点。

这解释了为何车厂造手机,要比手机厂商造车来得相对轻松和容易一些。更何况,无论是领克,还是有着吉利背书的沈子瑜,本身就不存在这方面的短板和问题。

我们暂时无法确认没有手机软件赋能的汽车厂商究竟会不会掉队,但能确认的一点是,有手机软件赋能的汽车厂商,更容易实现整个生态的打通和融合,也更加有着优势明显的竞争力。

兑现“车轮上的智能手机”

领克意在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再从领克汽车的角度来看待本次发布会。它不仅是领克品牌兑现七年前的“做车轮上的智能手机”构想的一次完美落地,实际上也有着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目的。

要弄清楚这个意向强烈的目的,还从产品和用户两个维度来看。

产品层面,以本次的主角领克08为例。由于新车本身就采用了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并首次搭载了安托拉1000Pro计算平台,集成2颗超高算力的自研7nm“龍鷹一号”芯片,其算力相当于2颗高通8155。可以说在对用户的智能出行体验方面,已然做到了显著提升。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在此基础上,此次领克08首搭了由领克与魅族深度融合打造的智能座舱车机系统LYNK Flyme Auto,更使得其在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融合体验方面,为用户加码赋能,俨然打造出了一份无界互联的新样本。

具体亮点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这个“魅力上车”的数字智能座舱,并不是采用了内饰、配置的简单叠加,从而强行灌输给用户更强的体验。而是通过关注影响情绪的每一个细节,从空间、光线、声音、材质到人机交互,用氛围创造体验。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而其配备的科技悬浮岛、全球首款92英寸AR-HUD、流光环绕氛围灯、零压舒享座椅等配置,也旨在为用户带来最有氛围感的第三空间。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其次,在给用户带来的数字智能座舱越界体验方面,通过配备哈曼卡顿23扬声器、如然空调、Smart Bar、Aicy语音助手等,以满足消费者本身的多元化需求,从用户体验出发,让智能汽车真正变成用户的第二个家,而非只是简单的A TO B的位移工具。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七年前构想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领克做到了吗?

得益于Flyme Auto车机,除了在产品层面为领克08再行赋能之外,领克也试图通过这样的无界融合,达到开启品牌第二增长曲线的目的。

据了解,截止2023年2月,领克品牌累计销量已超过85万台,形成了高达85万的线下移动空间。而魅族作为经历了时间和市场双重验证的手机品牌,拥有着不可忽视的移动生态产品结晶和千万级的用户基础。

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合体破局,领克和魅族除了已达成的产品无界之外,还将积极探寻渠道无界和社区无界两大维度的可能性。在当晚的发布会上,领克和魅族就透露将在终端渠道上深度融合,携手探索“智能汽车+智能手机”的全场景、体验式线下销售空间。

据悉,将有领克08现场展出的魅族首家体验店,将于4月2日在湖北武汉正式开业;而领克的首家品牌用户体验中心,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在杭州正式开业。

在社区无界方面,领克和魅族双方将共同组织Co客与魅友的联合活动,实现两大用户社区的深度联动,深化“不止于车”的用户生态体系。

马曰:

从成立之初放话要做“车轮上的智能手机”,经过了六年多的沉淀和蓄势,且通过前瞻布局和全生态出击,目前领克已然向着当初的构想迈出了一大步。跨界不易、无界更难,但如果本身就在同一体系或是亲如一家人的情况下,这样的融合显然时间成本和难度,都是更低的。

此外,从整体市场来看,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的技术创新和生态协同、融合已成趋势不可逆。我们希望在越来越多“汽车+科技”的融合案例出现时,能够秉持初心,始终以带给用户极致体验为目的,而非只是造个噱头或是吸引资本的注意而已。

 
相关推荐
马拉车市 1.1万粉丝    3364作品 关注 说负责任的话,负责任地说心里话。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