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成功的电动汽车品牌,现在特斯拉的任何动作,包括大到产品推新,战略规划,小到一次OTA升级,一次常规调价,可以说一举一动都能引发市场和消费者的极大关注,而最近它“取消强制单踏板模式”的消息再次将特斯拉推上了热搜,毕竟在此次前,特斯拉早就取消了动能回收可调的选项,强制用户使用单踏板的逻辑,多数用户比较抱怨。而此次能量回收可调回归,多少有些让人意外,当然,对于多数用户来说肯定是好事,只是这次升级后,对于实际用车会有多大影响呢?
从2021年初开始,国产的Model 3和Model Y就无法调节动能回收模式了,强制用户使用单踏板模式,并且默认动能回收力度最高,官方也一直宣传该模式可以提高续航、减少刹车磨损,甚至是更安全,这在当时很多消费者不太了解所谓“单踏板模式”的情况下,给驾驶者的开车习惯造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乘客对此也是颇多埋怨,觉得坐特斯拉的车太容易晕车了。
而在4月8日,特斯拉向国产版的Model 3和Model Y 车主推送了新版本的系统,新版系统增加了低动能回收选项。可以看到,根据功能描述,标准模式下依旧是提供最大限度的能量回收,而低动能回收开启后,当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可以进行更长距离的滑行,减速的幅度也会比标准模式更低。
众所周知,之前Model 3和Model Y之所以会有晕车感,是因为“强制单踏板模式”其实就是给你限定了一个标准模式下的最强动能回收力度,抬起加速踏板就相当于有一个制动力给到你,并且力度还不小,这对于驾驶不太娴熟的朋友来说很不好把控,所以会出现不是加速就是刹车的两种行驶状态,很难有像燃油车那样的正常滑行效果,晕车感倍增。而低动能回收就是在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可以进行更长距离的滑行,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更长距离的滑行”是相较于标准动能回收模式而言的,所以实际上仍会有拖拽感,当然乘客的晕车感势必会得到降低,算是一项友好的升级。只是特斯拉能量回收这样的改来改去,对于那些刚刚熟悉了强动能回收的用户来说,可能又要再次去适应如何正常开车了。
特斯拉之所以大力宣传单踏板模式好,默认将动能回收调节至最强度,目的是为了延长车辆续航里程,根据之前特斯拉的介绍,在国标工况下,目前特斯拉的动能回收可以增加20%左右续航里程;而在特斯拉美国的EPA工况下,动能回收甚至可以带来接40%左右的续航里程增幅。
所以从理论来看,强动能回收确实可以提高续航里程,减小动能回收力度,续航里程会降低。然而实际情况就不大一样了,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能量回收过程存在损耗,目前特斯拉车辆的动能回收依靠的是车辆滑行惯性力推动车轮转动,再带动驱动电机运转,而发电的过程也需要电机发电传输至动力电池组,这方面的损耗避免不了。另外一点是,即便能量回收力度降低,但车辆的滑行距离增加了,而滑行过程中,车辆的电机也无需耗电去驱动车辆,到了需要刹车时,再靠刹车踏板关联制动力回收来制动,这相比早早的用强能量回收发电,再拿发的电去行驶,所要达到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达到更长行驶距离的目的。
当然,还有一点不可忽视,低能量回收模式下续航里程是否会有下降,还要取决于实际道路的用车环境,例如在通畅交通环境下,本身制动就比较少,那么使用低能量回收模式来提升滑行距离,会更实用,而如果是拥堵状况,或者是长下坡,那么标准状态下的能量回收力度带来的制动效果和发电效果势必会更好。
之前“强制单踏板模式”用户不太喜欢的原因,除了容易带来晕车感之外,不友好的刹车脚感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车辆的行车安全,而这些矛头也都指向到了特斯拉没有CRBS上。关于CRBS是一套大部分新能源车都配备有的系统,可以在车主踩刹车的时候智能分配动力回收和机械刹车的比例。
但特斯拉由于有着高度集中的电子电气架构,利用自己的一套算法和少数几个域控制器,可以达到/取代CRBS效果,然而实际用车过程中,却又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低温状态下以及电量95%以上会出现动能回收受限的问题,而这个状态下你抬起加速踏板制动力度会更弱,和你正常行驶抬起加速踏板的制动力度不同,容易出事故。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在之前的OTA升级中得到了解决,更新“混合制动”后,当动能回收受限时,抬起加速踏板,车辆会给你的刹车踏板一个力,让你的行驶体验不会出现任何不同。
而在低能量回收状态下,由于车辆滑行距离会更远,抬起加速踏板后制动效果本身就不明显,所以这个“混合制动”介入的概率也会更低,好处是不管低温或者是超过95%电量下,你都不会感受到刹车、制动力方面的区别,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开车习惯可能要更偏向燃油车,低速、拥堵情况下更要提高使用刹车的频率了。
此次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取消强制单踏板模式对于多数用户来说,绝对算一个好消息,有了低能量回收模式,驾乘人员的晕车感虽然不会得到解决,但多少会得到一定降低,更重要的是,用户有了自己的选择权,开着习惯可以不用被特斯拉去教。至于用户同样担心的续航问题,理论上会有一定降低,但更多因素其实是和车主用车环境有关,在不同环境下使用适合的动能回收模式,例如不堵车的情况下用低能量回收,这样对于续航的影响不会太大。
一分钟帮你省4万!2025款瑞虎8 PRO购车优惠政策来了
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开启 高山8 32.98万元/高山9 37.98万元
大众开始发力了!25款途观L Pro至高5.8万优惠,入门就配高功2.0T
在劳动节假期,SU7 Ultra接连爆出问题,这车到底啥时候才能稳?
防晒帘、双层踏板、24小时保温冰箱…全新高山堪称细节教科书
中国选手赵心童以18:12战胜三届世锦赛冠军马克·威廉姆斯
2025上海车展,雷克萨斯携多款热门车型亮相,正值进入中国市场20周年,以时光为空间,展台看点十足。
#全新途胜L一口价11.98万起 当“合资SUV=高价”成为一种刻板印象时,北京现代全新途胜L直接祭出“王炸”,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近期,全新途胜L凭借“一口价11.98万元起”的超值政策,瞬间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
不挑城市、不挑路况 体验小鹏图灵AI组合辅助驾驶
对于预算有限但追求实用性的购车者来说,一辆性价比高且空间充裕的MPV无疑是最优解
网友说15万左右,准备给父亲换辆车,问我红旗H5和大众帕萨特买谁合适,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在汽车市场中,MPV以其出色的空间实用性与乘坐舒适性,逐渐成为众多家庭与商务出行的优选。
随着购买力提升,中大型MPV已经获得了不少家庭用户的青睐。相比SUV,MPV在空间灵活性和乘坐舒适性方面表现更佳,特别是在第三排空间方面,其优势会更明显。同时,因为离地间隙更低,MPV车型对于老人和小孩也更友好,上下车更方便。如果您正在考虑为自家添置一辆高性价比中大型MPV,不妨......
五一假期哪吒汽车直接让车主们体验了一把智能变智障,现在买车APP动不动就崩,智能化还能相信吗?
给大家看一下东风纳米的第二款车,纳米06。前脸看起来还是非常不错的,就是有一点方方正正,但是方盒子的味道又不是特别浓。
岚图梦想家四座版车型——山河版在上海车展正式亮相,预售价70.99万起,它会成为商务mpv中无敌的存在吗?
意大利、性能车,这个组合似乎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我会觉得,意大利除了有意思的车,其他啥都不会。但正是这种专注,却让我异常享受!
这是一台自带法系驾控基因且名字里有“界”的电动SUV,那么TA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奇妙体验?
“中国MPV专家”广汽传祺针对宗师和大师推出限时一口价政策,对于那些打算购买高端MPV的消费者来说,入手到时候了?
魏建军直播秀“车技”!全新高山安全配置拉满,家庭出行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