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成功的电动汽车品牌,现在特斯拉的任何动作,包括大到产品推新,战略规划,小到一次OTA升级,一次常规调价,可以说一举一动都能引发市场和消费者的极大关注,而最近它“取消强制单踏板模式”的消息再次将特斯拉推上了热搜,毕竟在此次前,特斯拉早就取消了动能回收可调的选项,强制用户使用单踏板的逻辑,多数用户比较抱怨。而此次能量回收可调回归,多少有些让人意外,当然,对于多数用户来说肯定是好事,只是这次升级后,对于实际用车会有多大影响呢?
从2021年初开始,国产的Model 3和Model Y就无法调节动能回收模式了,强制用户使用单踏板模式,并且默认动能回收力度最高,官方也一直宣传该模式可以提高续航、减少刹车磨损,甚至是更安全,这在当时很多消费者不太了解所谓“单踏板模式”的情况下,给驾驶者的开车习惯造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乘客对此也是颇多埋怨,觉得坐特斯拉的车太容易晕车了。
而在4月8日,特斯拉向国产版的Model 3和Model Y 车主推送了新版本的系统,新版系统增加了低动能回收选项。可以看到,根据功能描述,标准模式下依旧是提供最大限度的能量回收,而低动能回收开启后,当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可以进行更长距离的滑行,减速的幅度也会比标准模式更低。
众所周知,之前Model 3和Model Y之所以会有晕车感,是因为“强制单踏板模式”其实就是给你限定了一个标准模式下的最强动能回收力度,抬起加速踏板就相当于有一个制动力给到你,并且力度还不小,这对于驾驶不太娴熟的朋友来说很不好把控,所以会出现不是加速就是刹车的两种行驶状态,很难有像燃油车那样的正常滑行效果,晕车感倍增。而低动能回收就是在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可以进行更长距离的滑行,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更长距离的滑行”是相较于标准动能回收模式而言的,所以实际上仍会有拖拽感,当然乘客的晕车感势必会得到降低,算是一项友好的升级。只是特斯拉能量回收这样的改来改去,对于那些刚刚熟悉了强动能回收的用户来说,可能又要再次去适应如何正常开车了。
特斯拉之所以大力宣传单踏板模式好,默认将动能回收调节至最强度,目的是为了延长车辆续航里程,根据之前特斯拉的介绍,在国标工况下,目前特斯拉的动能回收可以增加20%左右续航里程;而在特斯拉美国的EPA工况下,动能回收甚至可以带来接40%左右的续航里程增幅。
所以从理论来看,强动能回收确实可以提高续航里程,减小动能回收力度,续航里程会降低。然而实际情况就不大一样了,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能量回收过程存在损耗,目前特斯拉车辆的动能回收依靠的是车辆滑行惯性力推动车轮转动,再带动驱动电机运转,而发电的过程也需要电机发电传输至动力电池组,这方面的损耗避免不了。另外一点是,即便能量回收力度降低,但车辆的滑行距离增加了,而滑行过程中,车辆的电机也无需耗电去驱动车辆,到了需要刹车时,再靠刹车踏板关联制动力回收来制动,这相比早早的用强能量回收发电,再拿发的电去行驶,所要达到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达到更长行驶距离的目的。
当然,还有一点不可忽视,低能量回收模式下续航里程是否会有下降,还要取决于实际道路的用车环境,例如在通畅交通环境下,本身制动就比较少,那么使用低能量回收模式来提升滑行距离,会更实用,而如果是拥堵状况,或者是长下坡,那么标准状态下的能量回收力度带来的制动效果和发电效果势必会更好。
之前“强制单踏板模式”用户不太喜欢的原因,除了容易带来晕车感之外,不友好的刹车脚感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车辆的行车安全,而这些矛头也都指向到了特斯拉没有CRBS上。关于CRBS是一套大部分新能源车都配备有的系统,可以在车主踩刹车的时候智能分配动力回收和机械刹车的比例。
但特斯拉由于有着高度集中的电子电气架构,利用自己的一套算法和少数几个域控制器,可以达到/取代CRBS效果,然而实际用车过程中,却又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低温状态下以及电量95%以上会出现动能回收受限的问题,而这个状态下你抬起加速踏板制动力度会更弱,和你正常行驶抬起加速踏板的制动力度不同,容易出事故。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在之前的OTA升级中得到了解决,更新“混合制动”后,当动能回收受限时,抬起加速踏板,车辆会给你的刹车踏板一个力,让你的行驶体验不会出现任何不同。
而在低能量回收状态下,由于车辆滑行距离会更远,抬起加速踏板后制动效果本身就不明显,所以这个“混合制动”介入的概率也会更低,好处是不管低温或者是超过95%电量下,你都不会感受到刹车、制动力方面的区别,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开车习惯可能要更偏向燃油车,低速、拥堵情况下更要提高使用刹车的频率了。
此次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取消强制单踏板模式对于多数用户来说,绝对算一个好消息,有了低能量回收模式,驾乘人员的晕车感虽然不会得到解决,但多少会得到一定降低,更重要的是,用户有了自己的选择权,开着习惯可以不用被特斯拉去教。至于用户同样担心的续航问题,理论上会有一定降低,但更多因素其实是和车主用车环境有关,在不同环境下使用适合的动能回收模式,例如不堵车的情况下用低能量回收,这样对于续航的影响不会太大。
海外巨头收缩!比亚迪用 “研发+出海” ,破局全球车市
在2025成都车展现场,欧拉正式迎来品牌七周年节点。那么始终以用户为中心的欧拉品牌,在成都车展又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呢?
在2025年成都国际车展的喧嚣中,212越野车展台仿佛一个穿越时空的驿站——一边是六十年前共和国第一代越野车的钢铁血脉,一边是今天T01柴油版冷峻的金属光泽。当品牌副总经理何兆鹏喊出“用户想要的,就是212全力以赴的方向”时,这场发布会已然超越了一般新车亮相的范畴,变成了一场硬派......
冠军之选 长安启源8月热销37340辆,热销势头强劲
精致又时尚,储物是亮点|极狐T1
我们又来看新车了-五菱缤果S,这款车预售价格给的还是非常合适的,算上各种补贴,最低配还不到5万块钱,细节表现怎么样,带你来看看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 起售价25.99万元,顶配36.99万元。文章指出其定价策略存在明显问题:低配车型缺乏激光雷达、HUD等科技配置,座椅材质普通,与同价位新能源车差距明显;高配虽搭载华为智驾系统和B&O音响,但价格已触及宝马4系、奔驰C级等竞品。内饰方面,车内存......
今天这三款车闭眼入,放心抄作业!
订单含金量真假难辨,但款款破万确实恐怖。
8月,上汽大众终端销售9万辆,环比上升9%,今年1-8月累计终端销量近70万辆。
精细化运营+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持续升级的礼遇,一汽丰田正以“合资新力量”的姿态持续发力。
指导价8.99万起 同级车型中入手马自达3昂克赛拉怎么样?
8月26日,第二代哈弗H9勇士版正式上市,汽油动力优惠换新价21.49万元,柴油动力优惠换新价23.29万元。即刻下定,可享15000元优惠、10000元置换补贴、至 高12万36期0息金融方案以及五年15万公里的超长质保、智联礼可享。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荣膺A股“研发之王”,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哈弗大狗PLUS 正式开启预售,预售换新价格11.28万元至16.08万元,这台车的诉求是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拥有更自由美好的出行体验,而它的各种福利真的是可以抢到手软!试问加量不加价的SUV谁不喜欢呢?
2025成都车展丨全新航海家总裁版,极静、极奢,重塑标杆之名!
广汽昊铂9月购车福利出炉,下定至高补贴5999元!
不到一个月就降价1万,特斯拉还能卖爆吗?
聊到都江堰,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什么?敬畏自然,尊重规律,这和坚守长期主义的长城汽车很像。那么在技术领域,Hi4和都江堰又有何相似之处?看完视频你就知道!
离谱啊!30.98万起,新款腾势D9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