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被动地位后,哈弗迅速调整了步伐,开始主动出击。推出全新新能源选手枭龙系列的同时,一并公布了新能源销售网络——“龙网”。
双车出动的好处是尽可能占领每一个细分市场,虽然二者都主打紧凑级SUV,但是它们的定位、尺寸以及细节设计等方面都会有细微差别。其中枭龙MAX定位更高,搭载了长城最新的插电混动系统 Hi4。
用官方的话解读这套系统就是,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作为哈弗新能源转型的重磅产品,枭龙MAX是否能担得起这番“豪言”?这次钟叔驾道在千岛湖近距离体验到了这款车。
全场景工况的多面手
先来说说这套系统,它匹配的是一台1.5L发动机和一台2档DHT变速箱。相比柠檬混动DHT,采用了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的创新构型。结合智能能量管理和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能精准识别实时路况,最终实现3擎9模智能动态切换。同时增加了纯电四驱、并联四驱以及双轴能量回收这三种模式。
实际体验下来,它的确是一个全场景工况下的多面手。这次试驾主要是围绕千岛湖进行环湖驾驶,全程约83KM,覆盖城市道路、颠簸路、高速以及多弯山路,基本是我们日常行驶中的大部分路况。
整车一共有标准、经济、运动、雪地以及四驱共五种驾驶模式,配合纯电、纯电优先和智能混动三种动力模式。
城区道路行驶时,主要以纯电优先模式为主,电机及时介入之后,车辆整体的动力响应非常积极。就是一辆纯电车的驾驶感,安静且顺滑,加速不会出现向前窜的感觉。
行至高速路段,依然是纯电优先配合标准驾驶。大力踩下油门,发动机随之介入,车辆瞬间变成四驱车。能真切感受到6秒开头的百公里加速带来的推背感,静谧性表现更让人惊喜,不会产生过多的胎噪及风噪。
该路段下打开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整车的“自驾”水平带来足够信心。测试拨杆变道时,在没有变道隐患的情况下,枭龙MAX自己可以顺畅完成,智慧过弯功能下出入弯也较为丝滑。
整车底盘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纵臂三连杆的悬架组合,调校偏舒适性。配合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在车辆连续过弯,有着不错的平稳姿态。行使途中则表现出应有的高级感,能有效过滤路面颠簸,这点在过沙石路段时感受很深。
方向盘设定上,除了运动模式外,其他模式转向都更轻盈。不过刹车脚感在前半段没有那么线性,熟悉之后才能很好适应。
最后来看大家关心的油耗方面,在一半高速一半山路的情况下,最后表显是2.9L/100km的平均油耗,以及7.6kWh/100km的平均电耗。
整体体验来会发现不论模式多少,或者当下使用什么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感知不大。他们更看重的是好不好开,是否省油。很明显枭龙MAX这两点都做的不错。
智能舒适全安排
见仁见智的外观设计上,枭龙MAX有着自己的见解。简洁的风格叠加运动元素,让整车看起来更为大气时尚。
内饰是最让人惊喜的地方,同样是简约的设计语言,但智能化却是立马侵占眼帘。12.3英寸全彩液晶中控屏+ 12.3英寸全彩液晶副驾屏+12.3英寸全彩液晶仪表组成的三联屏设计,也让枭龙有了自己的“彩电风”。
环抱式座舱叠加怀挡设计,让整个中控布局更显从容规整。保留的空调等控制键,方便进行盲操。
空调出风口下方,有两个手机收纳槽,左侧支持50W无线快充功能,带有风冷散热器。此外,中控区域下边留有较大的储物空间,而全车则多达32处储物空间,对于小件物品比较多的用户,非常友好。
主驾前方的HUD则让驾驶更为从容,即便是雨天驾驶也不影响它在前挡风上的成像。对于副驾的照顾同样贴心,比如这块娱乐屏。不仅可以浏览自己喜欢的内容,还支持蓝牙耳机连接,娱乐安全两不误。
搭载Coffee OS座舱之后的枭龙MAX也变得更加智能,语音识别速度相当出彩。
舒适层面来看,整车不论是用料还是空间,都给到了强有力支撑。整车尺寸为4758/1895/1725mm,轴距为2800mm。虽然是紧凑型SUV,但实际空间表现足以媲美中型SUV。对于后排空间的拓展,让人印象深刻。搭配座椅空调出风口、充电接口等配置,带来可观的实用性。
综述
整体体验下来,对于文初的疑问也有了答案。作为哈弗新能源转型的拳头产品,枭龙MAX的产品力毋庸置疑。插混系统也好,还是智能化塑造层面,都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唯一一点不确定就是价格还没出来。从这个层面来讲,在全员加速的时代,新品预热周期可以适当缩短。毕竟好的东西一把梭哈带来的快感很美妙,主要是更适应当下的快节奏。
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正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根据搜狐汽车今年5月的报道,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已提升至20%,正式迈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城配物流这个占城市碳排的关键领域,正迎来从政策倒逼到价值自觉的历史性转折。
智能辅助驾驶险来了!到底靠不靠谱呢
bZ5新车进化下线!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汽车行业的新规,好像从来没针对过合资大厂。
蔚来广东实现换电网络全覆盖,全国布局加速
家庭守护者瑞虎 8L:钢筋铁骨护全家,大考小考都不怕
当夜幕降临,强光眩目、雨雾笼罩、行人突然横穿等风险如影随形,传统车灯仅能照亮前方百米,而视野之外的隐患却难以察觉。
在百年汽车工业的星辰大海中,这艘满载匠心与担当的巨轮,正以中国智造为帆,驶向下一个黄金时代。
当引擎的轰鸣与非遗的低语在时光中相遇,书写着属于汽车工业的文化自觉。
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我国货车司机从业人员约3800万人,承担着全国超70%的货运量。随着公路货运的发展,驻车锂电池成为保障长途行车与驻车生活的关键装备。
极氪私有化退市,吉利加速资源整合
何小鹏暗讽“蔚理华”,小鹏高管暗讽日产N7,小鹏飘了?
【中国杭州,2025年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新能源汽车投诉量激增,中消协点名行业三大痛点
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争议,工信部启动强制标准制定
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工具。然而,夜间行车安全一直是困扰众多驾驶者的一大难题。能见度低、视线受阻、恶劣天气、对向车灯眩目等问题,常常让驾驶员在关键时刻措手不及,酿成惨剧。幸运的是,汽车热成像夜视仪的出现,正在悄然改变这一局面,为驾驶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与安心体验。......
4月SUV销量简析|燃油车逆势回暖,新势力与合资品牌博弈加剧
夜晚的公路寂静而神秘,但对于驾驶员来说,却潜藏着无数看不见的危险。据统计,约有35%的致命车祸发生于低能见度条件下,这些看不见的危险成为了无数家庭悲剧的导火索。当传统车灯的光芒被黑夜吞噬,当迎面而来的强光让人瞬间“失明”,当团雾突袭导致前路一片模糊,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突破人类视觉......
2025年5月15日,国际权威品牌评估机构凯度(Kantar)发布《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榜单,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汽车品牌前十,且以14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强势冲入榜单第六名,品牌价值同比飙升43.6%,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综合竞争力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