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美国汽车百年的历史,少有车企能够幸存于市场的竞争而没有破产或重组,对此马斯克曾表示,只有福特和特斯拉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局面。尽管马斯克言语之间或许掺杂了自我吹嘘的成分,但这也正突显出福特汽车的非凡实力所在。不过,随着新能源浪潮的涌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传统车企发展的必由之路。
福特汽车的CEO吉姆·法利也曾多次表达了要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雄心壮志。然而,在汽车行业下一个百年伊始,福特汽车却在新能源化整齐划一的脚步中,开局就掉队。
中国市场销量惨淡,福特决心“瘦身”
其实在中国市场中福特并非没有努力,只是没有坚定的决心。早在2017年,随着政策对新能源的支持,福特就想着推出一款新能源产品,首先其想到的还是“借鸡生蛋”,福特与众泰汽车签署备忘录,决定双方共同出资建立一家合资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结果,众泰的不靠谱也让该计划迟迟没有落地,直到2021年2月结束,都没有一个所以然。
而在等待期间,2019年,福特的合资公司江铃福特推出过一款量产电动车领界EV,但是一款性能平平的油改电车型,自然也泛不起什么浪花。
这么久的蹉跎,福特自然也没闲着,2021年4月福特Mustang Mach-E于2021年4月23日在国内正式上市,但是销量可谓是惨不忍睹22年前11月福特Mustang mach-E在国内仅售出3225辆,远未达到福特的预期。
2023年5月2日,福特拿出了自己第一季度的财报,总体营收415亿美元,同比增长20%;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34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具体来看,福特“fold+”计划中主营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业务板块Ford Blue,息税前利润翻了一番,达到26亿美元;负责商用客户板块的Ford Pro,息税前利润为14亿美元,两者利润率均超过10%;而主打新能源电动汽车的Ford Model e板块并没有展示,不过很明显,鉴于目前福特电动化车型的在中国地区的销量以及电动化转型的困难程度,势必是亏损的状态。
面对这样的情况,福特也终于“认怂”,在其第一季度的业绩电话会议上,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透露了中国战略调整:中国市场战略将发生变化,减少投资、更精简、更专注于高回报业务。面对中国市场的困境,福特选择“不会试图服务所有人”,他表示,新计划将更专注于商用车,这是福特在中国实现盈利的业务,福特还计划将其中国工厂用作经济型电动汽车和燃油商用车的出口基地。
产品力持续下探,保守属性错失良机
如果不看福特在中国惨淡的销量,研究其在中国的电动化策略,我们也能发现,其实早在2019年,在前福特公司副总裁、福特中国公司总裁陈安宁的带领下,福特就提出的“更福特、更中国”理念以及“福特中国2.0战略”的一系列新能源计划,那为什么福特没有像其他传统车企例如大众,在中国的新能源步伐稳扎稳打,而是选择“瘦身”呢?
其中比较直接的原因就是其产品力的不足,虽然说福特推出了一些新产品,如EVOS、电马Mach-E等,但是这些产品并没有真正把握住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痛点,比如EVOS,不可否认,其在外观设计、车内的一些科技配置上有着不小的升级,但是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加上没那么智能的车机系统,也令其销量不尽如人意;而纯电的Mustang mach-E虽然在北美市场有着不小的反响,但是在中国市场上还有点儿“水土不服”,22年前11个月的销量还不如当时特斯拉的一个零头。
还有就是越来越大的新能源竞争压力,也让福特越来越捉襟见肘,随着国外其他车企加快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国内新势力崛起,中国新能源市场上满满当当,似乎已经不再缺少一家还未成功转型的传统车企。法利特别指出,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等中国品牌也做得不错,“它们都很漂亮,所有这些车都很漂亮,差异化其实在于技术和服务。”而在这些方面,也正是现在福特所缺失,或者说是还没来得及转型的部分。
此外,还有一点对于福特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那就是稳定,上文也有提到,福特百年来从未发生过破产或者重组,靠的正是它在财务指标健康度的关注,一切影响到财务健康度的都需要认真考虑,从好的方面来讲,这是一种稳定性,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保守。
面对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想取得成功并保持增长势头,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挑战。“他们在两门跨界车型上产能过剩,这些公司亏损和烧钱的数量令人难以置信。”这是法利在谈到中国品牌时的看法。而从目前来看,福特在华投入与回报并不成正比,相反,在其他市场如北美、欧洲等地区,则有更稳定和可预期的收益,所以,选择“瘦身”对于保守的福特来说也实属正常。
写在最后
对于福特选择在中国市场“瘦身”做减法,并不能用简单的好或者坏来定义,一方面福特的中国市场连年亏损,而其他国外项目收益上涨,选择下降中国市场关注度,将中国市场的重心放在制造、出口方面,以更小的成本,博取更大的利益,无可厚非;
硬币的另一面,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现在内卷的电动化更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而福特不再继续加码,默默退出,避免成为“卷中卷”的选择对其未来电动化的发展,可能并不是太友好。当时,这也是笔者的猜测,毕竟乾坤未定,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现在福特选择“瘦身”,如果之后想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大展身手,其难度就不言而喻了。那么你对于福特选择在中国市场不内卷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现代汽车携豪华阵容亮相2025年苏州五一国际车展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汽车工业尚未完全定型,工程师们对车辆设计充满了无限想象。其中,梅赛德斯-奔驰通过一系列大胆创新的车型,探索了后置和中置引擎的可能性。
10-15 万预算,面对混动 MPV 新面孔,家庭出行该如何挑选?
魏建军亲测!魏牌全新高山重塑家庭出行“C位”新标杆
现代汽车携豪华阵容亮相2025年苏州五一国际车展
一等功臣点赞猛士M817!上海车展上演军魂与智能越野的跨时空碰撞
2025上海车展捷途纵横展台的盛况让人看到了奇瑞不一样的一面。
现代汽车携豪华阵容亮相2025年苏州五一国际车展
2025年金标大众迎来“起势之年”,将在产品、渠道、体验等方面蓄力打出“组合拳”。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本田与AMG在南非市场展开了一次鲜为人知的合作,将普通的思域四门版以“Ballade AMG”之名官方改装推出。该车并非简单贴徽,而是在原厂架构基础上,加入了AMG的空气动力套件、悬挂调校与内饰细节,短暂生产直到2001年停摆。
4月25日,2025中国汽车消费论坛于北京盛大举行。其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揭晓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消费者口碑测评结果,北京现代凭借卓越表现,摘得“2024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消费者口碑 - 卓越品牌”桂冠,在合资品牌综合评价中拔得头筹。这是北京现代自2020年、2022年后,再度获此......
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海外销量霸榜。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它力压众多品牌,成为全品牌销量冠军;在巴西、意大利、泰国、澳大利亚,稳坐新能源销量头把交椅;在英国,销量同环比增长均排名第一。
丰田Caldina GT‑T于1997年9月亮相,作为第二代(T210;1997–2002)Caldina车系中的旗舰性能版,至2002年9月停产。
五一黄金周出行新选择 2025款星纪元ET携全景大平层 重塑豪华出行体验
宝马M2赛车改用2.0T四缸机,更有优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在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强劲增长势头,在全球多个重点市场斩获销量冠军,进一步巩固其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地位。从中国香港、新加坡到巴西、意大利,比亚迪凭借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全球绿色出行转型迈入新阶段。全球销量持续领跑,出口增速一骑绝尘
在1960年代末期,Vespa面向欧洲125cc学员级市场推出了125 GTR版,从1968年持续生产至1976年,累计产量约45,000–52,000辆
艾瑞泽8 PRO五一车展多重好礼大放送 超级置换价9.89万元起
在1985年8月第七代丰田Corona的小改款中,正式引入了T160底盘,并在同年推出了2.0 GT与GT‑R性能版,其中GT‑R定位于系列中的旗舰跑车。
风云2025款风云T9现身,超级置换价11.99万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