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两代GTS之后,宝马打磨出CSL这一缩写,将它贴在了M4的鸭尾形碳纤维后部。没有更多的了?当然有!是什么让它被冠以品牌新英雄称号,改版又带来哪些驾驶体验,让我们通过赛道和公路的结合测试来揭晓答案。
一声极轻柔的叹息,听起来就像一个装满碎肉末的保鲜袋在封口前被挤压排出空气。不管怎样,当你把自己塞进M4 CSL的贝壳形座椅时,二者发出的声音很像。不仅声音像,动作的方式也像,因为座椅确实非常贴合身体。这让我不禁想起作家海明威说过的话:“努力写下那些让你痛苦的东西。”其实,除了紧一点也不疼,尤其是驾驶三四个小时后,你就会完全适应这个座椅了(据称,这套驾驶员和副驾驶座椅比标准座椅轻了24千克,比竞争车型上的座椅也要轻14.8千克)。
正如这款CSL给人的期待,我们忍不住对下一个赛道日产生了憧憬,会在哪里举办呢?蒙扎,斯帕?最好是纽博格林或者西班牙马拉加的阿斯卡利赛道?好吧,还是先专注眼前吧。在任何情况下,座椅的舒适性和人体工程学都是恰到好处的,CSL提供了该品牌典型的稳定和快速的信息娱乐系统,以及充足的行李空间(同时也因为撤掉后排座椅而减重21千克)。
悬挂与车身之间的隔震垫也“精简”了。自上一代车型面世以来,后桥副车架已经牢固地用螺栓固定在了车身上。在 CSL上,四个球形接头取代了橡胶球形接头。此外,前轮的外倾角更大了,前后弹簧及横向稳定杆的刚度都增加了,车身降低了8毫米。这套专为大奖赛沥青路面打造的身板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厂方车手约尔格·魏丁格尔在高低起伏的纽堡北环上跑出了7分20秒2 的轿跑车圈速纪录。而在赛道之外,即使你沿着标准高速公路(也许是 A 81 南向)驾驶 CSL,底盘也不会让你的椎间盘遭罪。而且转向系统在中间位置留有足够的宽容度,可以让你更加专注于3.0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产生的巨大推进力。
现在,M3/M4系列的G80/82能够将进入燃烧室的每一种成分迅速聚合成高爆混合汽。刚刚启动发动机,就能激发出高昂的情绪。让人担心即将释放出的550马力能量会像箭一般将1.6吨的宝马车射穿。热烈、深厚、狂野地沸腾,怠速比基本版略高。隔振材料的减少令车身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平静不安感,并夹杂着明显的振动,这主要是由于左右相同的发动机支架现在明显更硬了。这一切不会绷紧你的神经,但会激发你的驾驶欲望,将换挡杆拨入D挡,然后出发,驶向蜿蜒曲折的乡间道路,或者干脆驶向赛道。
两种道路都试驾一下吧,就像现在:我们穿过黑森林,开往阿尔萨斯的莱茵环赛道。一再被转速表催促,并非因为它是终极驾驶机器,而是因为我被强大的驱动力迷住了:551马力和650牛·米,就测试车而言,只多不少。测试记录如下:3.8秒内完成0~100公里/小时加速,11.3秒内完成0~200公里/小时加速。与原厂数据的偏差可以解释为厂方数据是在半热熔的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R上测出的,而我们这辆测试车使用的是Pilot Sport 4S,它更适合日常使用,也是为CSL调校的。还有一个事实是,传统的ams测试是在前排有乘客的情况下进行的。
啪!换入4挡,雷鸣般的低音,转速上升到7000转/分大关,再加上钛合金后消音器发出的略带金属质感的咔哒声,更加刺激。是的,CSL中的电子装置也人为地放大真实的声音,但由于缺少隔音材料,所以拟音的强度较小。在任何情况下车辆的整体感都很强,拉着你前行,让你与发动机尽情戏耍。让自己深陷在碳钎维外壳的座椅中,你就不会惧怕速度带来的刺激,而是想要把油门踩得更深,把略带颗粒感的Alcantara方向盘握得更紧,充分感受来自宽度为275的前轮上的路面反馈。
升级这台S58发动机到底耗费了宝马M部门专家们多少脑细胞?事实上,完全没有。只是把涡轮增压系统的压力从1.7巴相应提高到2.1巴—仅此而已。冷却系统也与标准版M3/M4相同,只是对发动机控制中的热管理软件略作修改。因此,宝马M部门一定乐于说,这台发动机从一开始就是为GT3赛车准备的。
在动态驾驶测试中,CSL出色地完成了绕桩和紧急变线项目,成为该车系中的王者,而且还是在不使用赛事轮胎的情况下。那些赛事专用轮胎通常需要用加热毯(宝马通常不提供)包裹预热后才能发挥效力,而且用来跑圈速的话只能跑上两三圈。在莱茵环赛道,我们很快就发现这种轮胎不适用,尤其是当温度相当低又潮湿时。没有乐趣,只有粘性胎面带来的刹车迟滞感。不过,我们还是一圈又一圈地尝试和挑战,聆听发动机的怒吼,摆弄强大的驱动力,赞叹前桥的稳定性,并享受MDM电子系统提供的极宽泛的甩尾幅度。
在3号弯,一个180°的左转,这款CSL用它极其精准平衡的转向抓住你,这显然与它的标准版车型不同。保持力和转向角的建立似乎更自然、更可靠,还有更清晰的反馈。所有这些都是必要的,因为这款CSL形式的M4采用的是大量应用碳纤维材料的轻量化车身。换句话说,它仍然是一个顽皮的喜欢把它的尾
巴甩到你脸上并希望你来抓它的调皮鬼,只不过你们是在一个比从前更高的速度水平上玩耍。在这场游戏中,宝马也希望展示自己的潜力,从突如其来的甩尾(就像钩子手海盗为了取胜将其对手拖过桌子),到充满仪式感的小碎步—一切都取决于你进入弯道时的速度。
当然,有10级可调的牵引力控制并不能改变这一基本趋势,但它确实有助于引导最大扭矩发挥作用的方式。其中的4级和5级最适合测试当天的轮胎和赛道条件,在5级以下主要影响漂移的幅度大小,高于5级就需要赛道级轮胎和赛手级的经验。
在“运动+”模式下,减震器、转向及制动踏板的反馈都会变得敏锐,但即使不用这个模式,这一切也完全可以实现。因为即使压力点稍有偏移,也仍然可以明确感觉到。反正减速值是正确的。不过,如果你后面的车跟得太近,那就要小心了。仅碳纤维材料的行李厢盖开价就是16 000欧元。还有什么没提到?变速箱。它工作得很好,只是降挡时表现得不够积极,似乎忘记了变矩器的首要作用应该是缓和冲击,因此偶尔会有拖拽扭矩给你带来轻微的头部撞击。例如,在开场的二号弯,你肯定更愿意自己扳动换挡拨片来降挡。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CSL版M4在动态驾驶方面令人激动的事实,更别说它还拥有令人神往的外观。不过,与它的前辈(无论是CSL还是GTS)相比,它在技术方面只是稍微进步了一点,但价格却上涨太明显了。因此,我们想起了那个著名的金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可是万万不能的。
今天我们来参加长安第三代UNI-V的试驾活动,我们拿到的是2.0T+8AT的版本,我们今天的行驶路线包括城市和山路,这也让我在不同的环境下体验了这款车的操控表现。
岚图FREE+用25万的价格,做出了30万+的规格,给消费者带来越级体验的同时,对于竞品车型来说更是降维打击!
阿维塔的车一直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优雅,那么优雅毕竟不能“当饭吃”,在带娃这方面阿维塔07行不行呢? 这期奶爸座驾就给咱们安排上了!
手握14万,能拿下怎样的车?看风云A9L。车长超5米、轴距达3米,空间宽适得超乎想象;全系标配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操控稳、滤震柔。如果预算充足上高配更有260km纯电续航、CDC电磁减振器,搭配高品质音响系统,舒适与性能齐飞,性价比直接拉满!
驾驶自动化白皮书发布,终于有人敢说真话了!作为M9车主,我用半年真实体验告诉你,选智驾车到底该看什么,你还在被营销话术忽悠吗?
年轻的朋友们,如果你在纠结自己的买车预算有限,又想只用这点预算去买一辆高性能的品质家轿,那艾瑞泽8确实可以给到你一步到位的购车体验。
都是自家中大型的旗舰SUV车型,奔驰GLE VS 大众途锐,能不能里子、面子全都要?今天我们就找来了豪华品牌的代表车型GLE和一贯以中庸、低调形象著称的途锐,这两款德系中大型SUV,来看看它们之中,究竟谁更加全能。
3款热门A0级纯电车横评,谁才是年轻人的心头好?
是保时捷但又不是保时捷的感觉,尽管有空间局促、智能化滞后等问题,不过动力表现依旧是保时捷的豪华基因,且给豪华电动SUV提供了差异化选择。
兄弟们,我开M9大半年了,必须说说它的智驾。现在市场宣传太乱,这份“驾驶自动化白皮书”就像及时雨。我高速和泊车体验都超棒,高速急刹反应快,泊车哪里都能停。每月用智驾跑500公里,稳定可靠。不像有些品牌吹得厉害,实际一堆问题。选智驾车,选鸿蒙智行准没错~ #白皮书点破智驾营销乱象#......
关于极氪MIX大家看得最多的就是旋转座椅和对开门带来的各种新奇体验,那如果MIX的座椅不会转,它会是一台优秀的大五座宝宝巴士吗?
2025款新哈弗H5,硬气一次,成为“边关万里行”官媒指定座驾!
作为全球汽车市场最畅销的两门两座敞篷小跑车,马自达MX-5凭借小巧的车身比例、轻量化的车身以及绝佳的操控性体验,赢得了全世界众多车迷们的喜爱与热可。
越野不死鸟 猛士M817通过极限三连撞
探险者昆仑巅峰版对比坦克500 Hi4-T,到底谁更适合多场景出行?
2025年了,广州人还喜欢日系车吗?城中心实探日系车占比
征服新疆边关的底气!2025款新哈弗H5硬核实力全解析
你知道现在社交网络上汽车领域什么流量最高吗?不是新车、不是吵架,是事故。 这玩意火爆,原因有俩,一是因为太多了,二是因为太惨了。 大家很容易把自己代入进去,特别是电动车盛行的当下,大家越看越没底,就没有安全上让人格外放心的纯电动车吗? 所以,就为了让你看看纯电动车的安全能有......
001号安全证含金量有多足 马自达EZ-6:钢筋铁骨+9气囊
乐道L90前备箱秒变观景台!换电+冰箱彩电,20万出头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