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的全新紧凑型SUV枭龙,以及中型SUV枭龙MAX正式上市,两台新车是哈弗布局插电混动市场的最新产品。那么多款配置,究竟哪一个最值得推荐买呢?
枭龙的售价区间为13.98-15.68万元,而枭龙MAX的售价区间为15.98-17.98万元,均提供3款配置车型。
枭龙的竞争对手有:
宋Pro新能源
指导价:14.08-16.58万
捷途大圣i-DM
指导价:14.99-16.99万
欧尚Z6新能源
指导价:15.58-17.58万
枭龙MAX的竞争对手有:
长安UNI-K 智电iDD
指导价:18.79-21.59万
瑞虎8 PLUS鲲鹏e+
指导价:15.58-17.18万
上汽大通MIFA6
可见枭龙把紧凑型插电混动SUV的售价下探到了13万元的价位,而枭龙MAX则是在竞品的价格上多了四驱系统。
哪个更划算?
枭龙的低配车型与中配车型相差了1万元,而中配车型与高配车型相差了7000元。
枭龙除了低配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是52km、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为9.41kWh、WLTC综合油耗为2.4L/100km,且不支持快充外。
中高配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都是110km、三元锂电池容量为19.27kWh、WLTC综合油耗为1.39L/100km、支持33kW快充。
枭龙全系标配了:18英寸轮毂、6个气囊、L2辅助驾驶、360°全景影像、远程启动、皮质方向盘和座椅、7英寸仪表和12.3英寸中控屏、6喇叭等等。
枭龙高配车型独有:并线辅助和后方防碰撞预警、前驻车雷达、自动和遥控泊车、电动尾门、蓝牙钥匙、前排无线充电、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后排中央扶手和杯架、多色氛围灯、化妆镜照明灯,并提供3000元的前排座椅加热和通风等功能选装包。
而中低配车型的配置相同,所以1万元的差价基本都在电池容量上。相比高配车型,中低配车型少了刚才提到的独有配置,只要7000元买高配车型就能获得。所以我推荐枭龙买低配和高配车型的性价比最高。
枭龙MAX低中高配车型的差价都在1万元,且动力系统相同,纯电续航里程都在105km,电池容量为19.27kWh。
新车全系标配了19英寸轮毂、6个气囊、360°全景影像、无钥匙进入和启动、远程遥控、12.3英寸3连屏、后排靠背调节和中央扶手等功能。
中配车型相比低配车型多了:L2级辅助驾驶、倒车车侧预警系统、电动尾门、蓝牙钥匙、副驾座椅电动调节、8喇叭、64色氛围灯、后视镜加热和电动折叠、分区空调等配置。
而高配车型相比中配车型多了:移动物体预警系统、前驻车雷达、自动和遥控泊车、循迹倒车、感应尾门、HUD抬头显示、前排无线充电、主驾座椅腰部支撑和记忆、内后视镜自动防炫目等配置。
枭龙MAX3款车型的配置分布都十分平均,其实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但由于低配车型到中配车型的配置明显增多,所以小编推荐16.98万元的中配领航版。
写在最后
通过分析枭龙和枭龙MAX的配置,会发现新车并没有用减配的手段来拉低售价,就算是低配车型的配置也同样拿得出手。那么面对竞争对手,大家又会选择谁呢?欢迎在下方评论~
新深蓝开新局!一口气发布五款重磅新品 擦亮中国智造新名片
告别自驾补能焦虑!银河 L6 EM-i 2000 公里续航解锁跨省自由
告别自驾补能焦虑!银河 L6 EM-i 2000 公里续航解锁跨省自由
严格意义上来说,今天介绍到的这款新车上市时间仅半年左右,而且定价并不高!尽管如此,但是我认为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着较大的优惠幅度,该新车就是来自奇瑞旗下的星纪元ES。
16.38万起!领克10 EM-P智能电混四驱轿车正式交付
9月8日,领克品牌首款中大型插电混动轿车10 EM-P正式上市,推出四款配置车型,限时优惠价16.38万-20.18万元。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吉利银河L6 EM-i性能安全双双拿下
智行盒子发布INJOY车型 全场景数智出行重构城市移动生态
10万预算别急做决定!先看看银河L6 EM-i交的高分答卷
超豪华科技氛围,越级座舱配置,银河L6 EM-i值得关注
10 万级混动轿车卷王实锤!银河 L6 EM-i 凭什么敢全配置拉满?
斯柯达全新旅行车发布,外观很前卫时尚,对开式车门,车长4850mm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吉利银河L6 EM-i性能安全双双拿下
颠覆混动家轿认知,银河 L6 EM-i 让消费者不再妥协
向新向上向前!深蓝汽车跑出中国新能源领航姿态
颠覆混动家轿认知,银河 L6 EM-i 让消费者不再妥协
9月8日,深蓝汽车在2025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暨深蓝汽车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上正式亮相了全新车型——深蓝L06。新车定位“长续航磁流变激光智能轿跑”,集驾控、智能、颜值于一体,凭借三大顶尖科技,为用户带来“特能飞、特有趣、特安心、特好看”的全新驾乘体验。
长安汽车正式发布“天枢智能”,引领智能出行安全新变革
不把家用当模糊标签,一文解读银河 L6 EM-i 的优势
混动市场内卷升级,银河 L6 EM-i 凭核心技术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