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对全球汽车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国外车企把销售的重点任务都安排在了中国,不过由于近几年,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快速发展,国外车企在华销量一年不如一年,反观其海外市场销量业绩,要比国内好很多。今天司机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在海外销量优秀,中国境内却销量低迷的外国车企。
韩系车企
问题:缺少高端车型,品质拼不过欧美,价格打不过日系
在韩系车里,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就是现代,曾经凭借着出众的外观设计和超高的性价比赢得上百万中国消费者。
在最近公布的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排名中,现代汽车集团2022年全球总销量为684.8万辆,继丰田、大众之后,位居全球第三,从全球角度来看,现代的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反观国内市场,现代汽车的销量却每况愈下,今年一季度,现代汽车集团(含起亚)在中国的销量约8万辆,同比下降30%,市场份额不足1.5%,远低于其全球平均市占率7.3%。
韩系车在华销售疲软,其原因可能是没有向国内引入高端化的车型,导致国人对于韩系车的印象就是廉价低端。而如今,德日系车型大幅降价,国产车崛起,韩系车自然也就没有了优势,直接影响韩系车在华的销量。
此外,现代汽车集团海外销售人也表示,为了弥补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未来会将销售重心转移至印度和拉美市场。目前,起亚已经与印度当地政府部门签署协议,将投资11亿美元建设印度工厂。
法系车企
问题:定位模糊,宣传不到位,缺少自身特点
1992年雪铁龙进入中国市场,并开始了神龙富康长达15年的生产,从当时的出租车到家用车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不过近几年,你会发现很少能看到法系车的身影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了。
目前,在国内法系车的销售主要由PSA集团旗下的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和长安DS这三家公司进行运作。
2023年第一季度,法系车在国内销量2万辆,法系份额仅占0.4%,同比下滑33.8%。
法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销售如此低迷,有专家指出了相关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中国市场需求认知不清晰,产品定位不准确造成的,以及在宣传上远远不如大众通用这些品牌。
虽然中国市场发展受阻,但是法系车在海外的销量却是相当可观。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法系车标致208在欧洲市场总销量高达206816辆,一举超过了欧洲汽车市场的“领头羊”大众,成为欧洲市场的销量之王。
美系车企
问题:国际因素影响、售价高、油耗高
2022年,通用汽车在全球共卖出了593.9万辆新车,是美国第一大、全球第五大的车企。但在中国,通用共卖出230万辆车,销量创下五年来新低,跌幅达到20.36%,远超行业跌幅。在今年一季度,通用在华销量也不是很理想,销量46万多辆,同比下滑24.6%。
美系车企另一家巨头是福特,由于销量数字不好看,福特从今年开始不再披露区域市场的销量,今年一季度,旗下豪华品牌林肯的降幅高达25%,此前,该品牌是福特集团在中国的增长主力。
反观全球市场,福特卖的是红红火火。2023年第一季度福特营收为415亿美元,同比增长20%;税前利润为34亿美元,同比增长45%。此前,福特汽车2022年在中国亏损高达5.72亿美元。
美系车在华遇冷其实也属正常现象,近些年中美竞争、中美贸易战让营商环境本身就不是很乐观,美系车价格普遍不低,工薪阶层购买门槛略高;此外美系车油耗偏高,俄乌战争引爆能源危机,造成全球油价普遍上涨,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买省油的车成为购车考虑的重要因素。
美系车如果想要重新夺回中国市场,这两点是必须要考虑的。
此外,日系车和德系车在华销量也遇到一些波折,但影响不是很大。
大众汽车集团第一季度在华交付量下降了14.5%,但全球收入760亿欧元,同比增长22%;今年一季度,丰田中国销量为37.98万辆,同比下滑14.57%;当季全球经营利润为5786.6亿日元。
国产车崛起,性价比超高
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乘用车市场报告,比亚迪一季度销量44.1万辆夺得冠军。比亚迪超越大众、丰田,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在这也是中国乘用车近40年历史上第一次,自主品牌成为季度的品牌销量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销量榜单前十排名中,国产汽车品牌占据了4个席位,分别是比亚迪第1,长安第5,吉利第8,五菱第9。
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在买车的时候都会将自主品牌考虑进去,足以证明中国汽车公司有能力生产出质量更好、价格更低、消费者更愿意买的汽车。
三个司机观点:
无论是韩系、法系还是美系等车企,在华销量上不去,很大原因在于他们自己本身,产品定位模糊、车型换代慢、宣传不到位、客户调研不深……另一方面原因则来自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尤其是电动车的迅速发展,重新夺回了中国汽车市场份额。而对于外国车企来说,如果现在还不积极做出改变,未来在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当行业潮水退去,留下的一定是那些真正扎根用户需求、尊重技术规律的前行者。
2025上海车展:宁德时代以“多核时代”理念重塑行业格局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的终极防线,直接关乎驾乘安全。随着智能化进程加速,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在响应速度、能量回收及空间布局上的局限性愈发凸显,线控制动技术成为行业变革的核心方向。其中,EMB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线控”方案,凭借彻底摒弃液压管路、实现毫秒级响应、高度集成化等优势,被视为线......
五款全球首秀、首款自研ADAS方案 大众汽车打响在华最强智能网联攻势
在电动化领域,北京现代以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的全球首秀为标志,正式吹响了向新能源市场进军的号角。这款匠心打磨5年的车型,不仅补齐了北京现代在新能源发展上的短板,更开启了其智电新征程。ELEXIO的推出,是北京现代对电动化趋势深刻洞察后的精准布局,也是其技术实力和创新能......
2025上海车展,辰至半导体采访 #2025上海车展 #汽车芯片 #汽车 #热点
上海车展人气收割机 A5L Sportback让你心动只需0.5秒
对于换电路线,李斌秦力洪完全不后悔。
从智驾系统到座舱体验,再到底盘控制,华为一次性抛出三大解决方案——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不仅展现了技术全栈自研的实力,更瞄准行业痛点,试图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竞争规则。
上汽大通 MAXUS 新途远界首发:超混技术开启轻客 “一车多能” 新生态
长安马自达重磅推出EZ-60,10元盲订让梦想触手可及
华为联合11家车企发安全倡议,L3级自动驾驶能放心用吗? #华为 #智能驾驶 #辅助驾驶 #行车安全
为中国车企的智能化突围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国车出海想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要靠智能化的软实力。
欧拉将持续深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不断创新,持续对城市出行场景的深度挖掘
一季度盈利超预期,上汽通用推逍遥架构重构技术护城河。
邵景峰表示,解决同质化问题需要内脑、外脑都上,需要一些新的思考方式以及作品。
10元预订!长安马自达EZ-60电动化绽放,全新智能座舱科技大放异彩
在这个意义上,未来的极狐,留给人们的,将是无限的想像。
合法的改装 首选现代N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