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早上好!
车企组织试驾活动时,通常会同时安排竞品车型,方便媒体直接对比。几年前我参加的新车试驾,自主品牌都喜欢拿热门的合资车型做对比,一些定位较高的自主品牌,也会“请”豪华品牌车型做陪衬。
不过在前两天参加的一款自主品牌的试驾活动中,厂商却找了自主品牌的一款竞品,而且全场只找了这么一款车。这次试驾的主角,是吉利全新新能源品牌的首款车型——银河L7,而被请来的竞品,小伙伴们肯定也都猜得到,就是比亚迪的宋PLUS DM-i。
其实我们都知道,想在插电式混动领域获得成功,比亚迪是绕不过的坎儿,那么银河L7开起来到底怎么样?和宋PLUS DM-i相比如何呢?接下来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L7的驾驶体验。
银河L7是台怎样的车?
银河L7发布到现在,大家对这款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在聊具体的试驾体验之前,还是有必要谈一下它的基本信息。
首先银河L7采用吉利的e-CMA架构,我们知道吉利、领克、沃尔沃的多款燃油车都采用了CMA架构,银河L7的e-CMA架构正是从CMA架构演化而来,为了PHEV混动做了底盘结构和电气架构方面的优化调整,在具体的悬架、操控和机械素质上,和CMA架构有很高的相通性。
其次是尺寸级别,银河L7定位是A+级SUV,在吉利自家的产品中,比星越L稍小,和博越L比较接近,只是车身明显长了一些。对比下来,银河L7和比亚迪的宋PLUS DM-i尺寸是最接近的,轴距和长宽高的参数,都高度相似。
虽然对手锁定了比亚迪宋PLUS DM-i,但银河L7并不是完全和宋PLUS DM-i针锋相对,例如外观和内饰的设计,都比宋PLUS DM-i要更加激进、更有未来感。内部的功能配置、尤其是车机智能化的性能,都比宋PLUS DM-i规格高一些。而待会关于试驾体验时还会聊到,银河L7的性能规格,也明显高于宋PLUS DM-i。
动力系统方面,银河L7采用了1.5T+3DHT的组合,这个我们此前在星越L PHEV和领克01 PHEV上都已经见到。不过和这些车型不同的是,银河L7的混动系统在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在它的性能上也有体现。
动态表现
比宋PLUS DM-i怎么样?
这次试驾活动中的银河L7都是两驱版本,对比的宋PLUS DM-i也是110KM续航两驱版,采用1.5L+E-CVT的组合,在发动机方面,宋PLUS DM-i是比银河L7的1.5T发动机要吃亏的。
官方安排的三个重点项目:加速、制动和麋鹿测试,银河L7都取得了明显更好的成绩。
1、零百加速,银河L7领先1.3秒
首先是0-100km/h加速测试,银河L7和宋PLUS DM-i的官方成绩分别是6.9秒和7.9秒,两者差距达到了1秒。而试驾现场的实测中,宋PLUS DM-i最好成绩是7.89秒,和官方标定非常接近,而银河L7最快跑到了6.6秒,比官方成绩快了0.3秒,相比宋PLUS DM-i的优势,达到了近1.3秒。
银河L7在加速性能上的优势,得益于更高功率的电机和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3挡DHT变速箱在中低速可直连发动机等优势。除此之外,银河L7这套混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和发电电机,创新地具有同步发力驱动的能力。
2、100-0km/h制动测试,银河L7更短
比亚迪的DM-i系列在加速性能上一直是比较优秀的,但是制动性能却是一个短板,在各类对比测试中都比较一般,这点在和银河L7的对比中,也再次体现了出来。
当天银河L7的100-0km/h制动最短距离是36.8米,而宋PLUS DM-i最佳成绩是39.6米,勉强跨入了40米内的及格线。
值得指出的是,对比测试中的银河L7明显是新车,而宋PLUS DM-i则已经有较长时间的使用痕迹,轮胎也能看出明显磨损,这对加速和制动测试,肯定都是有影响的。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我在之后的试驾里,能够感受出银河L7的加速和制动感受,都确实是明星比宋PLUS DM-i更好的。加速时的推背感相当强烈,超过了多数2.0T发动机的燃油车型,且全力制动时由踏板传递过来的感受,也确实更有信心。
3、麋鹿测试,银河L7优势明显
操控性能和底盘素质,一直都不是比亚迪的强项,这点即便是迪粉也很难否认,而这些对于采用了沃尔沃技术的吉利来说,则收获了比较普遍的好评。所以这次对比,毫无意外地安排了麋鹿测试的环节。
官方在现场跑出的成绩,银河L7最佳76km/h,宋PLUS DM-i为65km/h,两款车已经不在一个档次。而就我自身的体验来讲,银河L7在做测试时支撑性确实更强一些,宋PLUS DM-i则相对较软,这是比较容易感受到的。
不过从我自己的体验,认真跑的话,宋PLUS DM-i的最佳成绩应该不会只有65km/h,再考虑到它的车况和轮胎的状态,两款车实际的表现,官方成绩还是只能当做一个参考。
4、场地赛道体验,银河L7更灵巧
在场地赛道的体验环节,两款车带来的感受差异就非常明显了,和星越L、领克01等车型相似,银河L7的底盘响应、转向手感都是比较紧致、精准的风格,开过其他CMA架构车型的话,会对这些感受非常熟悉。
之后再开宋PLUS DM-i,就是另一种感受,对比之下,宋PLUS DM-i的转向虚位并不大,但传递出来的回馈不够直接,尤其是不同转向角度下的力度回馈,没有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宋PLUS DM-i底盘支撑性稍差的问题,在赛道里激烈驾驶时也更充分展现出来,两款尺寸基本一致,但宋PLUS DM-i开起来的感受明显要更大一些。
5、烂路体验,银河L7底盘更紧致
最后一个体验项目,是中汽研测试场里的不同路况的体验,包含减速带、道路接缝、起伏路、不规整水泥路等路况。
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减速带和起伏路的环节。银河L7底盘比较紧致的同时,减震也是偏硬的,所以碾过减速带时的直接冲击并不小,不过冲击之后震动很快就消失了。而宋PLUS DM-i减震整体偏软,经过减速带的直接冲击比较缓和,但能明显感受到对余震的消解不够好,传递出来的感受也并不舒服。
还有高速经过的起伏路,银河L7对路面贴合性比较优秀,车身跳动控制得不错,而宋PLUS DM-i则有比较明显的抛跳感。
整体而言,从加速、制动、麋鹿测试到赛道和烂路的体验,银河L7在各方面的机械素质,可以说都是比宋PLUS DM-i要优秀的,尤其是两款车进行直接对比,即便是普通消费者,也不难感受到它们的差距。
不过换个角度讲,单看宋PLUS DM-i的话,它的整体机械素质虽然算不上优秀,但对于日常家用来讲,也并没有让人难以接受的硬伤,尤其是消费者最容易感受到的动力性能,宋PLUS DM-i两驱版8秒左右破百的动力,对于家用已经绰绰有余。
那么这样两款车,大家应该怎样选呢?
银河L7能挑战
宋PLUS DM-i吗?
在活动现场,和厂商的工作人员聊天,对方问我觉得银河L7定怎样的价格比较合理。其实从产品力来说,我个人是非常认可银河L7的,在它和宋PLUS DM-i之间,我大概率也会选择前者。
除了上面的测试对比,银河L7在其它很多地方还具有优势。比如3档DHT变速箱的结构,相比比亚迪E-CVT单个直驱档位,在中高速状态的再加速能力明显更强。根据吉利提供的数据,银河L7从80-120km/h的加速成绩,比宋PLUS DM-i两驱版快了1秒:
至于机械素质之外,银河L7在设计、功能和智能化上也付出了更多的精力,例如副驾屏的尺寸、位置和使用体验,配合带腿托的副驾座椅,确实带来了不错的乘坐和观看体验。
车机智能化上,银河L7用上了骁龙8155芯片,配合有魅族支持的银河N OS系统,车机交互的流畅度、精致度和功能全面性,都比宋PLUS DM-i在内的很多同级车型更优秀。
至于混动车最受关注的油耗,吉利称银河L7的发动机热效率达到行业最高的44.26%,超过了宋PLUS DM-i的发动机。而目前还没有实测油耗数据,但银河L7的WLTC工况亏电油耗是5.23L/100km,和宋PLUS DM-i基本一致。
如此看下来,银河L7确实是有充足实力来挑战宋PLUS DM-i的,但是工作人员问及我对价格的看法时,我给出的建议,还是同等配置的情况下,一定要比宋PLUS DM-i再便宜几千元。
原因很简单,比亚迪在30万元内的混动和纯电动的多个细分市场,都已经是标杆地位。其多款车型的爆火背后,除了足够强的产品竞争力之外,也有很强的品牌力和消费者口碑的加持。这些领域的后来者,仅仅做到更好的产品力,很难撼动比亚迪的地位。不管是银河L7、哈弗枭龙系列,还是未来其它的厂商,都需要直面的问题。
当然,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市场上出现银河L7、哈弗枭龙/枭龙MAX等车型,当然都是好事。即便是对迪粉来说,竞品车系的出现,也有助于缩短比亚迪车型的提车周期。至于银河L7能不能成功,就等不久之后价格正式公布再聊吧~
满电出发!小鹏汽车4月共交付新车35,045台,同比增长273%
林海读车-上海车展总结 黄浦江畔的技术大舞台,中国工业科技驱动的汽车革命-写在上海车展之后
比亚迪摘得两项世界汽车大奖:世界城市车+世界汽车年度人物
四驱虽好,但价格略贵?这台车让你用两驱的价格买四驱!
本田雅阁继续加大降幅,已经跌至11.68万起,1.5T版性价比确实高
宝马Skytop车展实拍,限量50台,中国配额已售罄
全新智己L6正式发布,预售权益价21.99万元~28.99万元 为都市精致出行而生
充分准备是确保行程顺利的关键 五一假期新能源车出行指南
全新智己L6正式发布,预售权益价21.99万元~28.99万元 为都市精致出行而生
破解搬家困局 江淮新能源轻卡ES6“甩”出奇效
为什么唯独它能与众不同?智驾信任危机中华为高速L3商用方案发布
美国拟放宽自动驾驶汽车监管 自动驾驶监管的三大松绑
比亚迪海外销量霸榜!多个地区和国家都是“销冠”
每一杯咖啡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程天地盛景,都是至臻享受,豪华配置全系标配,高品质出行不妥协,魏牌全新高山,开启MPV家庭新时代
近日,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报道了仰望汽车销量突破一万台的消息,作为首个销量破万的国产百万级汽车品牌,仰望用17个月的时间,向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3月新能源物流车战报:远程连冠凯程猛涨,大电量车型成新蛋糕!
前段时间的华为发布会,除了问界M8之外,备受大家关注的还有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不过发布会上公布的都是一些品牌调性相关的内容,除了首款车型预计今年秋季发布之外没有太多实质性信息。而现在,实质性的进展来了。
5月1日,一汽丰田再次率先公布月度销量数据:2025年4月销售新车65,024台,同比增长32%;继一季度以销量超过17.2万台,实现同比增长9.6%之后,再次续写正增长记录。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34,794台,占比54%;TNGA-K平台以上高端车型销量39,087台,占比60......
驾驶辅助遇夜间高速改道应该是啥表现?
智驾上了紧箍咒之后,车企们都宣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