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作为全球第一家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企业,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
就像是2007年王传福说“要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一样,比亚迪向来不打无准备的仗,更不吹没把握的牛。
而事实也证明,比亚迪在回应长城举报公告中的那一句“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并非空话。
其实,长城纠结的关键点就是,为什么比亚迪用常压油箱,也能通过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审核。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插混车型会存在蒸发物不达标的问题?
对于插混车型来说,要让燃油蒸发物排放排放合规,关键难点是解决碳罐击穿的隐患。相比起普通燃油车,插混车型(包括增程车型)的发动机启用频率更低,(不通过主控系统干预的情况下) 碳罐脱附的机会也更低,因此碳罐击穿的概率增大。
一旦碳罐被击穿,燃油蒸发物无法被有效吸附,就会导致排放到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超标。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两种:
其一是从油箱侧入手,将燃油蒸发物尽量堵在油箱之内,尽量不让燃油蒸发物进入碳罐。具体的技术手段可以采用阀门密封的高压油箱,也可以采用蒸汽液化循环的常压油箱。
其二则是从软件(燃油蒸发物控制系统)入手。通过传感器监控与电磁阀等电控元件,对碳罐的吸附——脱附流程进行智能化控制。即使用户很少使用发动机,主控芯片也会对油箱压力与碳罐进行全程监控,在碳罐饱和之前自动发出指令对碳罐进行脱附,从而不会发生碳罐击穿的情况,也就确保燃油蒸发物全程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该控制系统软件可适配高压油箱及常压油箱)
很明显,高压油箱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技术,但是作为“成本狂魔”以及“专利狂魔”的比亚迪,那肯定是全都要。
比亚迪申请的以下三项专利就可以解答长城的疑问。
其一,是2021年3月申请的专利,名为“油气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CN115139780A)。实质上就是前文提到的“蒸汽液化循环的常压油箱”。
其二,是2014年3月申请的专利,名为“混合动力车辆的蒸发排放控制方法、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公开号CN 104929818 A)。其三,是2020年6月申请的专利,名为“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公开号CN113815599A )。
这两项专利的底层逻辑相似,都是通过软件、传感器来智能化控制对碳罐的吸附——脱附流程进行智能化控制,只是2014年专利的参数相对简单,主要计算时间以及CH含量,而2020年的专利通过更为精密的数学模型的搭建,实现了更精准的控制,同时也大大简化了流程。
这也正是目前比亚迪DM-i技术的优势所在。在经历了长时间纯电模式行驶,每6天左右,蒸发物控制系统就会短时启动发动机,快速完成汽油蒸汽自由脱附,并顺带发电,而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是无感的。这一点,其实比亚迪在相关车型的车主手册里面,就有过明确的解释。
那为什么这项技术明明可以兼容高压油箱和常压油箱,却优先选用了常压油箱?这个问题就不用解释了。没有常压油箱,又何来9.98万的冠军版呢?
讨论到这,可能又有人会问,为什么某媒体拆解了秦PLUS DM-i的油箱,却没有发现任何新专利技术相关的硬件?
这个更好理解,上述专利的核心是电气层面的控制系统,而油箱只是一个被控制系统调用的角色。说白了,它是一个普通的油箱完全没问题,只要油箱能在系统需要它启动的时候正常启动,完成它的脱附任务就行了。
有的人可能还会杠说,比亚迪拥有这些技术就意味着它一定能通过排放法规吗?
不能说一定,但基本上是大概率的。因为要想排放达标,无非就是纯电行驶中发动机启动频率的问题,提升启动频率油蒸汽挥发自然就少了。对于技术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比亚迪完全没必要冒着高额的召回风险剑走偏锋。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比亚迪作为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插电混动技术的引领者,这二十多年的自主研发功力,要是可以轻易地被长城三百字声明击破,那长城在新能源市场其实也不至于此。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MAZDA EZ-60订单破1.8万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双子星高价值突围
对于汽车行业来讲,普遍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特性,那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看看2024年的全球车企资产负债率,福特负债率84.27%,通用汽车76.55%,大众集团68.92%。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广汽集团4月终端销量13.8万辆 五一多品牌车型订单量破万
吉利银河:安全与舒适的完美结合,驾乘体验全新升级!
极氪或将退市后又迎大事件!将与广汽能源合作!双方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合作,双方在充电基础设施和用户服务领域实现资源整合
【E汽车】SMA架构赋能,沃尔沃XC70率先抢占豪华混动SUV“C位”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市再创历史——每卖出2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数据显示,Q1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84.9万辆,同比增长44%,零售渗透率飙升至54.1%。政策补贴加码、混动技术普及、智能配置下沉,让新能源车从“尝鲜品”变成“刚需品”。就连三四线城市大爷大妈都知道......
大众当前面临的利润困境本质上是传统制造巨头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必然成本。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E汽车】燃情芜湖 共筑热爱 奇瑞集团运动会圆满收官
中消协点名车企背刺!定金、车型更新、补贴争议,新能源购车乱象大起底
全球车企高负债!丰田大众6万亿,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极狐新阿尔法S5 VS 埃安RT!15万预算两台绕不开的车!哪台更适合你?
智能辅助驾驶也应该有和人驾一样的责任认知!
吉利银河星耀8迎来正式上市,共推出7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2.58-16.58万元,限时价11.58-15.58万元。
11.58万到15.58万,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还有比它性价比更高的电混轿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