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EV车世界 1076浏览 2023-07-14 IP属地: 广东

如果你曾经关注过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就不难发现,不管是德系美系日系韩系,就连高端的BBA,无一例外都有着大幅度的优惠:比如优惠六万的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以及优惠超过十万的奥迪e-tron。那么为什么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价格集体大跳水?为什么那么大折扣下依然卖不过自主品牌呢?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合资品牌光环不再吃香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时间回到十年前,当年完全就是合资品牌的天下,相比欧美日韩车企动辄几十上百年的品牌历史,中国真正开始造家用车的时间不过短短十几二十年,巨大技术代差导致了车辆完善度相比起合资品牌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更像是台半成品;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质量可靠性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消费者情愿多花一倍的价格购买合资品牌。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但随着自主品牌最近十年的快速崛起,如今自主品牌无论是设计、质量可靠性还是行驶品质都在快速进步,如今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合资品牌。就算没有新能源这个契机,合资品牌的危机感或者几年后也将会来临,这点从合资与自主的燃油车之间价格差距越来越小就已经可以预见。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而更大的转折点还在于中国最近十年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实现了先发制人,加上中国的手机以及互联网企业对智能化的赋能,三电技术与智能化都对合资车企的新能源产品实现了全面化的颠覆,加上越来越出色的设计,谁还会愿意多掏更多钱买全方位实力更差的合资品牌呢?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人们对于品牌的认可度源自产品的实力,如今自主品牌不再会给人买不起合资才无奈选择的感觉。而高端的新能源用户大多是冲着更智能化的体验而来,相比起BBA的品牌光环,多一个屏幕可能对他们来说更加有吸引力。

优惠与官降的两难抉择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市面上成百上千的车型,消费者当然不可能每一款都去看,回顾一下大部分消费者的大概购车历程,首先就是要先确定自己基本需求:要轿车还是SUV、预算多少、有什么配置或动力的需求等等,然后到汽车网站或者APP初步筛选符合自己需求的车型。确定了一个购车名单,再逐一到店试驾对比,最终确定买哪一款车。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因为各地的优惠并不统一,大部分汽车网站显示的都是官方公布的指导价。问题来了——一款指导价20万的车,哪怕它优惠完不到15万,也不会进入预算15万的消费者的购车名单当中。没有进入购车名单,也就基本不存在成交的可能。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既然优惠难改卖不动的命运,那为什么不直接官降或者一开始就定一个低价呢?一方面是合资品牌对于整个新能源市场认知不够,总觉得自己产品定价没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怕低定价影响品牌定位。

写在最后

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之所以全线大溃败,根本原因是它们的产品思维以及策略还停留在多年以前,总觉得新能源不过只是驱动形式的转变而已,总觉得电车就应该卖得比油车更贵一些。殊不知新能源时代,消费者的购车理念已经与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要改变价格“打骨折”还无人问津的现状,除了需要思想的转变以外,还需要认清市场的现状,最起码不要在基础配置继续抠抠搜搜。

价格“打骨折”都无人问津 合资新能源为何如此边缘化?

最后,没有卖不出的车,只有不够到位的价格。如果你准备买新能源车,不妨把一些合资品牌也加入备选名单,说不定巨额优惠后能给到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EV车世界 4.9万粉丝    1496作品 关注 我们专注打造新能源汽车领域全媒体资讯平台!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