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新能源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新宠,传统车企如何应对?

新能源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新宠,传统车企如何应对?

车道笔迹 2270浏览 2023-07-18 IP属地: 广西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的最新数据,今年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了35.1%,较去年同期提升了7.8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零售量达到了308.6万辆,同比增长了37.3%,渗透率达到了32.4%。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目标,即2025年新能源车销售占比达到20%。

新能源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新宠,传统车企如何应对?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丰富、市场培育等方面的不断努力。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发挥了主导作用,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较高的份额,还在海外市场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插混)车型也成为了今年上半年的一大亮点,其销量增速远超纯电动车型,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

 

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插混车型有哪些优势和挑战?传统车企又如何应对新能源车的冲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新能源车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即高端和低端的产品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而中间价格区间的产品则较少受到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在产业链尚未成熟、成本较高、补贴逐步退坡的情况下,中间价格区间的产品难以形成对燃油车的替代优势,而消费者也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或者品牌影响力强的产品。

 

然而,在2023年上半年,这一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中汽协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中,1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同比呈现正增长。其中,35万~40万元价格区间车型销量增幅最大,10万元及以下车型销量同比呈下降趋势。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累计销量111.8万辆,同比增长81%。

新能源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新宠,传统车企如何应对?

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和多元化。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的实现,新能源车的成本逐步下降,价格更加亲民,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和接受度的提高,新能源车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不再局限于低端或者高端的产品,而是更加关注产品的性能、品质、设计和服务。

 

 插混车型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新能源车市场中,纯电动车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插混车型则相对较少受到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去,插混车型的技术成熟度较低,成本较高,同时也受到了政策补贴的限制。然而,在2023年上半年,插混车型的销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为了新能源车市场的新的增长点。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纯电动车累计销量达到了271.9万辆,同比增长31.9%,而插混车型销量达到了102.5万辆,同比增长91.1%。其中,6月插混车产销量分别为23.5万辆和23.2万辆,均创历史新高。目前,插混车型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27.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8.7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新宠,传统车企如何应对?

插混车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突出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插混车型可以有效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问题。由于插混车型可以在电池耗尽后切换到燃油驱动模式,因此可以大大延长续航里程,避免因为充电桩不足或者充电时间过长而造成的不便。同时,插混车型也可以利用回收制动能量等方式提高电池效率,降低油耗。

- 插混车型可以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插混车型也开始获得更多的支持。例如,在《关于完善促进汽车消费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将插混车型纳入节能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范围,并将执行期限延长至2025年底。此外,在一些地方政策中,也对插混车型给予了更多的便利,如免费停车、免费上牌等。

- 插混车型可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由于插混车型可以兼顾燃油和电动两种驱动方式,在动力、操控、舒适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同时,插混车型也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路况,如城市通勤、郊区旅行等。此外,插混车型也可以满足一些消费者对于传统汽油机声音和感觉的情感依赖。

- 插混车型可以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由于插混车型在技术上相对成熟,且不需要大容量电池组,因此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新能源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新宠,传统车企如何应对?

 

- 一些车企在插混车型上进行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布局,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例如,比亚迪推出了“超混”技术,将插混车型的起售价降到了10万元以内,实现了“油电同价”的策略,收获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而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自主品牌也在插混车型上有所突破,推出了多款性能优异、价格合理的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传统车企面临新能源车的挑战

 

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并不是所有的车企都能分享到这一红利。从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来看,一些传统的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市场份额的下滑。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今年6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了58.8%,而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0.9%,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7%。其中,大众品牌的ID系列占据了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近60%的市场,这意味着丰田、现代、福特、通用等其他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话语权较弱。极星、福特电马、日产ariya、本田e等新能源车型的销量也均不足千辆。

新能源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新宠,传统车企如何应对?

那么,传统车企为什么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表现不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不足。由于长期依赖于燃油机技术和市场优势,传统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上落后于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同时,在产品设计、智能化、个性化等方面也缺乏创新和突破,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期待和需求。

-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布局和市场策略不合理。由于受到燃油机业务的影响和制约,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往往采取保守和谨慎的态度,缺乏决心和勇气。一方面,在产品布局上,传统车企往往选择在已有的燃油机平台上进行改造或者复制,而不是开发专属于新能源汽车的平台和产品,导致产品力不强,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市场策略上,传统车企往往采取高价位、低销量、高利润的模式,而不是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和用户规模,导致市场影响力不足,难以形成品牌忠诚度和口碑效应。

新能源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新宠,传统车企如何应对?

-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服务网络和体系不完善。由于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在使用和维护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车企需要对其服务网络和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需求。然而,传统车企在这方面的投入和改进还不够,导致在销售、充电、维修、保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和障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使用体验。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尽管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机会和希望。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只要传统车企能够抓住机遇,加快转型,提升竞争力,就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不减,而是更加注重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在《关于完善促进汽车消费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充电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充电服务质量;同时,将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规范电池回收利用,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此外,在《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将支持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市场层面来看,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高,需求和偏好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根据《2023中国汽车置换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1~5月燃油车车主置换新能源车的比例已达到22%,而2020年仅为4%,三年间增长了近5倍。置换的新能源车型主要以纯电动车为主,占比达六成以上。这说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品牌抢夺其他品牌基盘用户的利器。

新能源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新宠,传统车企如何应对?

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同时也在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方向进行探索和尝试。例如,在电池领域,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实现了百公里单体电池成本低于1美元的目标,并且正在研发固态电池、锂空气电池等下一代技术;在智能化领域,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实现了L3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并且正在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物流等商业化应用;在共享化领域,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推出了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出行服务平台,并且正在探索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的智能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了新宠,传统车企面临了新能源车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车企应该如何应对呢?一方面,传统车企需要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和创新,提升产品力和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另一方面,传统车企也需要加强与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的合作和学习,借鉴他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功经验和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只有这样,传统车企才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车道笔迹 10.6万粉丝    945作品 关注 熟悉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热点话题,关注竞品动态,寻找创新点和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