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比亚迪CTB技术挑战双面侧柱碰试验,车身变形小,电池未燃未漏液

比亚迪CTB技术挑战双面侧柱碰试验,车身变形小,电池未燃未漏液

三个司机 1.1万浏览 2023-07-26 IP属地: 辽宁

近期,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为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选择了比亚迪海豹(参数|询价)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

该实验主要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测试新能源汽车叠加两次侧柱碰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以及电池安全性。

比亚迪CTB技术挑战双面侧柱碰试验,车身变形小,电池未燃未漏液

第一次侧柱碰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相比传统燃油车除了要考虑整车的结构和乘员保护安全性,还要考虑整车碰撞发生后的电安全,而侧面柱碰相比起正面碰撞,碰撞点更集中,碰撞面积更小,会对车辆产生强大的“切割力”,这对底部装了电池包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考验难度极大。

比亚迪CTB技术挑战双面侧柱碰试验,车身变形小,电池未燃未漏液

第二次侧柱碰

本次试验采用了双面侧柱碰的形式,在单次侧柱碰的基础上增加了试验难度,模拟更极端的连环撞击工况,对于新能源车型的考验难度很大。

比亚迪海豹CTB在本次双面侧柱碰挑战中,使用同一台车,在一次标准侧柱碰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侧面柱碰。第一次碰撞试验,比亚迪海豹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表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很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

另外,在乘员保护方面来看,在CTB优秀的结构安全基础和气囊缓冲保护下,整车中三个乘员保护指标也全部达到满分,最大化保护每一个用户的生命安全。

比亚迪CTB技术挑战双面侧柱碰试验,车身变形小,电池未燃未漏液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

在电池安全方面来看,两次碰撞后电池包仅在边框产生轻微变形,带电部分无损伤,电池包主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形,电池包没有出现漏液、起火,整体结构稳定,并且在碰撞瞬间,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立即执行高压断电保护策略,高压系统电压在碰撞后的820毫秒内,迅速下降至安全电压区间内,有效保证驾乘人员生命安全。

比亚迪CTB技术挑战双面侧柱碰试验,车身变形小,电池未燃未漏液


比亚迪海豹在测试中表现优秀,主要得益于特有的车身结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的车身纵梁缩小了前机舱与乘员舱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材料本身的强度优势,并为力的传递提供更顺畅的路径。全平底板设计,让海豹的白车身侧向传力结构更稳定、更连贯。

比亚迪CTB技术挑战双面侧柱碰试验,车身变形小,电池未燃未漏液


此外,在CTB技术加持下,刀片电池包与车身集成后,宽包电池作为刚性体结构件加强了车身环形结构,同时优化电池包边框结构设计,电池上盖、电芯和边框参与整车传力,进一步加固底盘结构,平衡整车重心,使整车强度大幅提高,安全性更加可靠。

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比亚迪海豹在TOP Safety双面侧柱碰试验中顺利通过了各项挑战,试验的成功结果也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安全和电池安全的疑问做了强有力的回答。

撰文:朱玉冬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三个司机 7.1万粉丝    4788作品 关注 三个司机,让买车更轻松。
推荐作者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新车短评 关注
汽车资讯、新车快讯,关于汽车的一切尽在于此!
暴走汽车 关注
全国首档汽车影视剧集
二师兄玩车 关注
以自媒体之名,助力汽车融入亿万寻常百姓家!
达车汇 关注
帮你看车、选车、买车、用车,一起寻找那些好看、好玩、有价值的
毒药进口汽车 关注
平行进口汽车小知识
爱车大家说 关注
分享用车相关知识,让你更懂你的车。
远闻观车 关注
纵览车市风云,点评车圈江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