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买车,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一定都会关注车辆的安全性能,毕竟这是个承载了自己与家人生命的交通工具。燃油车时代,车企往往会给车身用强度更高的材料,增加更多的车内安全气囊。而到了新能源车时代,由于增加了一个体积与重量都很大的电池组,比亚迪这样的领军型车企就开始推出一些结合电池组本身的新安全技术。
首先应用在比亚迪海豹上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是在“蜂窝”中找到的灵感,它结合刀片电池独有的长方体结构和超级强度,衍生出“类蜂窝铝”结构,通过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二为一形成完整体,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
在CTB技术加持下,刀片电池包与车身集成后,宽包电池作为刚性体结构件加强了车身环形结构,同时优化电池包边框结构设计,电池上盖、电芯和边框参与整车传力,进一步加固底盘结构,平衡整车重心,使整车强度大幅提高,安全性能明显提升。
同一辆比亚迪海豹连续两次侧柱碰撞测试
近日,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为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选择了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同一辆车,首先是主驾驶侧柱碰试验,然后是副驾驶后排侧柱碰试验,虽然碰撞后车身表面有一定损伤,但是将电池包更换到另外一辆车上之后,电池包完好无损,依然可以正常使用,顺利通过了挑战。
侧面柱碰相比起正面碰撞,碰撞点更集中,碰撞面积更小,会对车辆产生强大的“切割力”,这对底部装了电池包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考验难度极大。本次试验采用了双面侧柱碰的形式,在单次侧柱碰的基础上极大的增加了试验难度,模拟更极端的连环撞击工况,对于新能源车型的考验难上加难。
同一台车,在一次标准侧柱碰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侧面柱碰。第一次碰撞试验,比亚迪海豹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表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很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
相比传统车身结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的车身纵梁缩小了前机舱与乘员舱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材料本身的强度优势,并为力的传递提供更顺畅的路径。全平底板设计,让海豹的白车身侧向传力结构更稳定、更连贯。乘员保护方面,在CTB优秀的结构安全基础和气囊缓冲保护下,整车中三个乘员保护指标也全部达到满分,最大化保护每一个用户的生命安全。
电池安全部分,两次碰撞后电池包仅在边框产生轻微变形,带电部分无损伤,电池包主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形,电池包没有出现漏液、起火,整体结构稳定,并且在碰撞瞬间,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立即执行高压断电保护策略,高压系统电压在碰撞后的820毫秒内,迅速下降至安全电压区间内,有效保证驾乘人员生命安全。
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安全对于驾驶员和乘客来说也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东西,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新能源车时代,车辆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安全挑战,比亚迪的CTB电池车身一体技术给出了一个很棒的答案,足以让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能有更多的安心感了。
设计师开窍了?博越新皮肤年轻十岁,老车主看完想换车?
“无形的手”失去作用之时,“有形的手”便托举起了行业。
续航最长659km还有激光雷达 零跑B01售价8.98万起
2025年7月21日,比亚迪在深汕工厂举行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比亚迪达成全新里程碑,超级四电旗舰轿车仰望U7作为下线车型亮相。
【E汽车】广汽集团:大象转身的魄力
视觉系智驾比激光雷达更先进吗?对比激光雷达有什么优势?
驾控全维跃升!腾势N9驾控OTA五大功能重磅升级
【E汽车】吉利博越PRO实车曝光
2025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力压特斯拉,在世界多国领跑!
海狮06 EV和DM-i展车到店,来看看产品实力
【E汽车】五菱之光EV305km进取型正式上市
奇瑞iCAR-V23出了无损复古套件,装上真的会是另一种更精致更复古的感觉,这台i车真的很适合玩,怎么玩怎么有型,玩起来还真不算破费!
13.98万中型新能源SUV!电动车再压燃油车一头!
宝马跨界风电领域!联手大唐集团成立行业首家绿电合资公司
比亚迪足球投资不止步:从王霜、孙继海、泰国足协,到国际米兰俱乐部
“智驾”事故到底谁负责?公安部定调了!
售价13.98万起 比亚迪海狮06正式上市
高能超享SUV,比亚迪海狮06正式上市 售价13.98万-16.38万
2025年7月21日,随着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深汕工厂下线,比亚迪正式成为全球首个达成“1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
最高规格会议和几场高级会议,给新能源汽车发展套上“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