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这个工业强国决定成为世界级汽车强国,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时,纯电动汽车成为了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在碳中和、双积分、各地牌照和限制措施来看,都是电动车更占据上风。
鲜少有车企能意识到纯电并非新能源汽车的唯一路线,插混和燃油车的节能减排也可以做的很出色。上汽大众则是同时发展燃油车+插混+纯电的车企之一。
油电同价实现:上汽大众在混动车型上开启燃油革命
先说插混。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燃油和电动交接时代,成为消费者过渡的新桥梁,上半年增程、插混的市场份额不断增长,也证实了消费者对于这种燃油“新代餐”的认可。上汽大众在此领域早有盘算,在主力车型中,就打造了帕萨特PHEV以及途观L PHEV两款插混产品。
以帕萨特PHEV为例,其使用了永磁同步电机+1.4T涡轮增压发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WLTC综合工况油耗仅2.23L,这一数据要比同级别传统燃油车产品7L的百公里油耗降幅超过60%。这也是意味着帕萨特PHEV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燃油车低60%。
任何一种产品如果要做到普及,最核心往往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用户的可承受力,也就是价格,插混同样如此。客观的说,插混车型并不是市场新物种,只不过以前的插混车型售价比纯电车型还贵,导致很多用户在价格上还在观望不前。
上汽大众的做法是“油电同价”,帕萨特PHEV以及途观L PHEV与燃油版车型价格基本一致。再加上帕萨特上市20多年来收获330万车主的青睐,途观L PHEV在2021年CACSI用户满意度测评中获得插电混动SUV市场第一,强劲的口碑决定了上汽大众插混市场的竞争力。
持续完善纯电矩阵:ID.家族荣获合资纯电车销冠
再说纯电。在电动化领域,上汽大众实际上是一位低调的奔跑者。早在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还在起步阶段,市场渗透率卡在1%,主流车企对于是否需要针对新能源赛道进行前瞻性布局,处在犹豫不决状态。
上汽大众先人一步,开始研发纯电动汽车专用的MEB平台,并在上海安亭投产170亿元建成的国内生产效率最高、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专属工厂MEB工厂,这座工厂还采用了大众集团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技术,及28项节能环保措施,能够实现单车二氧化碳排放减少60%。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座工厂承担了上汽大众ID.3、ID.4 X、ID.6 X及奥迪Q5 e-tron生产任务。
超前的布局也会上汽大众带来了回报。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大众ID.家族累计销量为28,100辆,在合资品牌首位。
而自上汽大众ID.纯电系列推出以来,其累计销量已超过13万辆,13万辆“零排放”产品,成为上汽大众落实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的勋章。
绿色不仅限于电动车:燃油车同样应该注重环境保护
最后是燃油车。在过去一段时间,汽车领域的节能低碳仅局限在电动汽车汽车领域。燃油车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埃隆马斯克更是将燃油车称为上古时代的蒸汽机。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目前只有30%,燃油车的销量占据70%。在如此大的基盘下,做好燃油车的节能减碳也很重要。
特别是在多数车企放弃开发高热效率发动机的背景下,上汽大众依旧在持续地升级内燃机的热效率,不断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上汽大众全新的“黄金动力”,上汽大众在1.5T EVO2发动机上应用了米勒循环、全新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350bar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让其油耗下降8.6%,最大功率提升7.3%,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6.7g/km。
新朗逸在使用1.5T EVO II发动机后,油耗只有5.4L(WLTC)。这是什么概念呢?一升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254公斤,5.4L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2.17公斤。一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公斤。
一辆紧凑级电动车在不考虑高速掉电,不考虑实际续航折损,不考虑冬季续航打折的情况下,电耗按照百公里14度电来看,百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4公斤,远大于燃油车。
造成该问题的本质是,发电厂的煤炭热能利用率一般只有35%-38%。汽车发动机在逐渐强化热效率之后,热效率已经达到了40%以上,足以媲美发电厂。
汽车行业践行“双碳行动”,不独在纯电领域,插电式混动领域和燃油车领域绝不可忽视。上汽大众并没剑走偏锋,而是在三条路线上齐头并进,承担了其应该承担的节能减排社会责任。
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选择燃油版朗逸、插电混动版帕萨特,抑或是ID.家族,都能践行节能减排。
只看产品力,聊聊理想i8值不值得买?
能源的竞争,水的竞争,其实都是战争。看看前面那些足以致死的阴招,就能看到美国和西方的本质,在它们的哲学体系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也不必客气,在这场长跑中,我们将是唯一的赢家。
这实实在在的结果,正是奥迪Q6L e-tron电池安全性的有力证明。
聚央企之势,长安启源底气拉满,稳了!
【E汽车】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上市,12.99万元起
【E汽车】2026款大众途岳新锐上市
探店极狐新阿尔法S5 充的快+凉的快,置换最低不到10万
【E汽车】3000万背后的答案:上汽通用五菱凭什么逆天改命?
新央企成立,长安汽车集团要迈进全球前十,2030年目标能实现吗?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当手机巨头跨界造车,小米仅用短短三年便取得成功,完成了竞争对手苹果公司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当小米被美国制裁后,雷军转身杀入汽车圈,面对像是格力、高合等在造车领域的惨痛经历时,唯独小米汽车却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品牌。
20万内想买一台能兼顾多人出行,实用性、智能化、享受度和驾驶质感都要够高的中大型新能源SUV,似乎没有太多选择,哪款车才能满足大家既要又要的需求?感觉目前最合适就是这台2026款的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了
比亚迪事件:如何在网络风波中保持理性与坚守?
岚图汽车7月的销量表现,是其产品力、品牌力、战略定力和用户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军工品质到全球布局,长安启源用户30万销量印证信赖根基。
月薪5000块,能不能养得起小米YU7?
深蓝汽车发布未来新布局!未来将推30款全新车,将改变新能源市场
场地试驾海狮06 DM-i和EV,能赛道劈弯也能安全智驾
自动驾驶规模落地&L2安全拷问:智能驾驶的冰与火之歌!
一场武汉发布会,四大战略支柱,东风奕派用56年造车底蕴给新能源赛道投下一枚“技术核弹”。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出席活动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