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增程,并不是车企的“良药”

增程,并不是车企的“良药”

汽车通讯社 1080浏览 2023-08-21 IP属地: 上海

“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新能源!”

“新能源车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纯电!”

以上这段对话,相信是很多人的共识。

在汽车进行动力革新的当下,自主、日系、韩系、美系、德系……几乎每一个车企都走上了革新之路,高喊在未来几年实现全面电动化、停产燃油车型的车企更是不在少数。

仿佛在这场动力变革之中,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地将一句话奉为圭臬,那就是“纯电=未来”。

但从市场表现来看,纯电动车的增速却正在放缓,与之相反的,增程车型的销量增速却实现了车市中的最强增长。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开始选择投入增程车型的怀抱,如理想、零跑、哪吒、AITO问界、吉利、岚图……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都知道纯电动汽车是未来,但是在当下增程车却正成为市场新宠。但在仔细分析过后,你就会发现,增程车并不是车企的一剂良药。

落后的技术,领先的增速

长期以来,增程车都被认为是落后的技术。

长城汽车CGO李瑞峰、大众中国CEO冯思翰都曾公开表示过此观点,也让“落后”的标签一直伴随着增程车,甚至在行业内引发了无数波“增程VS插混”“增程VS纯电”的嘴炮大战。

但无论增程车是否落后,起码在销量上,增程车完成了逆袭。

要知道,在新能源市场中,纯电动汽车一直都贡献销量的主力,而插混车、增程车长期以来都是市场上的“边缘角色”,但是在仔细分析过市场销量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纯电动汽车,好像没有那么受欢迎了。

举个例子:

2021年,我国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为291.6万辆,同比增长161.5%,增速完全可以用势不可挡来形容。但到了2022年,纯电动汽车虽然达成了536.5万辆的销量成绩,但增速却开始放缓,仅同比增长了80%。而到了2023年,这种现象再次被不断放大。

2023年1-7月,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达251.1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仅仅增加了19.1%。

增程,并不是车企的“良药”

从2021年的销量同比增长161.5%到2022年的80%,再到今年的19.1%,纯电动汽车的增长已经露出了疲态。

那么,这部分本该属于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到底被谁抢走了?

答案就是插混车和增程车。

乘联会数据显示,仅在2023年7月,插混车和增程车的销量达到了22万辆,同比增长77%,而增程车更是实现了最大爆发,7月份的销量高达5.5万辆,同比增长173%,环比增长4%,实是未来可期的“潜力股”。

增程,并不是车企的“良药”

在7月的新势力销量榜的前五名中,就有3家车企有增程车的布局,分别是始终坚持增程的理想汽车、年初发布“纯电+增程”双战略的零跑汽车,以及行业黑马深蓝汽车。

其中理想汽车的销量一马当先,达34134万辆,L7、L8销量双双过万,L9也在接近1万辆销量的边缘徘徊;

增程,并不是车企的“良药”

再看零跑汽车,自从年初发布了“增程+纯电”双战略布局之后,销量更是突飞猛进,在7月份更是达成了14335辆的销售新高,增程车型功不可没;

再看深蓝汽车,自6月30日深蓝S7开启交付,到8月4日晚间,仅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深蓝S7就达到了10239辆的交付成绩,深蓝汽车也将该车称为“成为上市到交付破万最快的新能源车型”。

在此情境下,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投入增程车的怀抱,有机构分析,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增程车的市场会愈加庞大。可见已经成了车企增加销量的“香饽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增程,并不是车企的“良药”

事实上,车企选择增程,无论是从车企自身,还是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都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从车企本身来看,增程车拥有多方面优势。首先,市面上大多数车企在新能源领域都选择了纯电动汽车赛道,这就导致纯电赛道的竞争十分激烈,而相对于浩如烟海的纯电动汽车,增程车产品少之又少,可谓是一片蓝海,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

其次,在电池价格高企的当下,增程车并不需要大电池包,而是采用“小电池包+增程器”的组合,具备成本优势。此前,有人将蔚来ES6 100kWh版和理想L7进行对比,发现蔚来ES6 100kWh版的成本要比理想L7高出数万元。

最后,与插混车相比,增程车的结构也更加简单,仅仅是在电车结构上加装了一台增程器。而插混车型结构相对复杂,研发成本也更高,并且由于结构复杂,配备的电池体积与电机功率也更小。因此通常来说,增程车的纯电续航里程要比插混车型更长。

增程,并不是车企的“良药”

从消费者方面来看,增程车的火爆也存在一定道理。

首先,增程车由于配备了增程器,所以并不存在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在长途出行时,也避免了排队充电的困扰。

其次,与插混车型相比,由于增程车的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只负责发电,所以依然能体验到电驱带来的驾驶体验。

最后,前文提到过增程车成本较低,这就意味车企可以更多让利给消费者,要么体现在价格上,要么体现在配置上,这也是增程车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从车企自身出发,增程车市场竞争压力小、研发简单、成本更低,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增程车也没有续航焦虑、驾驶体验好、性价比具有优势。由此可见,车企布局增程,确实是双赢的结果。

增程,并不是车企的“良药”

那么有了增程车,就真的能迅速提升车企的销量吗?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你就大错特错。

在哲学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叫“透过现象看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把对现象的认识称为感性认识。而本质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是事物根本的固有属性,只有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才能理性地看到事物本质。这套理论放在增程车的爆火上也同样适用。

理想L系列、零跑C11增程版、深蓝S7等增程车的火爆就是现象,但别忘了并不是所有的增程车都能卖得好,仍有许多车型常年坐在冷板凳上,难以焕发第二春。

那么这件事本质究竟是什么?

理想汽车卖得好是因为在产品定位上完美击中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定位家庭出行的“奶爸车”,把冰箱、彩电、大沙发统统搬到车上,并且堆料十足;

零跑C11增程更是将价格卷到了新高度,首次将中型增程SUV压到了15万元以下,并且空间和配置上,在这个价位的车型中也做到了第一梯队;

而深蓝S7增程版的价格同样极具性价比,普通车型的价格同样压缩到了15万元以下,高配版也不过16.99万元,并且搭载了超级增程技术,电驱总成热效率极高,CLTC工况下1升油可发3.3度电,即使馈电状态,依然有低至4.95L/100km的油耗表现,而在配置上同样也不遑多让。

增程,并不是车企的“良药”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车型卖得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增程,而是因为产品力,这才是以上增程车爆火的本质。

如果产品没有竞争力,即使改换增程赛道,也难以挽救销量的颓势,甚至还有可能会因为盲目入局,反而错失纯电赛道的推进,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增程、插混也好,纯电也罢,只有产品才是解决销量困扰的最佳解法,而妄想通过改换赛道走捷径的方式,显然不是一剂“良药”。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汽车通讯社 1.8万粉丝    4416作品 关注 汽车资讯领域的彭博社,提供权威的全球汽车资讯及案例分享。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