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从0到1的新生品牌
领克是一个年轻的品牌,整个品牌的简历还非常浅短。
2016年10月发布品牌(Lynk&Co)
↓
2017年4月公布中文命名(领克)
↓
2017年11月首款车型领克01上市
↓
2018年6月第二款车型领克02上市
↓
2018年9月第三款车型领克03上市
↓
2019年8月领克03+上市
以上短短6句话,就已经包含了领克这3年来的所有重要动作,地点从荷兰阿姆斯特丹,跨至日本富士山,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这三年间很短,是领克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这三年也很长,因为三年间领克已经拥有三大车系、七种车型。可以说领克品牌很年轻,但是发展的步伐却很沉稳。当然了,这些是以宏观的视觉来看待领克对于市场的影响。
从“不解”到“相熟”间的过程
而当以个人的身份来初次了解这个品牌,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先从“不解”、“轻蔑”的态度开始。诚然,当时大众普遍对于自主品牌冲击高端抱消极态度。毕竟曾经出身显赫,被寄予厚望的观致,都铩羽而归。你一个突然无中生有的品牌,先不说可能“概念林志玲,量产罗玉凤”,就靠着这种“双下巴的保时捷前脸”的设计,就想坐到这个“消费升级”的上风口?还不如隔壁设计更符合大众审美的魏派呢。
后续当无限接近概念车原型的量产版01出来后,我们刚好把同样冲击高端的魏派VV7拉到了一起。这次也是我初次不在键盘上评论两个品牌车型,而是实地真刀真枪的试驾。谁知道这一试驾,彻底扭转了我对两个品牌的看法。
形象地比喻,魏派仿佛是旧地主时代,农奴翻身做主人,在经济条件更好的情况下,开始更加注重外在(内饰、外观、品牌),但是内涵(机械素质)依旧是熟悉的味道。反观领克,你可以说它长得稀奇古怪,但你不能否认它身上从内到外有股“洋墨水”的味道,而这股“洋墨水”正好是大部分自主品牌所缺乏、所追求的东西。跟魏派相比,领克就仿佛一个游学归来的贯通中西的好学生。
这里的“洋墨水”并不是贬义和崇洋媚外的意思,毕竟从汽车工业发展这一点,我们的起步的确晚,国外汽车品牌的各种特性,一直是受国人所追捧、热衷的。
而恰好,领克01除了相对非主流的外观,其他的特性都是国人所喜爱的。这个特性已经贯串到领克的整个车系里面。从产品力体验上来说,领克这次的冲击高端是成功的。
如果吉利没有收购沃尔沃,领克还会是领克吗?
时间回拨到2008年,当时吉利收购沃尔沃这在车圈算是一件大事,因为无论对于吉利自己,还是对于整个中国汽车行业,这都称得上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这件事也同样为领克的诞生埋下了伏笔。当时吉利的确是收购了沃尔沃100%的股权,但据悉这个股权只代表了“股权收益的100%权益”。
特别像技术知识产权等重要核心部分,沃尔沃还是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里。简单地说,就是吉利成为了沃尔沃最大的投资人,给与资金与支持,但沃尔沃还是在自顾自地玩耍。吉利只有参与权,并没有干预权。
(CMA架构)
当然亏本买卖肯定是不存在,毕竟沃尔沃也不能做个一个只吃不产出的公子哥儿。吉利作为最大金主给沃尔沃提供资金与资源,而在这个经营过程中,沃尔沃也在一直反哺给吉利人才、技术。与其说是吉利与沃尔沃是归属关系,倒不如说他们是合作伙伴。试想下若果吉利当时收购完毕,直接套用沃尔沃的技术,旗下的吉利车型就一定会大受追捧?这样操作,不会造成沃尔沃车型本身价值直接“跳水”?这对于吉利和沃尔沃都不是最佳做法。
(BMA架构)
所以说两个品牌之间需要一个过渡点,这个过渡点就是领克存在的意义。这个过渡点也促使了CMA基础模块架构的诞生。这个吉利投入数百亿元与沃尔沃共同研发的平台,是领克车型能拥有“高质”的基础,并且在研发CMA架构的过程中,也为吉利自行研发BMA架构提供了经验。
领克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品牌的上升
观致的前车之鉴,的确让很多自主品牌望而却步。记得在魏派和领克刚出现的时候,许多厂家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认为魏派和领克能否成功,变相决定了其他厂家会否投入到高端品牌的建设中来。3年过去了,我们可以见到诸如蔚来、小鹏等高端新势力的出现,也看到了星途、新宝骏等传统车企新生势力的初出茅庐。可以说整个大环境下,自主品牌开始对自己更有信心,国内消费者也逐渐改变观念,越发接受自主品牌。
记得网友经常说“不要看车评人吹什么车,要看他们自己买什么车。”这句话虽然很扭曲,但也存在政治正确。毕竟对于“万车丛中过,片叶不黏身”的媒体人来说,能让他们购买并认可的自主品牌,的确屈指可数。而恰好,在媒体圈里面,领克车主还真不少(我算一个,大家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写一篇提车至今的体验)。
自主品牌需要更多“领克”
如果以销量来说,目前领克的表现并不算好。但以影响力来论英雄,领克WTCR的夺冠、概念车的纽北圈速、甚至是量产车03+的上市,这些一系列的营销及影响,目前没有一个自主品牌能赶上。
自主高端品牌这颗树,的确还处于非常孱弱的幼苗状态。即使领克已经是树干上活力四射的一片叶,但要想壮大树干,盘根大地,只有一个领克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领克”,中国品牌需要更多的“领克”。
好家伙,各品牌汽车的车主们终于有个好消息了,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其全品牌车型正式上线手车互联功能,会把目前市面上所有的主流手机品牌全部打通兼容,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荣耀、realme、一加和iQOO等等,另外还有个好消息,比亚迪的手车互联功能还支持三大互联生态:......
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单月 38.3 万辆的集团销量,把第二名甩开近 3 万辆;上半年更是冲过 214 万辆,成了唯一破 200 万的玩家,旗下王朝和海洋系列加起来快摸到 200 万门槛了。
核心动力新时代,统一“下一代”高标准冷却液引领行业新征程
比亚迪这波手车互联是真解决问题了,不管你用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上车就能连,不用再担心手机和车机 “不搭”。
阿维塔06霸榜6月20万+新能源销量榜单,7月依旧是优选
小米汽车充电桩选购安装全攻略
7 月 9 日,比亚迪官宣将启动 “天神之眼” 史上最大规模智驾 OTA 升级,此次升级覆盖旗下四大品牌,涉及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的十余项功能。更引人注目的是,比亚迪郑重承诺,为所有搭载 “天神之眼” 系统车辆的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而秦 L 作为本次 OTA 升级......
等不起小米YU7?这款纯电SUV配置碾压,现车直接提,3大优势太香了
7月10日,英国古德伍德庄园,全球汽车文化的圣殿迎来了一位东方新贵——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携全球首款超级混动性能硬派SUV豹5,以一场震撼的爬山赛首秀,正式叩开世界顶级汽车盛会的大门。这场跨越山海的技术对话,不仅是中国新能源越野车首次站上“全球最伟大汽车运动盛典”的舞台,更......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超级跑车舞台上,Vector Avtech WX-3犹如一颗璀璨却短暂的明星。这款由Vector汽车公司于1992年推出的原型车,承载着创始人杰拉德·韦格特将美国超跑梦想推向极致的雄心壮志,却最终成为了一个永远无法量产的传奇。
德科康载誉前行,引领家居板材新潮流
统一润滑油:蔚蓝守护,重塑海洋生机!
左手保时捷、右手华为,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浓浓的“含华量”成色几何?答案立即揭晓。
福特烈马新能源不是方盒子的模仿者,而是这一品类的创始者亲自下场正名。
作为一款集PPE豪华纯电平台、定制化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及中国专属座舱于一体的豪华智能电动旗舰SUV,奥迪Q6L e-tron不仅被视作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方面的里程碑之作,更是对于豪华电动3.0时代的更优解。它身上到底汇聚了哪些至关重要的硬核科技?让我们通过场地试驾来深入了解一......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刷新。无论在集团销量TOP10还是品牌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表现都很优秀,占据半边江山之多。比亚迪表现亮眼,不仅以38.3万辆的集团销量蝉联榜首,其单一品牌销量更以34.3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市场,领先优势显著。
在法国汽车工业史上,有一个鲜为人知但极具传奇色彩的品牌——Venturi。而其中最为独特的车型之一,便是专为意大利市场开发的Venturi 111 Cup。这款中置引擎跑车不仅体现了法国工程师的创新精神,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汽车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产品设计
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油耗控制技术的进化始终是行业前行的核心动力。从早期机械优化到新能源技术爆发,每一次突破都推动着汽车能耗降低。透过 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既能回望百年技术变迁,更能见证比亚迪 DM 技术如何改写行业标准。
从“第一车”到“新标杆”,跟着红旗汽车感受新国潮。#红旗开启长春包场模式、#在长春看最全红旗老爷车#孙颖莎喊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