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科技就是烧点什么,这几乎是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真理”。但依托内燃机为核心技术的汽车产业,似乎已经走到了新能源的十字路口。而合成燃料一直被认为是为燃油车续命的最有效救命稻草。此前有关合成燃料落地的核心问题主要在兼容性。也就是说,对现存不同发动机的兼容性,以及合成配方本身的兼容性。保持内燃机结构不变,依旧是燃烧燃料。无论是普通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和体验,还是高阶玩家对声浪的追求,似乎都可以满足。那么合成燃料真的可以落地吗?更重要的是,合成燃料可以在新能源的大浪下拯救燃油车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合成燃料落地商业化,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最近,横跨欧美的Stellantis集团表示,该公司自2014年以来在欧洲生产销售的车型中,有24种内燃机无须改装即可使用合成燃料。而给予Stellantis集团如此信心的,是来自与沙特石油巨头阿美石油公司合作进行的测试。更有意思的是,后者即F1赛事的主要赞助商。也是F1在2026年规则大改背景下,为赛事提供100%可持续燃料的供应方。而F1对于民用车的影响不言而喻,诸多最终普及的功能都是源自这项赛事,比如现阶段在新能源车上普及应用的动能回收系统。
而在合成燃料这块,F1的2026新规细则,与Stellantis集团的表述类似。总结下来就是不能对现阶段的机械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进而直接适应新的燃料结构。对于前者而言,就是继续坚持现阶段的1.6T V6混动结构。然后在发动机之外,进一步优化动能回收系统,以及匹配功率更大的电动机等等。至于合成燃料本身,目前来看很可能是一种氢基混合燃料,并涉及碳捕捉技术的应用,使其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碳中和目标。
为啥要从Stellantis集团聊到F1呢?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便是都是欧美车企本身,或以欧美车企、资方主导话语权的游戏规则。这点从上赛季休赛期的F1门票争夺战就可以看出端倪。由于合成燃料的突破,包括奥迪、保时捷等老牌欧洲车企,都对2026赛季的F1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在2009年,奥迪就已经明确开始有关合成燃料的研发,保时捷更是相关研发中最为积极的一员。甚至刚刚在F1抽身走人的本田,也将在2026年回归赛事引擎供应商身份。氛围酝酿到这里,有关合成燃料的最终落地,已经是箭在弦上。
只不过在顶级赛事中,合成燃料预计在2026年可以看见身影,那么对于广大民用车而言呢?从目前的时间节点来看,在民用车范围内铺开恐怕要落脚到2030年左右。至于真正在一定范围内普及,估计要到2035年左右。首先从经验来看,赛事用技术落地民用车,本就需要一定的完善,也就存在滞后。动能回收系统的“下放”便是如此,并且技术应用最开始还存在“弯路”(单辟一个变速箱结构进行机械式动能回收),这些不利于民用车推广的部分,都会进行再优化。其次,从新能源发展趋势来说,时至2035年,就已经来到欧盟的燃油车“大限”。所有有关技术普及的问题,届时都应该基本尘埃落定了。最后再考虑到禁售燃油车时间节点之前销售的车型寿命,以及合成燃料在非欧盟,且有需求地区的推广蔓延。如Stellantis集团所言,2050年之前,内燃机汽车可能会一直行驶在道路上。
既然合成燃料从技术到市场需求都没问题,那是否意味着燃油车将以另一种形式成功续命,或者至少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与新能源车分庭抗礼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绝大多数致力于合成燃料推广的车企,针对的都是存量市场。至于增量,不出意外地,都留给了新能源车。还是以Stellantis集团为例,其对于合成燃料的研发成果,“止步”于过去10年在欧洲销售车型的主流内燃机兼容性。而Stellantis还不忘强调,在2030年时,该公司在欧洲销售的所有新车将全部是纯电动车型。尽管欧盟现阶段已经为合成燃料汽车在2035年“禁令”上开了口子。
与Stellantis集团类似,包括大众集团(含奥迪)、奔驰、通用、福特等欧美主流车企,都已经明确发布了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即便是宝马、丰田等车企“做人留一线”,也至少明确了会在包括欧盟在内的部分地区停售燃油车。远期一点的代表,比如本田汽车,甚至明确在2040年停售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新型汽油车”。总之,合成燃料的发展进程并不影响众多传统车企大佬们,在2030-2040年这个时间区间内,叫停自身有关燃油车的市场动作。
既然在与合成燃料推广相重叠的时间段几乎同步禁售燃油车,那也就意味着在更早的时间里,传统车企就会叫停有关内燃机的研发工作。事实上,现阶段包括大众集团、日产、沃尔沃等车企都已经明确不再开发全新的内燃机。供应商方面,采埃孚自2021年就停止了有关燃油车传动系统与零件的研发。而大陆集团也表示将在2030年之前叫停开发汽/柴油机等内燃发动机。以上还只是明确发言的车企和供应商,此外诸如奔驰、博世等大佬,也曾在这个问题上多次发表过内容暧昧的言论。
简单来说,推广合成燃料,与宣判燃油车“死刑”,并不矛盾。车企们越是强调合成燃料无缝连接的兼容性,燃油车反而死得更快。既然我不用发力,就可以让存量燃油车成功过渡,那还研究它干嘛呢?有限的预算,当然得烧在新能源车的研发上。至于合成燃料帮助燃油车续命的话题,本就局限在欧洲车市,最多把未来的北美车市捎上(就这还说不准)。毕竟中国车市的电气化水平,已经不需要合成燃料来救场。隔壁日本车市,靠HEV过渡已经足够。再往后的拉美、东南亚,甚至非洲市场。与其聊合成燃料,恐怕还不如继续聊汽油车靠谱。
东方时尚国际艺术周亮相2025大阪世博会
开岚图FREE+体验直接拉满!华为乾崑泊车代驾VPD开启智能泊车新篇章
当地时间7月1日,行摄漫记《用镜头讲车》从巴西获悉,比亚迪在其巴西工厂举行了首车下线仪式,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同时,巴西总统卢拉接受采访时提到,比亚迪将推动巴西汽车工业革命。具体又是什么情况呢?那就一起来看看本期视频吧。
近日,汽车门网发布了2025年6月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
2025重磅科普:快 三快速回本精准导师→am 68 ·c c- 师Q→5902-869-导 ←【快3全面计划规律技巧】【精准计划】【全网第一】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
又一“造车新势力”诞生!首车为高端新能源SUV,存活率有几何?
中国智造闪耀巴西,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小鹏G7重新定义20万级智能SUV的标杆
TÜV南德向华霆动力颁发ISO 26262 ASIL D及ISO/SAE 21434双认证,赋能供应链韧性建设
福州人速看!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福州华夏汽车城国贸盛大启幕
7月4日,重庆本土车企长安启源与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在重庆市温德姆酒店正式签约,长安启源成为俱乐部首席合作伙伴及比赛服胸前广告赞助商。
首席合作伙伴!长安启源与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正式携手
宁可“抛家舍业”也不离职,丰田员工的忠诚度,让国产车企汗颜了
6月,极氪品牌销量为16,702辆,同比下降16.9%;2025年上半年,极氪累计销量达90,740辆,同比增长3.26%,但较2024年增速显著暴跌(2024年增速为106.1%)。
今天,再来跟大家重点聊一聊近期还在走主升浪的超级题材——固态电池。
油电双杀!上汽大众逆袭2025车市的三板斧
阿布扎比庆贺其在电影中的“主角”地位
李稻葵教授建议政府对闲置产线补贴1亿元,助力小米汽车扩产
车用虚拟化技术:域控融合的必经之路
DEKRA德凯获得国际关键通信协会(TCCA)认可,成为全新TETRA认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