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科技就是烧点什么,这几乎是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真理”。但依托内燃机为核心技术的汽车产业,似乎已经走到了新能源的十字路口。而合成燃料一直被认为是为燃油车续命的最有效救命稻草。此前有关合成燃料落地的核心问题主要在兼容性。也就是说,对现存不同发动机的兼容性,以及合成配方本身的兼容性。保持内燃机结构不变,依旧是燃烧燃料。无论是普通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和体验,还是高阶玩家对声浪的追求,似乎都可以满足。那么合成燃料真的可以落地吗?更重要的是,合成燃料可以在新能源的大浪下拯救燃油车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合成燃料落地商业化,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最近,横跨欧美的Stellantis集团表示,该公司自2014年以来在欧洲生产销售的车型中,有24种内燃机无须改装即可使用合成燃料。而给予Stellantis集团如此信心的,是来自与沙特石油巨头阿美石油公司合作进行的测试。更有意思的是,后者即F1赛事的主要赞助商。也是F1在2026年规则大改背景下,为赛事提供100%可持续燃料的供应方。而F1对于民用车的影响不言而喻,诸多最终普及的功能都是源自这项赛事,比如现阶段在新能源车上普及应用的动能回收系统。
而在合成燃料这块,F1的2026新规细则,与Stellantis集团的表述类似。总结下来就是不能对现阶段的机械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进而直接适应新的燃料结构。对于前者而言,就是继续坚持现阶段的1.6T V6混动结构。然后在发动机之外,进一步优化动能回收系统,以及匹配功率更大的电动机等等。至于合成燃料本身,目前来看很可能是一种氢基混合燃料,并涉及碳捕捉技术的应用,使其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碳中和目标。
为啥要从Stellantis集团聊到F1呢?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便是都是欧美车企本身,或以欧美车企、资方主导话语权的游戏规则。这点从上赛季休赛期的F1门票争夺战就可以看出端倪。由于合成燃料的突破,包括奥迪、保时捷等老牌欧洲车企,都对2026赛季的F1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在2009年,奥迪就已经明确开始有关合成燃料的研发,保时捷更是相关研发中最为积极的一员。甚至刚刚在F1抽身走人的本田,也将在2026年回归赛事引擎供应商身份。氛围酝酿到这里,有关合成燃料的最终落地,已经是箭在弦上。
只不过在顶级赛事中,合成燃料预计在2026年可以看见身影,那么对于广大民用车而言呢?从目前的时间节点来看,在民用车范围内铺开恐怕要落脚到2030年左右。至于真正在一定范围内普及,估计要到2035年左右。首先从经验来看,赛事用技术落地民用车,本就需要一定的完善,也就存在滞后。动能回收系统的“下放”便是如此,并且技术应用最开始还存在“弯路”(单辟一个变速箱结构进行机械式动能回收),这些不利于民用车推广的部分,都会进行再优化。其次,从新能源发展趋势来说,时至2035年,就已经来到欧盟的燃油车“大限”。所有有关技术普及的问题,届时都应该基本尘埃落定了。最后再考虑到禁售燃油车时间节点之前销售的车型寿命,以及合成燃料在非欧盟,且有需求地区的推广蔓延。如Stellantis集团所言,2050年之前,内燃机汽车可能会一直行驶在道路上。
既然合成燃料从技术到市场需求都没问题,那是否意味着燃油车将以另一种形式成功续命,或者至少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与新能源车分庭抗礼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绝大多数致力于合成燃料推广的车企,针对的都是存量市场。至于增量,不出意外地,都留给了新能源车。还是以Stellantis集团为例,其对于合成燃料的研发成果,“止步”于过去10年在欧洲销售车型的主流内燃机兼容性。而Stellantis还不忘强调,在2030年时,该公司在欧洲销售的所有新车将全部是纯电动车型。尽管欧盟现阶段已经为合成燃料汽车在2035年“禁令”上开了口子。
与Stellantis集团类似,包括大众集团(含奥迪)、奔驰、通用、福特等欧美主流车企,都已经明确发布了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即便是宝马、丰田等车企“做人留一线”,也至少明确了会在包括欧盟在内的部分地区停售燃油车。远期一点的代表,比如本田汽车,甚至明确在2040年停售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新型汽油车”。总之,合成燃料的发展进程并不影响众多传统车企大佬们,在2030-2040年这个时间区间内,叫停自身有关燃油车的市场动作。
既然在与合成燃料推广相重叠的时间段几乎同步禁售燃油车,那也就意味着在更早的时间里,传统车企就会叫停有关内燃机的研发工作。事实上,现阶段包括大众集团、日产、沃尔沃等车企都已经明确不再开发全新的内燃机。供应商方面,采埃孚自2021年就停止了有关燃油车传动系统与零件的研发。而大陆集团也表示将在2030年之前叫停开发汽/柴油机等内燃发动机。以上还只是明确发言的车企和供应商,此外诸如奔驰、博世等大佬,也曾在这个问题上多次发表过内容暧昧的言论。
简单来说,推广合成燃料,与宣判燃油车“死刑”,并不矛盾。车企们越是强调合成燃料无缝连接的兼容性,燃油车反而死得更快。既然我不用发力,就可以让存量燃油车成功过渡,那还研究它干嘛呢?有限的预算,当然得烧在新能源车的研发上。至于合成燃料帮助燃油车续命的话题,本就局限在欧洲车市,最多把未来的北美车市捎上(就这还说不准)。毕竟中国车市的电气化水平,已经不需要合成燃料来救场。隔壁日本车市,靠HEV过渡已经足够。再往后的拉美、东南亚,甚至非洲市场。与其聊合成燃料,恐怕还不如继续聊汽油车靠谱。
10月1日,传祺智电新能源E系列的第二款产品——传祺ES9正式开启全国预售。新车共推出4款配置,预售价格区间为22.98万元-26.98万元。预售期间,广汽传祺还推出7项预售权益,
越野正当时,坦克正当燃。9月25日,中大型都市机能越野SUV坦克400 Hi4-T在北京正式上市,机能版售价27.98万元,超能版售价28.98万元。与此同时,坦克品牌也迎来又一高
10月1日,传祺智电新能源E系列的第二款产品——传祺ES9正式开启全国预售。新车共推出4款配置,预售价格区间为22.98万元-26.98万元。预售期间,广汽传祺还推出7项预售权益,
2023年9月28日,2023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岚图汽车倾力出击,携“智驾游大五座SUV”新岚图FREE、“电动豪华旗舰MPV”岚图梦想家和“中式豪华电动轿车”岚
10月1日,红旗品牌公布销量成绩——9月,达成39000辆,同比增长18%,销量持续上扬,延续产销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全新红旗H5为12361辆、新红旗HS5为11921辆,双双销
越野车是探险精神发芽的土壤,而所有的征服,都源于一次越野改装。方盒子要猛改,1.5T+Hi4智能电混的哈弗猛龙,够硬核也够潮范儿。刚入越野门的年轻人,既要高通过性,还要有很好的空间
车圈近期最大的新闻之一,莫属特斯拉 Model 3 焕新版的发布。近日,好消息更是传来,值中秋国庆假期,特斯拉正携Model 3焕新版首次亮相深圳国际车展。这个假期,去车展看新车,
进入十一黄金周,车质网9月份投诉情况也随之公布,从车质网的投诉情况(截至笔者发稿前)来看,前十车型中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占比基本五五开,但是从投诉品牌来说,则呈现出相对集中的态势,其
10月1日,传祺智电新能源E系列的第二款产品——传祺ES9正式开启全国预售。新车共推出4款配置,预售价格区间为22.98万元-26.98万元。预售期间,广汽传祺还推出7项预售权益,
10月1日,各大新能源车企陆续公布了9月份的销量成绩单。从9月份的销量表现来看,在车企降价优惠,以及多地城市补贴的刺激下,9月份新能源车企表现可圈可点。埃安:51596辆,同比增长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竞争持续加剧,老品牌面临积极转型,新势力则经验不足、实力欠佳,到底是难抵市场的风云变幻。在此背景下,有着“老品牌 新势力”双重基因的远航汽车可谓底气十足。作为大
近一个月来,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FF)的股价节节下跌,截止9月29日,FF收盘股价再创新低,最新股价为1.30美元,跌5.11%。要知道,前一日FF收盘股价已经
相约长江头,明月耀九州。中秋佳节至,月抒思乡愁。中秋,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习俗,对于国人来说,也是寄托家人团聚、幸福圆满的美好承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抬头仰
2023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95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千余辆车型集中亮相,潮水般的观众涌入合肥滨湖国家会展中心,争睹最新最潮的汽车产品。 9月30日,AUTO
10月1日,传祺智电新能源E系列的第二款产品——传祺ES9正式开启全国预售。新车共推出4款配置,预售价格区间为22.98万元-26.98万元。预售期间,广汽传祺还推出7项预售权益,
2023年9月28日,智己汽车旗下首款全球车型“中大型智能轿跑 SUV” 智己LS6,全球首秀惊艳新赛道之后,于今日登陆“2023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呈现“最具未来感的智
近日,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邓承浩发表了一封内部员工信。信中回顾了品牌诞生一年多以来,全体深蓝人所经历的过往,更是规划出深蓝“2025战略”的前进方向。在这封信息量很大且内容强
9月29日,以“绿动未来,智领世界”为主题的2023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