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车小帝AUTO 1816浏览 2023-10-13 IP属地: 山东

上汽奥迪被人拉踩,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早在去年初国产A7L遭遇滑铁卢之后,Diss上汽奥迪就成了中国车主的政治正确。

故事一开始,上汽奥迪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年销量超过5万台”,没成想,2022年A7L、Q6、Q5 e-tron凑到一起只卖了6280台。在现实的无情戏谑下,上汽奥迪成了豪华品牌的“吊车尾”。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成绩上不去,把锅甩给产品是常规操作。有一说一,上汽奥迪鼓捣出来的三台车确实都挺一般,以A7L为例,它原本可以凭借“最美奥迪车”的光环收割一波韭菜,但为了向普适性更强的商务感妥协,上汽奥迪大手一挥,让堪称“灵魂”的溜背造型下线。于是乎,曾经的个性轿跑摇身一变成了传统三厢轿车,而无数中国车主心中的“白月光”也直接沦为PLUS版的奥迪A6L。

经此一役,不仅A7L的身价被拉低,A6L也没法正常发挥,然后,买A7L的不再是奥迪死忠粉,跟着,A7L的人设就彻底崩了。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或许是为了报复,这之后隔壁队友补了一刀:在A7L市售后,一汽-奥迪引入进口A7 Sportback,这台车拥有3.0T发动机和quattro四驱,最关键的是溜背设计还给带上了。

这操作,背刺程度直接拉满。

眼看高楼变危墙,A7L不得不通过“打骨折”的方式卖血求生。好消息是,去年月销量几百台的A7L如今终于月销过千;坏消息是,现在的A7L真就能跟A6L平起平坐了。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至于Q6和Q5 e-tron的惨案,同样是上汽奥迪自己作出来的。

Q6的最大原罪,就是众所周知的“换壳途昂”。本质上,这台基于MQB平台打造的前驱车一点也不奥迪,至少不如Q5L和Q7,毕竟后两者可是从MLB平台出来的。然而,Q6却有一个很奥迪的价格(46.76-63.06万元)。

对老司机来说,一台挂着奥迪LOGO的大众车真没什么值得买的,哪怕它给自己的定位是“高端豪华中大型SUV”,有这预算,为什么不去买加长版的GLC呢?如果追求实用,选择范围还可以扩大到蔚来ES8、理想L9等,这两位的实用性可比“换壳途昂”强多了。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Q5 e-tron和Q6犯了同样的错误——价格很奥迪,但内核却不够奥迪。

作为一台豪华纯电SUV,Q5 e-tron的定价(29.85-43.55万)并不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走量区间,这也就意味着它不会太好卖。换句话来说,除非Q5 e-tron足够能打,否则突围是很难的。

可惜上汽奥迪不明白这个道理:大众MEB纯电平台打造、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总功率150kW/225kW、电池容量83.4kWh......这些配置关联到一起,很容易让人觉得Q5 e-tron仅仅是个“换壳ID.6 X”。

另外,新能源身份又进一步放大了Q5 e-tron的产品硬伤,要知道奥迪在细分市场几乎没什么话语权,货比三家之后,韭菜们很自然就会把目光转向特斯拉和蔚小理。

Q5 e-tron卖不动,其实理所应当。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到这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故事走向的必然性。戏剧的是,和产品比起来,上汽奥迪的营销模式更拉胯。

“直营”在汽车市场并不罕见,都是各家新势力玩剩下的,但上汽奥迪这样一个豪华品牌玩“直营”,多少有些新鲜,毕竟奥迪走量的始终是油车,而相关的受众人群早已习惯了终端优惠,重做一遍市场教育颇具难度。

为了给自己的“吃螃蟹”行为增添合理性,杨嗣耀还找了个借口:“跟传统豪华品牌和新势力不同,上汽奥迪是打算以新姿态进入到汽车行业的,可以这么说,我们是有着强大线下能力的豪华新势力”。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您猜后来怎么样?上汽奥迪真就把“直营”模式做起来了,不过只是名义上。

上汽奥迪架设了一套割裂的商业闭环结构:用户在一汽奥迪的APP看车、下订,剩余的全生命周期均由一汽-奥迪负责,包括维修和保养。

是不是有种“为隔壁老王作嫁衣”的既视感?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会直接带来一种品牌认知失调——我到底买的是谁家的车?而对上汽奥迪来说,把线下触点拱手让人,必然失去一条重要护城河。

产品和服务双双站不住脚,上汽奥迪自然很难迎来Happy Ending。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这里边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上汽奥迪的“直营”模式做不到线性一致?

根源在于七年前的那场逼宫。2016年11月,“上汽将和奥迪展开合作”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由于牵涉到利益分配,一汽奥迪的经销商坐不住了,纷纷罢工威胁奥迪。眼看自家后院起火,奥迪不得不暂停与上汽的合作计划。可德国佬并不甘就此罢休,为了促成与上汽的合作,奥迪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一汽奥迪的经销商不再反对这门“亲事”,但附带多个条件,其中之一便是“奥迪今后在中国的产品,必须由一汽奥迪经销商提供销售和服务”。

看吧,从一开始,支撑上汽奥迪的就只有打得响亮的如意算盘,所以,哪怕代言人从肖战换到杨宝贝,上汽奥迪依旧溅不起多余的水花,就连高举高打的电动化大旗,看起来也很难扭转颓势。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前段时间,奥迪和上汽签了个《谅解备忘录》,大概内容是“携手合作推出下一代奥迪电动化车型”。根据已知的信息,这回奥迪似乎是想要买下上汽的电动汽车平台“星云”,也就是打造过荣威、智己、飞凡等多款车型的那个。

按我的理解,奥迪看重的是上汽在三电、智能驾驶领域等技术路线的成果和供应链优势,落到“星云”身上,它的800V碳化硅技术、全栈3.0解决方案等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奥迪提供的电动化捷径。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拿来主义”在很多时候都是一张好牌,尤其是新能源时代,车企如果要把车身、电子电气架构、电池系统以及电驱动系统等流程通走一遍,综合成本是非常大的。反过来,站在巨人肩膀上抄一下近道则变成了最优解。

对奥迪来说,“拿来主义”不仅能解决品牌新能源车型滞后的硬伤,还不用承受高昂的研发成本和不被中国消费者认同的风险(Ps:除非那该死的SSP平台没有流产)。

但,主动大幅度官降的上汽奥迪如今已成了豪华品牌里的边角料,“外援”带来的助力恐怕微乎其微,更不要说当中的磨合问题。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未来的上汽奥迪沦为使用中国核心技术的贴牌车。

沦为豪华品牌“边角料”的上汽奥迪,还能被杨嗣耀盘活吗?


小帝车评:

从贾鸣镝到杨嗣耀,上汽奥迪的日子总过得拧巴,在凹了一大堆造型后,这个“豪华新势力”依旧没能在中国车主心中完成蜕变,这现状像极了过去两年的BBA:宝马和奔驰已经筑起了电动化高地,但奥迪仍未实现产品的有效补充。

上汽奥迪想要深度适应中国市场,单纯靠买办主义是远远不够的,在进退维谷的尴尬节点,杨嗣耀必须要设法打破僵局,否则,官降只会是上汽奥迪走下坡路的开始。

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上汽奥迪能够早日实现破圈,找到属于自己的奥迪之道。最后,送上美好的祝福的同时,也一起拭目以待上汽奥迪的年终成绩单吧!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小帝AUTO 285粉丝    508作品 关注 车界小帝,客观犀利。全心全意,聚焦车市!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柳爷评车 关注
你来说 我来测 先来一百款新车 优缺点简单粗暴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