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价格战后销量不如预期,中国车市变得愈发焦躁

价格战后销量不如预期,中国车市变得愈发焦躁

百姓评车 2296浏览 2023-12-12 IP属地: 吉林
伴随着11月车市销量公布,市场零售达到208万辆,同比增长26%。表面上看,新能源汽车品牌一骑绝尘,各家销量都实现了普遍大涨,比如比亚迪11月销量达到30.1万辆,已经是连续两个月破30万,距离完成年度300万的目标只差一步之遥,理想汽车更是凶猛,月销破4万,已经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销量目标。其他品牌像零跑、小鹏、极氪、问界等品牌也都是同比大幅增长,呈现出一片“遥遥领先”的大好局面。

价格战后销量不如预期,中国车市变得愈发焦躁

而实际情况却是,别看它们表现如此高光,却都距离年底的KPI望穿秋水。再加上合资品牌的“颓势”,车市的大部分品牌的销量完成度并不是很理想。整个2023年只有少数几个品牌在狂欢,更多的还是陷入了无比的焦躁。

价格战后销量不如预期,中国车市变得愈发焦躁

进入12月以来,已经有接近20家车企在密集降价,更是将这种焦躁展现得一览无遗。业内观点认为,价格战仍然是2024年车市的主旋律。对于更多的车企来说,如果2023年是在洗牌,那么2024年就将是活着——不要利润,也要销量,把市场占了,先活下去再说。
与此同时,各家品牌的焦躁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大家更热衷于吵架。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前不久,何小鹏和余承东关于AEB的争论还余音绕梁,理想和蔚来在营销费用方面又出现了针锋相对。今天,也就是12月11日,华为和长城又相继对某车帝的冬测发出了质疑。

价格战后销量不如预期,中国车市变得愈发焦躁

价格战后销量不如预期,中国车市变得愈发焦躁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董事长余承东在朋友圈回应称,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长城将召开名为“捞干的”的沟通会,对某车帝的冬测标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号。
也就是说,现在不仅是车企之间在“商业互怼”,现在还把范围扩大了,机构媒体和自媒体都囊括其中,前几天还出现了某自媒体测试方程豹5油耗时超速的新闻。
笔者不想对以上舆论战谁是谁非做出判断,只想说现在汽车互联网整天充斥着一股焦躁。或许各家在频繁地价格战之后,已经心力交瘁,颇有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加的气势。
只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本来买车就是一个决策复杂的漫长过程,费心费力,现在更是平添了许多的吵架撕逼的戏码,简直比娱乐圈还要热闹。
问题也就来了,中国车市到底怎么了?
价格战收获甚微
2023年的价格战的始作俑者是特斯拉。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启动了官方降价,Model3及Model Y两款车型大幅调价,下降幅度在2万元至4.8万元。随后才有了3月份那场波及全国数十个省市的大降价,前后有超过40个汽车品牌参与。
然而,降价并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乘联会数据显示,1-6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为952.8万辆,2022年为926.1万辆,同比仅增长3%。

价格战后销量不如预期,中国车市变得愈发焦躁

截止到11月份,各家汽车品牌销量表现各不相同。1-11月,比亚迪累计销量为268.33万辆,目标完成率为89.44%;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53.6万辆,已完成165万辆全年目标的93.09%;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233.79万辆,已完成253万辆全年目标的92.4%;广汽集团、奇瑞集团、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累计销量分别为224.58万辆、166.6万辆、438.38万辆、111.82万辆,全年目标完成率分别为85.06%、83.30%、73.06%、69.88%。

价格战后销量不如预期,中国车市变得愈发焦躁

除了理想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头部造车新势力2023年的销量目标完成率普遍不佳。其中,蔚来汽车1-11月交付14.2万辆,同比增长33.1%,但仅完成24.5万辆全年目标的57.95%。
小鹏汽车前11个月累计交付12.14万辆,仅完成20万辆全年目标的60.7%;零跑汽车1-11月,累计交付12.55万辆,完成了20万辆的年度目标完成的62.75%;1-11月,哪吒汽车交付12.24万辆,全年目标达成率仅48.9%。
也就是说,除了少数的头部汽车品牌以外,其余大部分要想完成销量目标都有着相当的难度。
也就是说,价格战打了一年,销量没有完成,反而打乱了整个车市价格体系。这从车企一而再再而三地调价已经有所体现。
价格战打到现在,拼的就是谁的血条更厚,谁就更有希望留在牌桌上。
口水战频繁发生
人急躁起来,脾气容易沾火就着,容易干架。车企也差不多,急躁起来就喜欢打口水战,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车企高管在社交媒体上“开火”,要么是大放厥词说什么“等自主品牌都烧死了,自己再来抢市场”,“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都学不会”之类的口嗨,要么是品牌之间针锋相对,比如长城举报比亚迪,何小鹏和余承东之间的争论,李想在微博上火力全开,炮火攻击范围涉及整个行业。
总而言之,各家车企口水战的内容千差万别,但都基本遵循一个逻辑,那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随便哪句话说出来,都是石破天惊的效果。

价格战后销量不如预期,中国车市变得愈发焦躁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凸显前面我们所说的焦躁。车企希望自家产品迅速出圈,在传播上不仅是制造各种话题,甚至还出现了给竞争对手挖坑的逆向操作,有些媒体则是唯恐天下不乱,断章取义的事时有发生,有时还故意把屁股坐歪,大肆渲染片面观点,引发流量讨论。
这也和中国车市进入新能源转型有关系。随着新能源车型在产品上对传统燃油车的逐步颠覆,原有的价格体系也在崩塌,从之前的电比有贵,到油电同价,未来必将出现电比油便宜;原有的营销渠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经销商是主流到现在的直营为主,销售环节更加透明;品牌传播的变化更是天翻地覆,传播渠道从传统的纸媒电视到网络新媒体,再到现在的社交媒体发生了变化,传播内容也从以往的产品参数枯燥介绍,到现在的电动、智能体验场景化、情感价值代入。

价格战后销量不如预期,中国车市变得愈发焦躁

更为突出的一点是,现在高管都亲自下场为自己产品站台,将品牌传播与其个人绑定,人格化、IP化使得品牌形象更加丰满。
问题也出在此。这就像市场摆摊一样,都是老王卖瓜,各有各的打法,各有各的套路,就难免发生龌龊。
车市竞争大体逻辑也基本如此,大家可以仔细品。
百姓评车
中国车市现在出现的问题,某种意义来说是暂时的。因为现在处于新能源转型的过程。既然是转型,就意味着以往的规矩被打破,新的规矩正在重建。在这样的夹缝当中,出现乱象在所难免。
等到市场竞争趋于平稳,秩序重建完成,高管大佬吵架的事自然也就少了。只是到那时,降价潮也就结束了。消费要想体验这样的“消费盛世”,估计就得等下一轮的车市转型了。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778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