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理想汽车销量目标下调至64万辆:市场压力与战略调整的双重考验

理想汽车销量目标下调至64万辆:市场压力与战略调整的双重考验

车视头条 3490浏览 2025-05-23 IP属地: 未知

近日,理想汽车将其2025年销量目标从年初设定的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这一调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作为2024年新势力销冠,理想汽车此次目标下调主要源于增程式车型面临激烈竞争以及纯电产品线尚未完全发力的双重挑战。

据透露,理想汽车将增程L系列车型的销量目标从原计划的56万辆下调至52万辆,减少了4万辆;而纯电产品线(包括MEGA和即将推出的i系列)的目标则从原先的5万辆大幅提升至12万辆,增加了7万辆。这一调整反映了理想汽车在保持增程式基本盘的同时,正在加速向纯电市场的战略转移。

从产品结构变化来看,调整后的64万辆目标中,增程L系列占比约81.25%(52万辆),纯电产品占比约18.75%(12万辆)。相比年初70万辆目标中增程占比80%、纯电占比7.14%的结构,纯电产品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这一变化表明理想汽车正在逐步改变其过度依赖增程式技术的产品格局,向更符合行业长期发展趋势的纯电路线倾斜。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此次调整采用的是“以销定产”的模式,即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来确定生产计划。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库存风险,但也要求公司对市场趋势有极其准确的预判。下调生产目标意味着理想汽车对市场需求的预期变得更加谨慎,尤其是在增程式领域。

时间维度上,这次调整发生在2025年4月底,基于一季度实际交付9.28万辆(略低于市场预期)的表现以及L6焕新版在上海车展亮相后订单未达预期的市场反馈。理想汽车管理层在3月份的财报会上曾预计一季度交付量为8.8-9.3万辆,实际表现处于预期区间下限,这可能是触发目标调整的直接因素之一。

从行业地位来看,即便下调至64万辆,理想汽车仍有望保持在新势力车企的头部位置。2025年主要竞争对手的目标分别为:极氪(含领克)71万辆、零跑50-60万辆、蔚来44万辆、小鹏至少38万辆、小米35万辆。理想汽车与极氪将成为新势力中唯二冲击60万辆以上规模的企业,展现出头部车企的竞争格局。

另外,增程式市场竞争白热化构成了理想汽车下调L系列销量目标的深层原因。2024年还被行业视为过渡技术的增程式路线,在2025年已成为各大车企争相布局的主流选择。极氪、智己、小鹏、阿维塔、路特斯等原本专注纯电的车企纷纷推出增程式车型,行业共识已转变为“增程不是向纯电动车的过渡技术,未来将变成汽车行业的主流技术之一”。这种趋势导致理想汽车在增程领域的先发优势被迅速稀释,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产品结构单一化风险显现也是理想需要面对的挑战。理想L6/7/8/9系列采用高度统一的“套娃”设计,虽然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但也导致产品差异化不足,一旦市场风向变化,整个产品线都可能受到影响。2024年数据已经显示,理想高端车型L8、L9销量分别同比下滑33.4%和24.5%,而定价25万元起的L6成为销量主力,导致品牌单车均价从2023年的37万元降至33万元左右。相比之下,问界品牌单车均价则上涨至37万元,反超理想。这种“高端失守、低端承压”的局面迫使理想重新评估其产品战略。

纯电车型MEGA的意外表现则成为上调纯电目标的积极因素。虽然MEGA在2024年全年销量仅1.3万辆,但开启预售后订单已接近1万辆,显示出市场对这款高端纯电车型的接受度正在提升。MEGA Home和Ultra智能焕新版在上海车展亮相后,官方指导价分别为55.98万元和52.98万元,维持了品牌的高端定位。这一积极信号可能促使理想汽车更加坚定地推进纯电战略,将更多资源投向i系列新车的研发和推广。

资本市场压力也是理想汽车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高盛在维持“买入”评级的同时,将目标价下调至124港元,反映出对理想短期增长势头的担忧。交银国际更为悲观,直接将评级降至“中性”,目标价下调22%至93.6港元,并下调2025年销量预测7.5%至55.8万辆。这些机构普遍关注到理想汽车面临的定价压力和利润率下滑风险,L系列车型交易价格在2025年2月较去年12月下降了6000-8000元人民币。面对资本市场的谨慎态度,理想汽车选择下调销量目标也是一种风险管控的体现。

综合来看,理想汽车销量目标调整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既反映了市场竞争的现实压力,也体现了公司战略重心的主动转移。这一调整虽然短期看似保守,但长期看可能是理想汽车从增程specialist向全面新能源车企转型的关键一步。

标题:

理想汽车销量目标下调至64万辆:市场压力与战略调整的双重考验

理想汽车官宣将今年年销目标从70万辆下调为64万辆 市场挑战加剧

正文:

近日,理想汽车将其2025年销量目标从年初设定的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这一调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作为2024年新势力销冠,理想汽车此次目标下调主要源于增程式车型面临激烈竞争以及纯电产品线尚未完全发力的双重挑战。

据透露,理想汽车将增程L系列车型的销量目标从原计划的56万辆下调至52万辆,减少了4万辆;而纯电产品线(包括MEGA和即将推出的i系列)的目标则从原先的5万辆大幅提升至12万辆,增加了7万辆。这一调整反映了理想汽车在保持增程式基本盘的同时,正在加速向纯电市场的战略转移。

从产品结构变化来看,调整后的64万辆目标中,增程L系列占比约81.25%(52万辆),纯电产品占比约18.75%(12万辆)。相比年初70万辆目标中增程占比80%、纯电占比7.14%的结构,纯电产品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这一变化表明理想汽车正在逐步改变其过度依赖增程式技术的产品格局,向更符合行业长期发展趋势的纯电路线倾斜。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此次调整采用的是“以销定产”的模式,即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来确定生产计划。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库存风险,但也要求公司对市场趋势有极其准确的预判。下调生产目标意味着理想汽车对市场需求的预期变得更加谨慎,尤其是在增程式领域。

时间维度上,这次调整发生在2025年4月底,基于一季度实际交付9.28万辆(略低于市场预期)的表现以及L6焕新版在上海车展亮相后订单未达预期的市场反馈。理想汽车管理层在3月份的财报会上曾预计一季度交付量为8.8-9.3万辆,实际表现处于预期区间下限,这可能是触发目标调整的直接因素之一。

从行业地位来看,即便下调至64万辆,理想汽车仍有望保持在新势力车企的头部位置。2025年主要竞争对手的目标分别为:极氪(含领克)71万辆、零跑50-60万辆、蔚来44万辆、小鹏至少38万辆、小米35万辆。理想汽车与极氪将成为新势力中唯二冲击60万辆以上规模的企业,展现出头部车企的竞争格局。

另外,增程式市场竞争白热化构成了理想汽车下调L系列销量目标的深层原因。2024年还被行业视为过渡技术的增程式路线,在2025年已成为各大车企争相布局的主流选择。极氪、智己、小鹏、阿维塔、路特斯等原本专注纯电的车企纷纷推出增程式车型,行业共识已转变为“增程不是向纯电动车的过渡技术,未来将变成汽车行业的主流技术之一”。这种趋势导致理想汽车在增程领域的先发优势被迅速稀释,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产品结构单一化风险显现也是理想需要面对的挑战。理想L6/7/8/9系列采用高度统一的“套娃”设计,虽然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但也导致产品差异化不足,一旦市场风向变化,整个产品线都可能受到影响。2024年数据已经显示,理想高端车型L8、L9销量分别同比下滑33.4%和24.5%,而定价25万元起的L6成为销量主力,导致品牌单车均价从2023年的37万元降至33万元左右。相比之下,问界品牌单车均价则上涨至37万元,反超理想。这种“高端失守、低端承压”的局面迫使理想重新评估其产品战略。

纯电车型MEGA的意外表现则成为上调纯电目标的积极因素。虽然MEGA在2024年全年销量仅1.3万辆,但开启预售后订单已接近1万辆,显示出市场对这款高端纯电车型的接受度正在提升。MEGA Home和Ultra智能焕新版在上海车展亮相后,官方指导价分别为55.98万元和52.98万元,维持了品牌的高端定位。这一积极信号可能促使理想汽车更加坚定地推进纯电战略,将更多资源投向i系列新车的研发和推广。

资本市场压力也是理想汽车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高盛在维持“买入”评级的同时,将目标价下调至124港元,反映出对理想短期增长势头的担忧。交银国际更为悲观,直接将评级降至“中性”,目标价下调22%至93.6港元,并下调2025年销量预测7.5%至55.8万辆。这些机构普遍关注到理想汽车面临的定价压力和利润率下滑风险,L系列车型交易价格在2025年2月较去年12月下降了6000-8000元人民币。面对资本市场的谨慎态度,理想汽车选择下调销量目标也是一种风险管控的体现。

综合来看,理想汽车销量目标调整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既反映了市场竞争的现实压力,也体现了公司战略重心的主动转移。这一调整虽然短期看似保守,但长期看可能是理想汽车从增程specialist向全面新能源车企转型的关键一步。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车视头条 9.4万粉丝    8979作品 关注 一帮热爱汽车的视频人,用时尚、诙谐、专业的视角带来不一样评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