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高管中,谁的战斗力最强?
应该是余承东!
产品层面,他能带出所谓的圣无线、神终端;营销层面,他更是行业顶流,一个人的流量能顶大多数公司的品宣部,就连过年期间都能引起轰动。
不久前,余承东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驾驶问界M9从安徽到深圳,全程1314公里智能驾驶,无接管、零接管。
这显然是智能驾驶领域的标志性事件,那么这个瓜该怎么吃呢?
1、这个事儿为何引人关注?
根据余承东的微博内容,我们来捋一下这个事儿的基本情况。
首先,全程1314公里,这个距离不算短,普通人用车,一般不会一次性开这么远。
其次,全程零接管,中间包括高速路段和普通城市道路。
当然,这是余承东自己说的,并没有视频证据。
然后,余承东全程智能驾驶,“闲坐”了15个小时,但因为长时间手离方向盘,被智驾系统“罚”了两次,被迫进服务区停车,让智能驾驶恢复。
假如余承东所说为真,那么就可以证明,华为的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确是技高一筹。
其实在余承东发这次微博之前,鸿蒙智行已经向问界车主推送通知,开放“全国都能开”,部分车主第一时间内进行了测试。
其中一位车主宣称,自己从深圳到漠河4300多公里、不走高速的情况下,ADS 2.0系统依然能覆盖99%的路段。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些报道,会有这样的想法:知道华为的智能驾驶比较强,但没想到这么强。
2、全国都能开意味着什么?
2023年中国智能驾驶领域很“卷”,各大厂商比拼的是,谁开通的城市领航辅助多。
为什么要拼这个呢?
因为高速和高架路上的智能驾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没有行人、动物以及其它异形物体的干扰,突发路况也比较少,同时高速路的服务区、匝道口也是固定的。
也就是说,高速和高架,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封闭的道路系统。
但大部分的用户是在普通的城市道路上用车,路况的复杂程度提升了几个数量级,你的车前突然出现一个鬼火少年或者宠物狗,是很常见的事情,只有能HOLD住城市、乡村道路的智能驾驶,才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所以,各大厂商都在卷城市领航辅助,其实你用激光雷达还是摄像头,用高精地图还是无图模式,对消费者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他们只想要“全国都能开”。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等于说让消费者白白承担了高昂的硬件成本。
这也正是华为ADS 2.0智驾系统“全国都能开”的积极意义,如果每位鸿蒙智行的车主都能实现余承东那种智能驾驶,就相当于智能驾驶真正打破了地域限制,成为汽车日常功能的一部分。
可以这么说,智能驾驶进化到“全国都能开”这一步,才算是真正进入千家万户。
3、余承东的建议可取吗?
自己力推的车,能够实现全国都能开,这事儿值得余承东大书特书,不过他这次还是有不爽的地方。
根据余承东的说法,他因为长时间手离方向盘而被智驾系统“罚”了两次,所谓的“罚”,就是系统退出智能驾驶,过一段时间才能再次启动。
这样的设定是目前法规要求,不允许用户在驾驶过程中长时间离手,这项法规针对的是那些到处宣称自动驾驶的厂商,深层原因则是,目前监管层面并不相信所谓的自动驾驶,所以要求人类驾驶员必须介入。
但余承东认为,既然华为的ADS 2.0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全国都能开,那么这个强制性规定就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因此余承东在社交媒体上将这种现象定义为“法规滞后于技术发展”,呼吁取消离手检测功能,或者采取折中方案,当DMS(驾驶员监控系统)摄像头判定驾驶员未睡觉,就可以允许脱手。
这个建议是否可取呢?
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在短期内接近于零。
首先,余承东对法律法规的本质或许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所谓“法规滞后于技术发展”,本来就是正常现象,驾驶员不能长时间离手,这是最低要求,你可以超越,但不能没有,这跟很多行业的“国标”是一样的。
其次,取消方向盘离手检测,会导致各种弄虚作假之类的行业乱象,原因很简单,什么才是智能驾驶,什么才是全国都能用,其实并没有一个量化标准,取消方向盘离手检测,等于说给部分厂商留下了弄虚作假的空间。
一项行业法规,不会盯着少数几家头部厂商去制定,这也是基本常识。
华为能做到,不代表其它厂商能做到。除非监管层相信绝大部分厂商都能实现自动驾驶,才有可能采纳余承东的建议。
此外,取消方向盘离手检测,还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即便按照华为目前的水平,智驾也只是能覆盖大部分的用车场景,注意,只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一次事故就有可能造成家破人亡,而这些事故,是很有可能发生在那“小部分”场景下的。
汽车与手机不同,手机死机了可以重启,还可以格式化,但人的生命没有第二次。
所以,所有过于激进的自动驾驶方面的建议,都应该批评。
4、余承东式宣传为何是一把双刃剑?
余承东这次全程零接管的体验,再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呼吁取消方向盘离手检测,也显得比较大胆。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是好事儿,但余承东也应该注意,这种宣传方式,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回旋镖”,此前余承东就被多次击中。
2023年9月份,余承东在新款问界M7发布会上表示,有了全向防碰撞系统,问界M7想撞都难;结果到了11月份,就被网友拿着问界M5倒车时骑上比亚迪海豚车顶的图片“打脸”。
虽然出事儿的是问界M5,虽然存在客户倒车时误操作的情况,但余承东此前话说得太满,那就难免被网友嘲讽,不是说“想撞都难”吗?那这个名场面该怎么解释?
网友和潜在用户并没有兴趣去了解问界M5撞车的来龙去脉,他们只记得你真的撞车了,这是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
这次的事儿,也是一样的。
余承东驾驶问界M9全程零接管,就宣称连方向盘离手检测都没有必要了,那么无论以后问界旗下车型出了什么事故,网友都会把余承东的这段话翻出来。这种事情多了,对品牌其实也是一种伤害。
方向盘离手检测,其实也是一种安全冗余,即便华为的智能驾驶真的全国都能开,这个功能也是必不可少。华为家大业大牌子响,但回旋镖多了也是能杀人的。
结束语:
余承东驾驶问界M9全程零接管,这是2024年智能驾驶领域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接下来的竞争会更加白热化。借此机会也做个小调查,如果是你,你对现在的智能驾驶系统完全放心吗?评论区见~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上汽7月销量发布
博世高管呼吁高阶智驾收费,企业生存与用户体验的博弈
新央企新长安成立
上半年港股受基本面及资金面共同推动领涨全球,原因在于业绩增长、南向资金流入和政策利好驱动。恒生指数上半年涨幅20%,恒生科技指数上半年涨幅19%,从背后原因来看,港股今年上涨主要来源于业绩增长,基本面改善为其核心支撑。分板块来看,医药、科技AI、汽车消费和红利高股息领涨。&nbs......
上汽7月销量发布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长安汽车独立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一级央企。
近日,宇通客车在巴基斯坦拉合尔举行了技术发布会,正式发布新能源技术DMT和YEA,并展示H9、H12、E9、E12PRO四大主力车型。活动现场,宇通与当地合作伙伴WIL公司签署400台纯电动巴士采购协议。此订单成为巴基斯坦迄今最大单笔新能源公交订单、最大公交细分市场订单及最大商用......
“撞赢”卡车后,理想汽车再次回应,态度变
近日,在公认的汽车市场销售淡季,北京现代却再传捷报。据北京现代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继6月份实现逆势增长后,7月份累计销售达到17761辆,同比增长41.5%。销量持续向好,进一步表明北京现代的“品质功底”在竞争中,正在被更多用户接受、认可和信赖。
随着汽车电气架构日益复杂,以及智能化、网联化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起动电池在整车系统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过去,12 V / 24 V 铅酸电池凭借成本和成熟度占据主流。
从年内的调研情况看,食品饮料的恢复尚需时日,汇川技术意外“问鼎”。
神州租车将引进10万辆宁德时代换电车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方向要变
铂智3X发起了一场车圈冰桶挑战——要在全国挑战200个魔鬼停车位!
奇瑞集团7月销售汽车22.44万辆,同比增长14.7%
2025年7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21,017台,前七个月同比增长25.2%。
8月1日晚间,藏格矿业对外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在与新控股股东紫金矿业的战略协同下,公司秉持“控本、提质、增效”的工作方针,稳步推进经营计划,实现了氯化钾、碳酸锂和铜矿的多线并进;同时,公司以资源开发、产能布局、技术创新和成本管控等多方面为抓手持续发力,推动经营质效不......
接下来50万市场会变成,增程看问界,纯电看蔚来?
势不可挡 北京现代7月销量同比增长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