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空前繁荣,油车在时代巨轮前螳臂当车;充电的优越感十足,加油的抬不起头。2023年的互联网舆论中,大抵呈现出上述情形。
线上,“反调”当然是存在的,只是肉眼可见的不占主体;线下,不少人嘴上喊着“内燃机已成过去”,身体在降价的油车面前却依然很诚实——不是我想买,是它实在降的太多了!
当我们在用“降价保命”来讥讽那些合资old money的时候,可曾有一瞬间福至心灵想到过:为何它们只是一降价,消费者就头也不回地离开新势力new money们了?
这是否一定程度上说明,至少在现阶段,老牌合资们的品牌力仍然足以支撑品牌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无人能够阻挡的未来,但油车是无人能够忽视的当下。一个品牌想要在现在、未来都获得有质量的发展,不仅要心怀远方,更要正视并且把握住当下。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新势力兢兢业业一整年,一汽大众仍然是牌桌上排名头部的玩家。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一汽大众全年向终端用户交付整车超过191万台,同比增幅达到4.8%,实现了8.6%的市场份额。不仅没跌,还涨了。其中,大众品牌终端销量超过105万台,已经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
从宏观的视角转换到微观,今年1月份,A级车市场,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旗下的速腾拿下了27926台的月销量,细分市场排名第三;B级车市场,大众品牌旗下的迈腾拿下了16593台的月销量,排名第二;SUV领域不是一汽大众擅长的主场,但紧凑级产品T-ROC探歌仍然拿下了将近7500台销量,月销10798台的探岳则在中型SUV这块竞争极为恐怖的市场上排在第7位。
可以说,在每一关键的细分市场,一汽大众都拿出了可圈可点的表现,足以匹配品牌影响力的表现。
依靠经典燃油产品稳住基盘的一汽大众,难道真的是靠“人人喊打”的油车,笑傲群雄吗?
把握当下,真的得靠油车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权威数据,2023年全年,国内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销量渗透率达到了35.7%,而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销量渗透率则为27.6%。
35.7%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必须认识到的是这一数字至少在现阶段并不占多数,64.3%的市场,仍然被油车占据着。
并且,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大有放缓的势头。2021年到2022年,渗透率增长了12.8%,2022年到2023年,渗透率则增长了8.1%。
品牌想要保命进而赚钱,尤其是对于包括一汽大众在内的大体量品牌来说,最稳妥同时也是赢面最大的做法并不是“一刀切”、简单粗暴地将油车埋进历史的尘埃里,而是在电动化转型之前先稳住油车的基盘。
那么问题来了,要如何稳住?
很残酷但很现实的事情是,油车必须在价格上展现出超越新能源产品的诚意,这是由用车成本决定的,也是由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促使的。
然而,降价就够了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了降价之外还应该在哪些地方下功夫?销量不减反增的一汽大众,已经为其他合资品牌给出了参考答案。
首先是产品的焕然一新。
比如,一汽大众推出了搭载“大众第2代黄金动力”1.5T Evo2发动机的全新探歌和探岳,两款SUV与速腾、宝来两款经典产品一起将大众品牌的德系动力品质推上全新的巅峰。
比起和新能源汽车死磕燃油经济性,一汽大众成功地发挥出内燃机的魅力,为经典产品建立了差异化优势,因此也就成功吸引到了足量的并不排斥油车的消费者。在今年,迈腾也将迎来产品的更新换代。不得不说,创造经典、延续经典,一汽大众非常在行。
其次,则是营销的焕然一新。
在过去的一年,通过直播获客这一对合资品牌来说极具创新性的营销方式,新媒体直播矩阵贡献为一汽大众赢得了高达9万台的销量,目前大众品牌经销商账号的粉丝量也已经接近5000万。
营销创新并不是口号创新、话术创新,而是与消费者交流方式的创新。
动力在变,经典产品的维护不变;营销方式在变,全力触达消费者的目的不变。在变与不变之间,一汽大众率先找到了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也因此能够在群雄逐鹿的中国汽车市场稳住基盘、稳住赢面。
赢得未来,那得靠新能源汽车
没有人能够忽视当下,同样的,也没有人能够拒绝未来。
对于一汽大众来说,稳住基盘固然重要,开拓未来同样必须被摆在日程上。如果说稳住燃油车是在保证现有发展格局不被摧毁、是品牌的“盾”的话,那么,开拓新能源汽车就是提升发展效益的关键,是品牌的“矛”。
为了赢得未来,一项注重章法与策略的一汽大众并没有乱拳出击,更没有按兵不动。一汽大众的路线可以分为两项:
首先,是经典产品向“新”。
比如,品牌推出迈腾GTE和探岳GTE两款PHEV产品,在B级车和中型SUV两大关键领域插下旗帜。
在这里必须澄清的是,在笔者看来,一汽大众的这两款产品目前月销并不惊喜或许并不是一个坏事。新势力需要开疆拓土,力求一击即中,因为身后无退路、周遭无领地。但一汽大众面临的情境有所不同,它不需要一击即中,比起立竿见影的销量贡献,品牌有时间、有资本去徐徐图之、摸着石头过河。
因此,迈腾GTE和探岳GTE两款PHEV产品,价值意义和占领用户心智的作用,要远高于纸面上的销量数据。
其次,则是毫无保留地推出纯电产品。
去年底,ID.7 VIZZION登场。ID.7 VIZZION并不是一汽大众的第一款纯电产品,却足以被称为一款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产品。
保留德系品质的同时,“听劝”的一汽大众也自主完成了车机系统的智能升级,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语音交互、智能导航“全家桶”式统统焕然一新。
一方面我们见到了一汽大众对于中国市场的注重,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窥见一汽大众对市场的应对速度和应对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许多合资品牌的“拿来主义”,一汽大众选择自主开发全新的电动车型,据悉,目前品牌的技术方案已经基本确定,自主开发的混动系统也将装车。
钞能力虽好,但只有自研,才让一汽大众保留一汽大众的特色与优势。
写在最后
此前,在一汽大众新闻年会上,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英如表示:“市场结构虽然对我们不利,但是大众品牌总体份额维持了稳定,行业排名从2022年的第5名提升到第3名。年初制定了‘油电共进’战略,使大众品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具备了更强的韧性,通过油电双驱齐聚发力。”
比起“吃了上顿没下顿”,具备时间带来的市场和行业经验的一汽大众更偏向长远发展、长线作战。
心态要稳,才能不自乱阵脚、稳住份额;下手要狠,才能走向未来、迎接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
对于一汽大众很难不调侃一句:姜还是老的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萝卜快跑租车88元一天,无需驾照,限定路线,适合武汉旅游观光。虽有绕路、急刹问题,但舒适度和科技感在线,推动智驾发展。
限时权益价9.89万起,哈弗大狗2026款正式上市
猛士M817发布预售,华为智能化技术上车,32.99万起
理想i8,应该是近期最热门的一款新车,但网友们对于它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这款车究竟怎么样?抛开成见,我们只从产品来聊聊理想i8。
这个7月,红旗品牌汽车销量将突破200万辆,为真诚回馈这200万用户的长期信赖与支持,对旗下混动车型推出了今年以来最强劲的购车优惠。 现在12.38万起就可以拿下,这款超级混动智趣新生代SUV一一红旗HS3 PHEV。
200万用户之上,红旗品牌将拥抱更多年轻人。
颖颖侃车|感恩回馈200万用户 红旗HS7 PHEV限时权益价19.88万起
仰望U8L内饰首曝!老板们的鼎级座驾到底有多壕?
猛士M817同步开启预售,新车提供两个版本,其中猛士M817 Pro版预售价32.99万元,猛士M817 Max版预售价35.99万元,即日起下订可享价值58,000元限时预售权益。
比亚迪启动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OTA,新增了三大功能。并郑重承诺对中国市场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这意味着,用户在享受智能泊车带来的便捷时,无需担心可能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
理想i8发布了预售价,35-40万,这个价格你觉得贵吗?作为一款纯电的6座SUV,理想i8值不值得等呢?今天聊一聊。
有台SUV真的要让友商们头疼了,没错它就是岚图FREE+,上市15分钟大定锁单就破万,并且还登顶6月30-7月13日30万以内华系混动车型销量榜单第一。
沃尔沃首款Cross Country——EX30 CC上市 官方指导价23.38万元
不得不说,喜欢开车,注重车辆驾控表现,还得说轿车,15万级别艾瑞泽8PRO和星瑞都挺好,这两款车该怎么选呢?这么比下来您看看
限时权益价9.89万起,哈弗大狗2026款正式上市
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乾
家庭用户对纯电SUV的期待日益清晰:既要续航扎实,又要空间从容,更要智驾可靠。
选车这种大件消费品,一定要遵循“货比三家不吃亏”原则,还得经过试乘试驾亲身体验,同时感受店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意味着将来用车的便利和满意度,最终再做出决策,这才是真正的理性消费,选车功课做得好,用车养车少烦恼,您说对吗?
终于有五座版本了 福特探险者四驱穿越版亮相长春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