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新能源车企贫富差距大,不挣钱只是虚幌?

新能源车企贫富差距大,不挣钱只是虚幌?

百姓评车 4浏览 2024-03-02 IP属地: 吉林
曾经有合资车企的高管说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全是泡沫,没有一家是赚钱的,这种模式最多持续两年就会破产。如今这位高管被打脸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没有破产,比亚迪、理想等车企均实现了盈利。近期理想汽车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达1238.51亿元,净利润为118.09亿元,以2023年交付37.6万辆新车粗略计算,理想汽车售出一辆车能够净赚3.14万元。

新能源车企贫富差距大,不挣钱只是虚幌?

理想汽车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营收突破千亿元的新势力车企,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实现年度盈利的新势力造车公司。理想汽车的事例说明,新能源车企不盈利就是一个大大的伪命题。
新能源车企如何实现盈利?
汽车新能源车已经是全行业共识,也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新能源车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及业外资本追捧。但新能源汽车产业对资金、技术和产业链配套有较高要求,并不是每一个地方和每一家企业都适合。

新能源车企贫富差距大,不挣钱只是虚幌?

增量不增利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尴尬,背后原因是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品牌众多,单一车型销量偏低。纵观新能源车市场几百款车型,大多数月销量在千辆以下,难以走量。然而汽车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一点是高度依赖规模优势。如果车辆没有规模效应,车企的研发制造成本高昂,最终难以实现盈利,这也是多数新能源车企无法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处于转换阶段,还在垒土的过程中。相对于燃油车的百年历史是新鲜事物还处于不断投入阶段,前期出现不挣钱的情况是事情发展是正常规律。

新能源车企贫富差距大,不挣钱只是虚幌?

但是我国新能源车产业已经发展多年,总会有少数强者突围而出,开始实现盈利,且盈利能力比较好,比亚迪的盈利能力不输特斯拉。理想汽车的盈利规模也处于快速扩大态势。而且广汽埃安在2023年的6月-9月也连续四个月实现了盈利,而且与比亚迪、理想多插混车型的策略不同,埃安是仅次于特斯拉,第二家以纯电动车型实现盈利的车企。
这些盈利的新能源车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规模化做得非常好。新车销量规模化较大,那么车辆的研发制造成本可以得到均摊,使得每一辆车的制造成本都能够尽可能地降低,车企才能更好地实现获利。

新能源车企贫富差距大,不挣钱只是虚幌?

新能源车企盈利的方式并不少。现在新能源车企都普遍开始用直营模式,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省去了经销商的环节,没有中间商赚取差价,车企售出一辆车的利润空间会更大。同时现在很多新能源车提供终身质保服务,而质保需要到店进行维修,新能源车企采用直营模式,用户到店修理车辆的费用会直接进入车企的账户,这也会增加车企的收益。
另外车辆的保险、流量费用等等方面的费用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也是利润奶牛。虽然现在很多新能源车都有三年免费流量,但是三年过后,用户使用车辆的娱乐功能就要付费,跟手机付费买流量一样,这也是车企收益的一部分。

新能源车企贫富差距大,不挣钱只是虚幌?

总之新能源车不挣钱,在短期来看是常态,当前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收益方面不如百年燃油车乐观。但是新能源车可以通过模式创新创造价值,通过智能化赋能提升盈利能力,新能源车企不盈利就是一个伪命题。
下一位盈利的品牌会是谁?
决定车企利润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和规模,而这两者又相互影响。观察比亚迪的经营指标可以发现,随着销量规模的逐年提升,其成本随之快速下降,利润得以显著提升。其中产销规模是车企应该追求的头等大事,因为达不到一定的销量规模,成本就降不下来,就会陷入更加难以盈利的恶性循环。而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和埃安因为销量规模的扩大,则进入了成本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高的良性循环。
有远见的车企会坚持做大市场规模,因为亏损与否在于成本测算基数,年销10万辆亏损,但年销20万辆很可能就不亏损了。一时亏损失去的是现在,而不能及时做大市场规模,失去的则是未来。

新能源车企贫富差距大,不挣钱只是虚幌?

现在新能源市场快速壮大,新能源技术日益成熟,新品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新能源出口正在成为长期驱动力,部分车企新能源业务持续向好,比亚迪、理想、埃安之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品牌加入盈利队伍,譬如极氪、小鹏等。
鉴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包的成本越来越低,其他品牌也有利润转正的机会。2024年1月底铁锂动力、铁锂储能电芯价格分别下跌至0.38、0.43元/Wh,三元电芯价格下跌至0.48元/Wh。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已经低于0.4元/Wh,三元锂电池则是低于0.5元/Wh。虽然这些价格是拿货价,但是相比当年,现在动力电池的价格已经非常低,车企的造车成本也将会下降。

新能源车企贫富差距大,不挣钱只是虚幌?

不过各大新能源车企也要正视一个问题,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车企已经开始往新能源车领域全力进军,此背景下,留给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时间窗口正在缩小,对于多数新能源车企来说,关键在于如何抓住未来1-2年的发展期,这非常考验掌舵者的智慧。
百姓评车
新能源车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车企之间的竞争方式也更多元,是技术、产品、服务、营销、资金等方面的多维度竞争。在此背景下只有体系力强大的车企才能在这场造车马拉松赛事中坚持到最后。率先打破新势力盈利魔咒的车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足够多的资源和条件去拥抱更广阔的星辰大海,有望实现更多盈利。其他还深陷亏损泥沼,无法实现销量规模的新能源车企,将会是满途荆棘,前景堪忧。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734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