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路咖汽车 2868浏览 2024-03-17 IP属地: 北京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汽车行业的现状是,做了增程的,销量都不差。而不做增程的,却好像一种原罪。

随着长安、奇瑞的星途时隔3天发布了和增程相关的新能源动力技术,目前中国市场里此类的头部玩家已经有了华为系的AITO问界、理想、零跑、吉利、长安、奇瑞共6家。

从2023年开始,互联网上就诞生了一个比较偏激的观点,“不搞增程的新势力,没了也是活该。”且这个观点的诞生,早于李想和长城高管的网络吵架。这一类观点诞生的主因,与202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翻倍增长有关,更与每到节假日时,都会有一批电动车车主受戒相关。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尽管蔚来有着3-5分钟能完成的换电,尽管充电速度越来越快,特斯拉的V3超充最高速度已经到了15分钟补能250公里,以及被誉为非常先进的800V陆续上线,但多数人的续航焦虑依然没有被打消。

至于改变了这些的,是2021年开始,比亚迪DM-i带着插混冲出了之前的认知。2018年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每年在中国只能产生不到140万辆的数字,而在2021年,这个数字一跃冲到了330万辆以上。2022年,这个数字再翻一倍到687万辆,而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无限接近950万辆。

价格战打的越狠,做增程的就会越多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节节攀升,自然离不开比亚迪和特斯拉国产后的带动,消费者的认知因为这2家越卖越多而改变。之前不了解、不敢触碰的事物,当身边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时,顾虑也就逐渐被打消。

而更关键的一点是,它们的价格一直处在下降中。新能源车越来越便宜,这和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价格大跳水,最终慢慢干掉传统手机的逻辑和趋势都差不多。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2021年时,比亚迪秦PLUS DM-i的含补贴指导价区间为10.58-14.58万元;

2023年时,秦PLUS DM-i冠军版上市,指导价区下探至9.98-14.58万元;

2024年新一轮的荣耀版推出后,这一指导价区间进一步下探到7.98-12.58万元。

3年时间,车辆指导价先是下探6000元,再是2万元,考虑到配置的增加再按降幅/原车价的比例计算,约为15%-30%。粗浅的理解这个比例数据相当于,奥迪A6L(起步指导价42.79万元)在3年时间里,降到了奥迪A4L的起步价(现款起步指导价32.18万元)。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同样的轨迹也出现在特斯拉身上,以Model 3为例,2019年时最早的国产版本起步价为35.58万元(未包含国家补贴),而2024年3月,指导价已经到了24.59万元,叠加上官方的8000元保险补贴,相当于23.79万元,价格的下探比例33.1%。

都在30%左右,这是特斯拉和比亚迪所体现的共性。而参考到整体的收入预期在波动,降价潮和价格战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数消费的特征已经聚焦在了“低价”上。 换言之,价格没有惊喜的新车,在当前很难杀出重围,而且即便是出名的大品牌,也不能复制成功。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这之中的案例,信手拈来,比比皆是。3月1日,理想MEGA的上市,曾经被李想立下50万元以上爆款、颠覆传统的MPV,撞上了退订破万。2023年9月之后开始顺风顺水无可阻挡的华为系也是一样,和奇瑞合作的智界S7抢到了当时大量532新车还未上市的风口,1个月时间大定破万,但因为无法交车,爆单的趋势直接停止。交出的销量成绩单是,1月销量485辆,上市之后3个月累计销量2297辆。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而再看看一系列主打增程的新车带来的同期销量数据:

理想1月销量3.1万辆,2月销量2.03万辆;

问界1月销量3.3万辆,2月销量2.11万辆;

零跑1月销量1.2万辆,2月销量0.65万辆,但零跑C10手里握着4.5万辆的订单。

而之所以增程能在市场里的突围,并不是因为之前网络互撕状态下,关于增程是先进技术还是落后技术的PK,而是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决定什么样的销量数字。中国汽车消费如今的特征是,同等配置和技术水准下价格尽可能低的产品,所以,相比插混和纯电降幅更明显的增程,愈发杀出重围。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比奥迪Q5L大一圈的理想L7,入门指导价差异接近(比奥迪Q5L)便宜近8万元;增程版本AITO问界M9的入门指导价46.98万元,价格不到奔驰GLS、宝马X7的一半。智能化的演进确实让中国消费者感受到和传统车的不同,但价格、车辆定位、尺寸等等,无疑是重要度更高的筛选词。

增程,下一轮价格战毋庸置疑的导火索?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总之,增程和插混的争斗,当前仅从销量破圈增长的角度看,是增程胜。华为系代表的是趋势,尤其是对比了问界M9的终端购买比例,5万台大定中,购买纯电动版本的人群属于绝对少数。而理想的成绩则是证据,证明市场对此类技术的看法。简言之,拥抱了增程的几家后发新势力车企,多数都过了单车型月销量5000辆就能保证盈利的衡量标准。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而最新的趋势已经展现,越来越多的车企技术路线,向增程进行靠拢,之中即包括直接做增程,也包括用DHT覆盖增程能力的。比如眼前的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一周时间里,先是星途瑶光C-DM上市,再是长安新蓝鲸动力发布,二者的落点相同,都是通过燃油时代的储备,提升混动系统的发动机能力,最终实现在插混/增程技术上,有别于市面产品的卖点能力。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不过技术方案上,二者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点在于,都是依托米勒循环,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热效率越高,燃油的利用率就越高。在插混上,发电和直驱都会更省油,在增程上,发电效率会提升,能耗也会降低。另一个相同点还在于,两大车企的新动力系统,都是同时兼容插混和增程,以及可以单独拎出来做插混,或者做增程。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不同的点在于,瑶光C-DM交出的热效率是44.5%,长安新蓝鲸动力的热效率44.28%,储备热效率47.03%。以及二者的发动机喷油压力不同,奇瑞使用350bar+预燃烧方案(特征在燃烧室),长安使用500bar+ 150mJ点火技术(特征更多在点火)+ 1.45缸径行程比、16:1高压缩比(更细长的气缸和压缩比)。

当然,上述的单纯数字对比,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没什么意义且晦涩的。简言之,长安这套新动力系统的换算结果是,在增程模式下,它的发电能耗会相比市面上目前最强的两家企业-华为、理想更好。

官方数据下,理想L系列增程器的热效率40.5%、问界M系列的增程器热效率是41%左右,长安的热效率提高了3%左右,但1L油转化3.63度电;相比,问界的增程器,1L油转化3.2度电。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再做一个简单换算,拿问界M7的60L油箱做参考,用满油箱转换电能,可以实现192度电的转换;同等60L油箱下,长安的增程器可以转换出217度电,多出25度电左右。以增程车型目前普遍交出的高速100km电耗在22kWh左右来换算,这相当于长安的新车型如果只使用增程模式,能比同尺寸/重量的理想或者问界,花一样的钱,能多跑100公里。

而如果是奇瑞或者长安要追求更长的增程续航表现,因为发电效率更高,于是油箱可以更小、电池也可以更小,最终又是一波成本下探。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总之,有了新技术之后,手里的玩法也可以明显变多。看一下最新一轮的主流车企新车投放计划,大概如下:

长安会使用新的增程技术的车型包括,深蓝G318、阿维塔11、阿维塔12、阿维塔E15、阿维塔E16,会在2024年完成上市,以及启源和深蓝的更多车型;

奇瑞的相关新车会包括,预计4月上市的中大型SUV星纪元ET;

吉利的此类新车会有领克07 EM-P;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而且除了这些之外,还有重量级最高的比亚迪。按照比亚迪近几年所公示的专利信息来看,在2021年申请的功率分流,已经被多次猜测会是新一代DM系统的关键亮点。丰田和本田手握着功率分流关键零部件行星齿轮的专利,丰田的专利已经在全球进入失效期,而丰田和比亚迪之间有着深度合作。简言之,在成本不明显增加,零部件进一步小型化后,它的发电功率和发动机直驱效率都会更高。换言之,更省电、更省油。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总之,上述4个品牌带来的技术路线选择是基本相同,不同点主要在于,内燃机具体怎么做,以及BMS能量管理的软件算法怎么做。而毫无疑问的一件事是,没了摊销发动机的研发成本(几千元),如果专门做增程可以取消变速箱的成本(爱信6AT公开报价8000元),各家显然都有了进一步下探价格,应对更激烈竞争的空间。

让我们看看,价格会下降多少吧

不用单独去计算增程相对纯电动能节省多少成本,因为很多这类车型已经上市,替我们算过了一笔账。也不用去探讨车企会如何进行定价,因为现在的价格战里,一旦销量不达预期,车企能调低的幅度就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比如,眼前比比皆是的官方降价。

先看降价的比例,岚图Free的2022款同DNA型号上,增程(37.99万)与纯电(41.99万)的差价为4万元,二者的电池容量差异为55kWh。

AITO问界M9的同配置版本,增程与纯电的差价为4万元,增程Max版为46.98万,纯电Max版为50.98万元,二者的电池容量差异为58kWh。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深蓝S7的同配置版本,增程与纯电的差价为2.3万元,200Max增程为16.99万元,620Max纯电版为19.29万元,电池容量差异为48.24kWh。

鉴于新势力多数没有走上正常市场化,如毛利率为负数,如依托资本造车,故不介入结论。以成熟车企的表现看,在中型以上的车身尺寸下,增程能比纯电省去50kWh左右的电池容量,电池价格也能下探3-4万元。如以以上三者的表现看,价格下探占车价比例的数字分别为深蓝的12%、岚图的9.5%、问界M9的7.8%。

于是,让我们看看深蓝G318、阿维塔4款新车、星途星纪元ET,长安和奇瑞两家应用了新增程类技术的车型,还能下探的价格可能性。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深蓝G318目前的预测价格为,不低于20万元起步,在30万元左右,定位中大型SUV比同类功能但定位中型的方程豹豹5(28.98-35.28万元)大一号,价格下探空间在5万元左右。相当于拉低了细分市场车价的比例在17%左右。

阿维塔系列4款车型的价格下探,可以用最近上市的一款新车做衡量参考,阿维塔11千里智驾款限时售价25万元,较此前的30万元起售价下探5万元,而换装增程后,这个价格还会更低。

长安和奇瑞入局增程后,下一轮价格战,车价至少再降10%?


星途星纪元ET,则可以用星纪元ES的市场变化动作做参考。2023年12月下旬,和智界S7同平台的星纪元ES上市,价格区间22.58-33.98万元。但就在17天后,此车型快速推出了19.88万元的更入门版车型,同时对其他车型官方补贴2万元现金。这背后,是销量远低于预期之后的自救,1月星纪元ES销量仅504辆,市场热度偏低。

所以,星纪元ET几乎没有定高价的胆量,再考虑到ES和ET都基于E0X平台,星纪元ES尺寸4945*1978*1489mm,轴距3000mm,星纪元ET尺寸4955*1975*1698mm,轴距3000mm。没有实质性的技术和配置差异,如今星纪元ES的纯电版已经把最低定价放到了20万元内,星纪元ET的增程版则甚至有机会进入19万元内。

而网络上近期对此的频繁猜测,猜测价格为18.88万元起售,则是与其市场现状不谋而合。

下一轮价格战和降价潮何时开打,目前来看,大概率是以2024北京车展为起点。如今的趋势已经是和几年前发生改变,从优先追求技术先进性,变成了同步追求成本下探和相对技术先进性。而随着这些陆续发生,再借由上述的分析,下一轮价格战再来10%的降价幅度,不紧不令人意外,还十分合乎情理。

不做增程不是原罪,不够主流,不够便宜,才是。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讯前端 关注
前瞻技术解读,专注自动驾驶、氢能源等未来出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柳爷评车 关注
你来说 我来测 先来一百款新车 优缺点简单粗暴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