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以上两张图来自于某车之家提供的3月份宝马X3的最新成交价,可以看到他们都在指导价的基础上下降了17万多,且车主都是全款购买,并且两车还都是在售新款车型。无独有偶,在去年1月底,北京某宝马4s店也放出消息称:“宝马X3将于2024年1月29日至2024年2月4日期间,为期6天,降价幅度高达17.19万元!”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宝马X3似乎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大降价!为了验证数据的真实性,车轱辘也多方查询了宝马X3最新的成交价。事实证明宝马X3在网络上的价格很乱,有的优惠得多,有的优惠得少,价格相当不透明,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优惠17万以上的价格,其中还是存在一些猫腻的,毕竟这个价格,放到全国任何一个地区都是相当炸裂。
宝马X3优惠17万元,到底是不是销售噱头?
车轱辘认为能做到以上优惠力度,只有2种可能,要么它是库存车,要么它是展车或者试驾车,在本就有优惠的情况下进行打折。
那么至于目前宝马X3优惠到底如何,前几天车轱辘跟在宝马4S店工作的朋友聊了聊,他给出的答案是,目前他们店,宝马X3卖得最好的是中配车型2023款xDrive30i领先型 M曜夜套装,优惠12万。
另外他还透露,宝马X3是他们卖得最好的车型,现在没有现车,订车后得等2~3周才能提车。对于价格的优惠差,他还给车轱辘分享了一个客户购车的故事,这个客户很懂市场价格,自己也是开汽车饰品店的,跟他压价格压了很久,但最终仍然还是以优惠12万提了车,因为再低了,他们根本没法出手。
由此可见,至少从目前来看,宝马X3优惠17万基本不可能实现,不过不论怎么讲,就算只优惠12万,宝马X3的降价力度在业内仍然属于夸张的存在,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是宝马SUV领域的热销车型,为何却沦落到如此田地?
宝马X3最高优惠12万,是卖不动了吗?
对于宝马X3而言,降价它肯定是一万个不愿意,但是对于市场而言,宝马X3它不得不降。
首先,车市内卷,引发的“价格战”,宝马X3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它不得不应战。
其次,多家新能源汽车的联合打压,也让它不得不降,另外随着宝马在我国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逐渐扩大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宝马也自然会选择降价策略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最后,消费者购车积极性的下降,也是造成宝马X3优惠力度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
如今多家车企降价“乱象”频发,让消费者无从下手,因此出现一大批“等等党”,虽然消费者能等,可车企等不了,如果销量上不去,各种成本的叠加,将会让它们不堪重负,倒不如“以价换量”激活市场,毕竟这招对宝马这类有着“明星光环”的车企而言,还是大有裨益的。
写在最后
那么最后给大家一点指导性的意见,优惠12万的宝马X3能不能买?车轱辘给的建议是,还是在等等,因为在今年上半年,2024款宝马X3即将到来,届时2023款车型应该还会降,况且万一2024款宝马X3上市后还会有惊喜呢?
前不久,一汽奔腾悦意03横空出世,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中竞争最为激烈的紧凑型纯电SUV市场中。
“一个吉利”,从减法到加法。
中国的B级轿车市场是一个关注度极高的细分领域,它覆盖了最优质的消费群体,因此也是各品牌竞争的重要战场。从4月份B级轿车的销量情况来看,虽然销冠仍然是比亚迪秦L,但占据主流的仍然是合资燃油车型,不过蔚来ET5T和阿维塔06的异军突起,成为了4月份B级轿车市场比较特别的亮点。......
车未上市已出现质量维权黑稿,小米汽车方面还能“有容乃大”吗?
8.4 万销冠背后:为什么中国人买 SUV 绕不开比亚迪宋?
一时的风光是短暂的,从长远看企业利润很关键,是未来竞争的最大底气之一。
未来,菱智将继续以“创业者成长伙伴”的角色,为每一位奋斗者铺就更低门槛、更高效率的创富之路,托举起每个时代的创富梦想,为推动共同富裕贡献坚实力量。
二季度伊始,比亚迪汽车再度展现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强劲实力,在4月销量持续向好的基础上,1-4月更以128.1万辆的销量,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二季度伊始,比亚迪汽车再度展现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强劲实力,在4月销量持续向好的基础上,1-4月更以128.1万辆的销量,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这几年整个汽车大环境正处于技术创新和市场格局重构的关键阶段,很多合资品牌销量疲软,甚至面临生存危机。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一汽丰田,今年的第一季度,一汽丰田达成销量17.2万台,同比销量逆势增长9.6%。合资车企唯一正增长,逆势上扬一汽丰田背后到底有什么“财富密码”?
包括吉利银河、极氪、领克在内三大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达33.9万辆,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如何平衡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协调发展,将是每一个车企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比亚迪宋家族4月热销8.4万辆 持续霸榜中国SUV销冠
技术+市场双轮驱动!比亚迪汽车1-4月销量超128万辆
沃尔沃汽车荣登 2025 年《财富》中国 ESG 影响力榜 ——以卓越实践树立行业标杆
所以,“閤先庆接替冯兴亚”会是一语双关吗?
具体到各大车企,它们究竟又能分羹多少呢?
极氪科技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极氪、领克双品牌首次并表,均达成历史同期最好财务表现——总营收220亿元,整车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整车毛利率为16.5%,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达19.1%创历史新高。在香港会计准则下,极氪科技一季度实现盈利5.1......
当合资品牌还在依靠 GL8、赛那等车型维持「商务 - 家用」二元对立的市场逻辑时,高山用「7/8/9」三兄弟的尺寸矩阵直接重新定义MPV市场的规则。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可是妥妥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