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传祺汽车3月销量33213辆,其中有14800辆是MPV车型贡献的。
接近一半的销量由MPV提供,一方面说明了传祺的MPV确实畅销;另一方面我们要知道传祺是一个几乎涵盖所有车型类别的综合汽车品牌,从某知名汽车网站——懂车帝查询到,传祺旗下总共有39款车型,在售的MPV车型仅有传祺M6、传祺M8、传祺E8和传祺E9四款车型。如此不合理的销量占比足以说明,传祺除MPV外的其他车型销量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相当紧迫。
具体来看,在各大品牌新能源车型百花齐放的今天,传祺的新能源表现显得特立独行:懂车帝等汽车网站尚未更新3月销量,不过从2月销量来看,传祺已公布的三款新能源车型中销量最高的是传祺E8——1280辆,其余的车型销量为传祺E9——639辆、传祺ES9——418辆。相较于其他品牌少则六七千、多则两三万台的新能源单车销量,传祺新能源的成绩显得黯然、落寞。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大车企的技术品质和规模化生产已经日趋成熟,因此众多品牌展开了新能源「性价比之战」:一是增配不增加,二是直接降价。
面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局势,广汽集团总经理兼传祺董事长 冯兴亚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直言:“价格是用来定位的,价值是用来打仗的,成本是用来盈利的。”并以此观点来反对当前的新能源价格战,再联想到当前传祺新能源当前的销量表现,人们不禁怀疑:传祺是不屑打价格战,还是不敢打价格战?
剑走偏锋——新能源主流车型少,整车产品力相形见绌
从广汽传祺官方网站可以查询到,传祺新能源目前在售的仅传祺E8、传祺E9和传祺ES9三款车型,三款均为插电式混动车型,其中传祺E8和传祺E9为MPV车型,传祺ES9为中大型SUV车型。然而,汽车消费者占比和用车频率更高的轿车、紧凑型SUV车型却没有涵盖。显然,单靠受众群体更小的中大型SUV和MPV车型,无法撑起传祺新能源的畅销梦想。
产品力上,以中大型插混SUV——传祺ES9为例。有一说一,该车在当前大中型新能源SUV阵营里算不上昂贵,甚至还处于价格底部。唯一价格与之重合的,就是问界M7。我们就以售价同样为24.98万元的传祺ES9 2024款143km Max(以下简称:传祺ES9)与问界M7 2024款Plus五座后驱版(以下简称:问界M7)进行对比。
动力层面,传祺ES9采用的插电式混动,190Ps的2.0T发动机匹配182Ps的电机,能综合输出372Ps的最大马力,问界M7能输出272Ps的最大马力,相比之下传祺ES9确实更有优势。然而,问界M7采用的是电机后置布局,比电机前驱的传祺ES9百公里加速时间和最高车速表现更突出,在爬坡路段的爆发力和抓地力也更好。
另外用户最关心的续航上,传祺ES9的CLTC纯电续航为143km,在大中型插混SUV中也算不错,但问界M7的CLTC纯电续航为240km,基本上可以实现“两周只充一次电”。综合续航上两台车在CLTC工况下都能达到1200km以上,但问界M7的为1300km。在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质疑:拿增程问界M7去跟插混传祺ES9对比纯电续航不公平,但传祺ES9定位大中型插混SUV,本身阵营所在车型就很少,问界M7是唯一价格与之重合的大中型新能源SUV。况且,消费者逻辑从不看原因,只看结果。
另外在整车配置及出行体验上,包括问界M7在内的主流混动、纯电车型,大多都采用的宁德时代电池,它在动力性能、续航和安全保障上的得到了行业和市场用户口碑认可,缺点就是价格成本高。因此为了降低成本,传祺ES9采用的是在消费者群体中并不知名的正力新能电池,用户及市场对其整体品质表现难免有所顾虑。
跟同样24.98万的问界M7相比,传祺ES9不支持疲劳驾驶检测及提示、后排侧安全气囊和自动泊车入位,在主被动安全上没有更让消费者心安的保障,显得不够诚意。不仅如此,在用户上下车体验上,传祺ES9仅支持钥匙解锁,如果车主忘带或遗落钥匙,将无法打开车门上车,这不是20万元以上车型该有的表现。智能舒享体验中,传祺ES9的智能语音不支持第二排语音分区唤醒识别,不能兼顾后排乘员的个性化用车需求,后排没有多层隔音玻璃,静音表现并不卓越。
在用户口碑层面,传祺ES9的车质网投诉量较少,但该车1月销量只有1337辆,2月更是下降到418辆,因此投诉量在销售量的占比并不低。此外从投诉内容来看,包括制造工艺问题——后备厢尾门左右不平整、驾驶问题——高速行驶方向盘抖动、动力系统问题——续航里程不准、营销服务问题——购车送手机数据监控等。可见传祺ES9的整车制造和售后服务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舍不得银子换不到真品质,研发投入过少阻碍传祺新能源升级
3月28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财报,2023年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87.57亿元,同比增长17.48%;净利润44.29亿元,同比下降45.08%。
我们都知道研发是汽车技术品质升级的根本动力,在利润下降的同时,广汽集团的研发投入也并不乐观——2023年广汽集团的研发投入为83.88亿元。与之相比,同样为大汽车集团的上汽集团研发投入为220.13亿元,此外比亚迪395.7亿、长城110.3亿,就连营收仅占广汽集团一半不到、在售车型数量仅8台的蔚来研发投入也达到134.1亿元。
我们要知道的是,广汽集团作为一个极其庞大的汽车集团,在整车业务上就分为乘用车、商用车和摩托车三大类型,其中乘用车包括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两个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日野等合资合作汽车企业。而我们今天的主角传祺新能源,只是广汽集团的、乘用车板块的、广汽乘用车自主品牌中的、传祺品牌的新能源领域,如此换算下来,传祺新能源所能得到的研发投入足可谓杯水车薪。
车型少、产品弱、研发投入还不敌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试问这样的传祺新能源又怎么会取得良好发展呢?
「护犊子」燃油车型,不重视新能源的传祺与车市大势背道而驰
我们都知道,传祺的主要销量来自于燃油车型,因此在营销传播上稳住燃油基本盘无可厚非。但过于得「护犊子」燃油车型,甚至挤压新能源车型的营销传播比例,看似保持了本就不高的燃油汽车销量,实则错失了新能源种草消费者的良机。
以 @广汽传祺 官方微博日常动态来看,整个3月份上百条动态,主要集中于传祺影豹、传祺GS4 MAX和传祺M8三款车型进行传播,关于在售三款新能源车型——传祺E8、传祺E9和传祺ES9的传播少之又少,其中传祺E8有一个系列产品力视频,传播共计11条动态,但集中于空间和设计解读上,对于插混车型核心的三电系统、续航等的传播较少;传祺E9有2条省油技巧长图,传祺ES9更是一条也没见传播。
在 @传祺新能源 官方微博中,3月主要针对传祺E8进行产品力视频解读和传祺E9名人车主——脉脉创始人 林凡的视频传播,在传播形式上较为单一,缺乏品牌/车型新闻或营销事件外的常规创意传播,同时文案风格也相对单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传祺新能源 官方微博3月几乎没有做过福利派送和抽奖互动活动,这也能看出传祺品牌划拨给传祺新能源的营销费用是较少的,同时也可窥探出传祺品牌对新能源板块的不重视。
车界视点:
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技术配置增量竞争”,进化为“普遍成熟后的性价比内卷”,新能源汽车品牌之间,比的就是技术提升产生带来的规模化造车、成本降低所形成的盈利空间大小。比亚迪、问界、理想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特斯拉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的鲶鱼。
在这样高压的竞争态势下,传祺新能源既没有新能源爆款单品,也没有大的降价空间,更没有定位高价的技术品质底气与实力。其所盈利的大部分应用于稳固燃油渠道和营销,从而无法实现更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技术品质升级。因此,摆在冯兴亚面前的难题很具体、也很难解。如果寄希望于既不加入价格战、又不增加研发投入,从而避免资金亏损和被市场淘汰,那么不思进取的传祺新能源主动或被动退出中国汽车市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技术日产,已然在电驱化、智能化时代向新出发!
比亚迪回应“葡萄碎碎冰”散布谣言被拘留,强调尊重并接受监督,坚决采取法律手段打击黑公关。
央视报道,仰望销量破万 再起航 厉害了,同学们。仰望汽车上了央视了,央视《第一时间》报道了仰望品牌销量突破了一万台,第一万辆车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交车仪式,从23年11月开始交付,短短的17个月,仰望销量就突破10000台,可见大家对于仰望的认可
前几天,一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全球对话在嵊州徐徐展开。来自欧洲、美洲、中亚等2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国际嘉宾齐聚一堂,以“科技与文化”为纽带,共同见证比亚迪创新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
上海车展比亚迪展示的兆瓦闪充技术,引众人围观!
2025上海车展豹力全开, 方程豹583家族齐亮相。
一场关于山水与科技的奔赴,比亚迪带你看未来出行
2025年4月27日,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号(“比亚迪深圳”号)在江苏太仓装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开启首次远洋航行驶往巴西。这是比亚迪国际化战略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保时捷称拟在华停售电车系误读,但不把小米汽车当对手是真的
辣椒汽车·车展关注:在乐道L90首发亮相现场,蔚来掌门人李斌和乐道汽车高管俞斌的钓鱼表演,几乎让所有在场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只见李斌和俞斌拿着钓鱼竿,并排坐在乐道L90前备箱里,嬉笑着展示钓鱼的乐趣。
智驾之争,为什么阿维塔07的激光雷达路线比特斯拉纯视觉更懂中国
鸿蒙智行:让安全成为智能驾驶辅助的“肌肉记忆”
比亚迪海洋几乎把家庭用车场景覆盖全了。
沃尔沃汽车品牌体验中心(中国)焕新启幕
比亚迪严厉反击黑公关,严惩不实信息传播者
左手硬派越野,右手华为乾崑 基于华为 Hi 模式打造却又超越 Hi 模式。
经常听人吹的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究竟什么样子?中国长安携旗下辰致科技、重庆青山等子公司核心技术,亮相2025上海车展。展台上,你能看到全线控技术的智能底盘,如今智能电动汽车想实现更多功能,离不开它。另外还有重庆青山带来的最新分布式电驱,体积小、密度高、最高转速22000转。
“战略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4月27日,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号在江苏太仓装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开启首次远洋航行驶往巴西。这是比亚迪国际化战略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比亚迪严厉反击黑公关,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谣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