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鬼斗车 3388浏览 2024-05-20 IP属地: 吉林

有人说,当前的车市,比“价格战”更卷的是“流量战”。从“雷式”发布会到北京车展上,雷军与周鸿祎“一红一绿”的双拼组合,再到各大车企老板们从幕后走到前台,纷纷下场搞直播,中国车市瞬间掀起一波又一波流量的狂欢。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看似热闹非凡的车市,却难掩车企焦虑的情绪。如今,车市竞争愈发激烈,车企则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即便强如特斯拉、理想,也面临着销量下滑、卷入新一轮裁员的传闻。传统的合资大佬更是放下身段,纷纷参与到“活下来”的竞争当中。

在国内车市这场最残酷的淘汰赛里,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一身轻松。其实不管是新势力、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想要在中国车市中走稳、走远,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流量。

流量不是销量 业绩才是焦虑的根源

现在,很多车企狂追流量索要KPI,可很多时候,泼天的流量却并没有带来泼天的富贵。流量是流量、销量是销量,流量并不一定都能转化成销量。

即使身处流量高峰,面对销量疲软、业绩下滑也会让车企深感焦虑。特斯拉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新能源市场中的“头号玩家”,特斯拉从来不缺少流量和关注度。

但今年一季度,特斯拉面对品牌销量下滑,也变得不再那么淡定。数据显示,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新车38.6万辆,同比下滑8.5%,这是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交付同比下滑。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再看2024年一季度的财报,特斯拉公司营业收入为213.01亿美元,同比下滑8.69%,环比下滑15.36%,低于市场预期。综合因素作用之下,特斯拉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裁员。

理想的实际情况与特斯拉相似,曾经意气风发的理想在今年势头急转直下,4月,理想汽车交付量达到25,787辆,1-4月份,该品牌累计销量为106,189辆。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今年,理想汽车将全年的销量目标调整为64万辆,这意味着理想汽车前4个月任务完成率只有16.5%,压力显而易见。而且,理想汽车也传出了大幅裁员的消息,甚至有供应商吐槽理想MEGA当初设定的销量目标为月销万台,结果只有几百台,导致前期投入过大压力凸显,种种迹象表明,理想汽车目前面临较大的困局。

车市的另一边,一直享受稳定红利的合资品牌,也透露出焦虑与不安。前不久,网络上曝光一汽-大众一则名为“突围行动”的内部通知,其中写道“一汽-大众正处于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转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战我们无路可走,唯有万众一心向死而生”。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并没有得到官方的直接认定,但从今年车市的形势看,合资品牌的窘境肉眼可见,更有甚者,传出部分日系品牌大量减产,并全员取消奖金。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466.4万辆,同比增长26.7%,市场占有率则正式突破60%大关。

中国品牌正在抢占合资对手原有的份额,现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传统强势合资品牌只能放手一搏,通过产品、促销等方式刺激市场,保住销量份额。前不久,有合资公司老总接受采访时坦言“打不死就得打”。

以变化应对焦虑 寻找车市“新大陆”

到今年,中国车市已经连续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有评论说,中国是“最激进推动新能源的大国”;也有人说“中国押宝新能源汽车,其他国家不跟你玩了,最后只能变成孤岛”。

可不管说法如何,面对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谁又能轻言放弃呢?现在,为了赶上新能源车市的发展浪潮,海外品牌也不再矜持,努力以“万变”应万变,从而减少市场所带来的焦虑感。

在5月初刚刚落幕的北京车展上,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以及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都发布最新的战略与产品,表达自身将坚决进行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与态度。

4月北京车展前的夕宝马之夜上,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引用孔子的话“温故而知新”来表达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坚持创变是宝马基业长青的关键,发布会上,宝马发布两款“新世代”概念车。据介绍,未来24个月,宝马将有6款“新世代”车型将密集推向市场,宝马以全新产品应对新能源市场竞争,并将在沈阳率先投产第六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同时,在智能化方面,合资品牌正寻求本土化合作伙伴,推出适应本土消费者需求的智能化系统。5月13日,一汽丰田和腾讯云举行合作发布仪式,双方主要围绕数智营销、AI大模型、数字化办公生态、基础云等系列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一汽丰田的目的很明确,努力补齐智能短板,提升产品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在新能源方面,一向坚持榨干最后一滴汽油能量,不断提升燃烧效率,并固执的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长安马自达,如今也联合长安汽车推出了首款新能源汽车EZ-6,据了解,无论是纯电还是增程系统全都源自长安汽车,实现了真正的合资反哺。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品牌正在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4月,比亚迪销售新能源乘用车31.2万辆,这份“成绩单”中,最亮眼的部分是其4月出口乘用车超4.1万辆,同比大增177%。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现在,比亚迪正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目前,比亚迪携旗下海豚、海豹、BYD ATTO 3以及2款全新电动巴士等车型推向了19个欧洲国家及地区。

5月14日,比亚迪还在海外市场推出首款款全新智能豪华皮卡车型——SHARK(鲨鱼)。该车在墨西哥市场售价约合人民币38.66-41.65万元,这款车型透露出比亚迪想要征战北美市场的野心。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还有红旗、吉利、奇瑞、长城汽车等汽车品牌都在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现在,中国品牌通过新能源和科技化两大维度作为突破点进行深度布局,展现中国智造优势。

鬼斗车观点:《易经》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今,车市走到变革的十字路口,车企想要在这场变局处于不败之地,流量是锦上添花的“调味剂”,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强大的系统能力,硬核的产品品质、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是车企能够赢得未来的根本,也是治愈品牌焦虑的关键,毕竟,在任何时代,消费者需要一辆靠谱好车的需求都没有变,千万不要为了哗众取宠而忘了根本。

有人说,当前的车市,比“价格战”更卷的是“流量战”。从“雷式”发布会到北京车展上,雷军与周鸿祎“一红一绿”的双拼组合,再到各大车企老板们从幕后走到前台,纷纷下场搞直播,中国车市瞬间掀起一波又一波流量的狂欢。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看似热闹非凡的车市,却难掩车企焦虑的情绪。如今,车市竞争愈发激烈,车企则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即便强如特斯拉、理想,也面临着销量下滑、卷入新一轮裁员的传闻。传统的合资大佬更是放下身段,纷纷参与到“活下来”的竞争当中。

在国内车市这场最残酷的淘汰赛里,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一身轻松。其实不管是新势力、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想要在中国车市中走稳、走远,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流量。

流量不是销量 业绩才是焦虑的根源

现在,很多车企狂追流量索要KPI,可很多时候,泼天的流量却并没有带来泼天的富贵。流量是流量、销量是销量,流量并不一定都能转化成销量。

即使身处流量高峰,面对销量疲软、业绩下滑也会让车企深感焦虑。特斯拉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新能源市场中的“头号玩家”,特斯拉从来不缺少流量和关注度。

但今年一季度,特斯拉面对品牌销量下滑,也变得不再那么淡定。数据显示,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新车38.6万辆,同比下滑8.5%,这是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交付同比下滑。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再看2024年一季度的财报,特斯拉公司营业收入为213.01亿美元,同比下滑8.69%,环比下滑15.36%,低于市场预期。综合因素作用之下,特斯拉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裁员。

理想的实际情况与特斯拉相似,曾经意气风发的理想在今年势头急转直下,4月,理想汽车交付量达到25,787辆,1-4月份,该品牌累计销量为106,189辆。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今年,理想汽车将全年的销量目标调整为64万辆,这意味着理想汽车前4个月任务完成率只有16.5%,压力显而易见。而且,理想汽车也传出了大幅裁员的消息,甚至有供应商吐槽理想MEGA当初设定的销量目标为月销万台,结果只有几百台,导致前期投入过大压力凸显,种种迹象表明,理想汽车目前面临较大的困局。

车市的另一边,一直享受稳定红利的合资品牌,也透露出焦虑与不安。前不久,网络上曝光一汽-大众一则名为“突围行动”的内部通知,其中写道“一汽-大众正处于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转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战我们无路可走,唯有万众一心向死而生”。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并没有得到官方的直接认定,但从今年车市的形势看,合资品牌的窘境肉眼可见,更有甚者,传出部分日系品牌大量减产,并全员取消奖金。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466.4万辆,同比增长26.7%,市场占有率则正式突破60%大关。

中国品牌正在抢占合资对手原有的份额,现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传统强势合资品牌只能放手一搏,通过产品、促销等方式刺激市场,保住销量份额。前不久,有合资公司老总接受采访时坦言“打不死就得打”。

以变化应对焦虑 寻找车市“新大陆”

到今年,中国车市已经连续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有评论说,中国是“最激进推动新能源的大国”;也有人说“中国押宝新能源汽车,其他国家不跟你玩了,最后只能变成孤岛”。

可不管说法如何,面对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谁又能轻言放弃呢?现在,为了赶上新能源车市的发展浪潮,海外品牌也不再矜持,努力以“万变”应万变,从而减少市场所带来的焦虑感。

在5月初刚刚落幕的北京车展上,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以及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都发布最新的战略与产品,表达自身将坚决进行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与态度。

4月北京车展前的夕宝马之夜上,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引用孔子的话“温故而知新”来表达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坚持创变是宝马基业长青的关键,发布会上,宝马发布两款“新世代”概念车。据介绍,未来24个月,宝马将有6款“新世代”车型将密集推向市场,宝马以全新产品应对新能源市场竞争,并将在沈阳率先投产第六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同时,在智能化方面,合资品牌正寻求本土化合作伙伴,推出适应本土消费者需求的智能化系统。5月13日,一汽丰田和腾讯云举行合作发布仪式,双方主要围绕数智营销、AI大模型、数字化办公生态、基础云等系列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一汽丰田的目的很明确,努力补齐智能短板,提升产品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在新能源方面,一向坚持榨干最后一滴汽油能量,不断提升燃烧效率,并固执的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长安马自达,如今也联合长安汽车推出了首款新能源汽车EZ-6,据了解,无论是纯电还是增程系统全都源自长安汽车,实现了真正的合资反哺。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品牌正在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4月,比亚迪销售新能源乘用车31.2万辆,这份“成绩单”中,最亮眼的部分是其4月出口乘用车超4.1万辆,同比大增177%。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现在,比亚迪正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目前,比亚迪携旗下海豚、海豹、BYD ATTO 3以及2款全新电动巴士等车型推向了19个欧洲国家及地区。

5月14日,比亚迪还在海外市场推出首款款全新智能豪华皮卡车型——SHARK(鲨鱼)。该车在墨西哥市场售价约合人民币38.66-41.65万元,这款车型透露出比亚迪想要征战北美市场的野心。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流量的狂欢 为何无法治愈车企的焦虑?

还有红旗、吉利、奇瑞、长城汽车等汽车品牌都在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现在,中国品牌通过新能源和科技化两大维度作为突破点进行深度布局,展现中国智造优势。

鬼斗车观点:《易经》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今,车市走到变革的十字路口,车企想要在这场变局处于不败之地,流量是锦上添花的“调味剂”,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强大的系统能力,硬核的产品品质、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是车企能够赢得未来的根本,也是治愈品牌焦虑的关键,毕竟,在任何时代,消费者需要一辆靠谱好车的需求都没有变,千万不要为了哗众取宠而忘了根本。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鬼斗车 17.9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汽车咨询,车展,车模,新车上市,汽车导购,测评,车型对比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