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进军保险业后,很快就完成了首单上险。
第一份保单出给了山东某经销商销售的一辆比亚迪海豚荣耀自由版,指导价11.28万,保险价格3900。值得一提的是,这份保险免费送给了车主。
通过其他比亚迪海豚车主,我们了解到,目前购置新车,部分地区比亚迪有送保险的优惠政策。
比亚迪保险价格到底算不算便宜,对比一下保险公司的价格,就会有答案。
车险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不同地区,不同优惠后的开票价格,还有保险本身的优惠权益,以及险种选择的不同。
比亚迪方面并未详细说明首单上险车辆,上险的险种,但按照新车上险惯例,与经销商优惠绑定,用户一般都会选择全险。这里的差异只有三者险的保额不同,会造成的差价。常规的10万级售价车型,200万三者险和300万三者险保费差额大约在200元到300元之间,以这个数据为基础,再对比比亚迪车险和其他保险公司的车险,就能比出个高低。
一些海豚车主发布的购车价格来看,售价11.98万的海豚荣耀时尚版车型,不同地区的保险售价,有的是4500左右,有的是5000元左右。2023年底海豚还没推出荣耀版车型之前,有车主表示其全险价格为6000元,当然这里包含经销商所谓的服务费。
11.98万的车型,全险价格与11.28万的车型差价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考虑三者保额不同,比亚迪车险的价格,至少比三方保险公司的价格,省300元到400元以上。对于10万级的车型来说,等于保险费用打9折,这个力度非常大了。
汽车保险未改制之前,如果新车不出险,从第二年开始,不考虑车损定价的因素,商业险还是会有一定的折扣,而且随着不出险的年份增加,折扣力度也会增大。但车险改制后,目前的新规是,头一年不出险的情况下,交强险可以逐年递减,比如第一年没出险,第二年交强险就会优惠10%,第二年优惠20%,以此类推。但商业险,受影响的只有车损,随着整车估值的降低而降低,这与此前无异,也就说,其他险种保险公司没有相应的折扣提供,但有些保险公司可以提供返利,比如返还部分现金,或者油卡、保养抵用券,相当于打折。
比亚迪车险推出后,其也要遵循保险行业的相关政策,可能与三方保险公司一样,商业险无法做出折扣让步。但相对三方保险公司,比亚迪车险显然相对灵活,比如新车赠送保险这件事。
目前用户购车后,销售在谈优惠政策时会带上店内购买保险的要求,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与品牌或经销商集团合作的保险公司,通过入驻4S店的方式,在店内销售保险。店内保险的价格构成,除了有常规保险价格以外,有些还需收取服务费,有些价格对比自己上保险要稍贵,这都是因为入驻店内的保险公司依靠经销商的帮助,不存在竞争,需要为经销商返点,还要谋取利润。
以比亚迪为例,如果是比亚迪自己家的车险,就等于多了一份“优惠”的底气,不用与三方驻点的保险公司通过其他利益往来,达成赠送保险,或者保险优惠政策,能省不少事,也不担心哪些环节出现问题。
所以车企自己做保险,不仅价格上可以比三方公司便宜,而且想要什么样的阶段性优惠,可以更灵活地制定,反正都是自己说的算。
接着上面说,从用户购买得利的角度来看,肯定是靠谱的,但后续使用起来效果如何,由于没有案例,没办法深度分析。
购买得利的角度,就是保险更便宜了。我们都知道,新能源车保费更贵,一直是个行业痛点,也一直是讨论的热点。其中不乏特斯拉保费要1.8万元,多款电动车第二年开始保险公司不承保,小米汽车保费比玛莎拉蒂还贵的各种讨论。
车企的保险公司,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价格上,对于本品牌车型,一定会比三方公司优惠,因为保险价格基于整车估值、年限,维修成本,零件价格,维修难易程度等各维度生成的大模型分析得出,没有人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家品牌的车。其次,不承保的问题不会出现在车企的保险公司身上,至少在体验感上,车企的保险公司,对待本品牌车型的用户,一定是细致入微。是否能承保其他品牌的新车,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比亚迪车险现状来看,应该是没问题。
虽然没有后续使用案例,但结合车险的常规套路,能够得出一些预测。车企卖保险,理论上讲是双刃剑,有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感觉。能不能服务好用户是一方面,重要的是,用户出现问题需要出险时,会不会出现不顺畅的问题。这好比用户购车前和购车后,有些厂商对用户态度的转变。比如绝大部分车企承诺的购车后一系列质保措施,待真正出现问题时,就会推卸责任。
车企做保险,会不会出现类似售后质保的问题,我们不能猜测,但这的确是潜在的隐患,需要车企对此进行服务、法规上更细节的优化。
不过总的来说,车企卖保险这事本身是靠谱的。除了价格,承保问题外,一些行业乱象也能被及时纠正。比如保险理赔时常见的“维修变成更换零件”,“小病大修”等问题,举个例子,轻微的剐蹭,可能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从简单的喷漆变成更换总成,这种乱象可能会被消除,换来的合理的维修方案,以及更快的理赔速度。
比亚迪不仅在车圈内杀伤力大,这次保险上马后,是不是能加速一波车险业的内卷。当然,车险受限较多,想直接卷价格比较难,毕竟受到监管,但还有其他方式能将车险行业卷起来。比亚迪进入车险业,虽然能被效仿,但短期内可能不会迎来模仿潮,但一定会影响车险业接下来的走势。
买过车的人都经历过临近保险期限时,各大保险公司纷纷报价的场景,在保险改制后,这种现象逐渐消失。但车企进军保险业后,相信这种现象将再度回归到车主的生活中。
今年的成都车展,虽然少了些国际豪车的轰鸣,却一点没妨碍国产新能源车抢尽风头,尤其是那一大波带着“超大电池包”亮相的增程和插混车型。可以说,本届成都车展最显眼的就是各家都在给增程、插
市占率夺冠,为什么说买燃油车就选上汽大众?
把六座SUV做到20万元内,银河M9出牌,让荣威、零跑难办了。
“打死不做”与“感谢致敬”的背后,是长城与别克对新能源技术话语权的激烈争夺。
9月20日,苏超联赛第12轮将迎来一场焦点战——盐城队与连云港队的强强对话。这不仅是一场关乎积分榜排名的关键战役,更因盐城队背后国际顶级资源的注入而备受瞩目。当本土足球的激情碰撞国
华为北汽升级战略共同体 享界品牌迈入“全生态融合”新时代
1年内3款MPV上市,华为系会如何进行洗牌?
近日,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上汽大众威然以全地形畅行大七座VIP用车身份亮相。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极度内卷,不同价位、不同定位的车型都面临激烈竞争。即使是曾经火爆的车型,也可能迅速失去市场青睐。比如曾经凭借精准定位风靡一时的奇瑞QQ冰淇淋,被寄予厚望的吉利银
一地将推出网约车规管条例,网约车究竟应该如何管理?
年底行业首发10万级城市领航辅助,宝骏公布OTA升级计划
“金九银十”本是汽车市场的传统旺季,但今年的景象却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关注汽车咨询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现在走进任意一家汽车展厅或打开汽车资讯平台,映入眼帘的是层出不穷的新车发布信息。
“一个吉利”下,极氪持续变革。作者 | 刘亮编辑 | 趣解商业汽车组9月15日,吉利汽车(0175.HK)发布公告称,有关合并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包括私有化及合并事项)在极氪股东
追觅汽车宣布完成首轮融资,距离其官宣造车仅过去15天,堪称光速融资。此举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也带来了诸多争议。从智能清洁家电到超豪华电动车,追觅的跨界造车计划看似激进,但其背后的逻辑与野心值得深入剖析。
部分中国车企在泰国打价格战被约谈!评论:内卷之风不应外溢
中国汽车营销之路,要竞争,也要理性。
9月17日,2026款腾势N9正式上市,共推出尊荣型、尊越型、旗舰型3款车型,官方指导价38.98万元~44.98万元!新车亮点更是全面升级,2026款腾势N9是国民女神高圆圆同款
一位老车主的惊叹:在一汽-大众工厂,我看到了央企制造的数字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