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最强增程”加持!深蓝G318让能越野的和不能越野的都沉默了?

“最强增程”加持!深蓝G318让能越野的和不能越野的都沉默了?

xuser19468529 4浏览 2024-05-29 IP属地: 天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新能源技术越来越成熟,和越野挂钩的新能源车也越来越多了。
除了能“坦克掉头”、“应急浮水”的仰望U8,猛士917、坦克700Hi4-T、方程豹豹5等等也有着不俗的越野能力,再往下还有极石01、哈弗猛龙、奇瑞iCAR 03,甚至宝骏悦也这种“听上去能越野”的车型,而且销量还都不错。
图片
一时间,越野仿佛成了新晋的流量密码,车企们也纷纷往这条产品线上靠。
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称“科技新硬派SUV”的深蓝G318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最近一场试驾活动上对外宣称:
“G318有越野能力,但并不是真正的硬派越野。我们更希望让用户能够舒适安全地享受户外旅行,而不是误导用户,去挑战车辆性能和生命的极限”。
图片
试驾前的workshop讲解环节,也略过了PPT上所有虚头巴脑的描述,从造车的底层逻辑说起,讲述深蓝G318为什么是这样的定位,背后又有着哪些考量。
包括和我们媒体一起从城区开到山路、还走了一段319国道的,也不是保障行车安全的教练,而是总师级别的工程师。为的,就是能一对一答疑解惑。
他们遇到自己专业之外的领域,还会立刻电话请教同事给出确切的答复,主打一个真诚。
图片
(遇到一位业务能力非常出色的工程师小姐姐,红框里就是)
那么,深蓝汽车为什么这么“不走寻常路”?为什么说G318的表现,让越野SUV和不能越野的SUV都沉默了?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一聊。
01. 技术+资源=用户体验?
我开到的这台车,其实并不是最终的量产版本。风挡下面的神秘代码和“试”字的临牌,暴露了它的身份:第1184台试验车。
图片
可能很多小伙伴会好奇,有必要花好几个亿,只是为了多做几台试验车吗?你别说,还真有!
比如我车上的工程师小姐姐,她负责的就是主(要)驱(动)电机。效率、功率/扭矩、功率密度、体积、乃至电机的温升速度、槽满率、NVH等指标,都是她要重点关注的。
而这样的总师,在深蓝G318中还有几百名,每个人还要再带一整个执行团队。
给几千人的工程师队伍安排1000多辆试验车进行测试,还要做两轮冬标、两轮夏标,这听起来不算过分吧?
图片
但深蓝为了技术所投入的资源,不止这些。就拿她负责的电驱工况效率来说,其中成本几千块钱的碳化硅提升最大,能优化1.7%;磁钢切片绝缘技术,能再提升0.7%。
大部分车企能做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
但深蓝还是想在不大幅度增加成本的同时,再额外抠出1%。
为此,他们不惜研发出了全球量产最薄的0.2mm低损定转子硅钢片,效率提高0.5%;自适应润滑液面控制技术,提高0.2%;油道拓扑优化设计,提高0.1%……
最终,才达成了全球最高的电驱工况效率。
图片
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想要把喜马拉雅山的最高海拔提高1米,需要下面的每一块岩石都长高1米,也需要整个电驱团队的努力攻克。
但这,只是深蓝专注技术的冰山一角。
3月18日的深蓝G318亮相发布会上,两个半小时的时长里有一大半都在讲技术,还秀了一把“全球顶尖热效率”和当时的“全球最高油电转化效率”。
详情请戳:1L油发3.63度电、最高热效率44.28%?“混动天花板”的超级增程牛在哪?
我这次试驾先是编队试驾(头车要压速度,平均时速不高),表显能耗折算下来,油耗差不多是5.46L/100km。这对一台5米长、2.3吨重的大车来说,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图片
(计算方式有些反人类,还是比亚迪的3.3L+0.2kWh/100km直观)
在车上寒暄的过程中,我提出了一个略显尖锐的问题。
“你觉得咱们中国的电机技术,放眼全球是什么样的水平?”
没想到聊到擅长的领域之后,她眼中闪过一道光,话匣子也随之打开。
图片
“中国的永磁同步电机其实是领先欧美传统车企的,效率和成本都控制得非常好。比如宝马就是因为不想使用高成本的稀土材料,才选择了中低转速驱动效率更低、但高转速驱动效率更高的励磁电机。”
“不过我觉得现在行业内比较可惜的一点是,大家都在拉踩对手、拼命搞营销,反而对车辆本身的技术失去了应有的关注。
北京车展上,所有人都在关注人和流量。雷军、周鸿祎、各家车企老板和各种外国人……却没有人真正沉下心来,去看那些新车,不论国外还是国内车企的先进技术。”
图片
或许这份对技术的自信和执着,就是深蓝和她最契合的一点吧。
02. 设计上的彩蛋
除了“G318国道”的命名之外,这台车还是留了很多彩蛋的。这些细节上的小巧思,也为用户体验增色了不少。
就比如前后风挡和尾门上的剪影,就能给车主带来不少情绪价值:
图片
图片
(最中间的框框是后备厢逃生装置,G318未来一定会出口海外)
图片
(放大看,是升空的火箭和宇航员)
车顶的行李架动态承重80kg,静态承重300kg,能拓展成露台供3个人观景。探照灯也是唯一可在行驶中合法开启的,还能在露营时提供250㎡的照亮区,主打一个功能性:
图片
后置的拖车钩和全尺寸备胎,一方面摆明了有脱困和救援能力,另一方面能拖挂1.6吨的房车,同时也是“硬派越野”的身份证明:
图片
按键解锁打开尾门之后,车身会自动降低40mm,方便取放物品;左手边是空悬升降按键,右手边是3.3kW的对外放电,也预留了不少储物空间。
图片
常见的电动踏板迎宾、座椅迎宾这些就不说了(开门的时候侧踏板会伸出,关门后收起),它的4个车门旁边都配备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扶手。
身材娇小的女车主,甚至是后排的小朋友,也能轻松上下车。
图片
4个门板上都预留了刚好能“卡住”手机的卡槽位,后排充电口也设计在了扶手上,避免了从中央扶手箱取电会绕线的尴尬:
图片
但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中控屏的这个主界面,信息非常全面。
出门时刻需要关注的胎压和胎温,当下的经纬度、海拔、方位和车身倾斜角,还有底盘的状态都能在显眼的地方看到,空悬高度、驾驶模式也都能在这里进行操作。
图片
(卖个关子:这张图里有个问题,你能发现吗?)
原地增程发电一共有3个挡位,分别对应“噪音最小”、“效率最高”、“发电最多”:
图片
还有在挂R挡的时候,能够3D无死角拖动,便于观察的540°全景影像:
图片
在聊深蓝G318开起来的感觉之前,先简单过一下四驱版的配置和参数吧。
1.5T发动机最高110kW,最高热效率44.28%,WLTC亏电油耗7.7L/100km;
双电机四驱,后桥机械差速锁,最大功率316kW,零百加速6.2秒;
35.07kWh电池包,WLTC纯电续航138km,6kW外放电;
长宽高5010/1985/1960mm,轴距2880mm,后备厢容积818L;
车身抗扭刚性45000N·m/deg,车重2.36吨;
空簧+CDC(供应商分别为孔辉科技和采埃孚),带主动魔毯功能;
6面双层隔音玻璃,16扬声器音响带主动降噪技术;
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后排座椅2挡靠背角度调节;
(全系标配IACC智驾辅助,智能座舱该有的功能都有)
图片
一天将近200公里、城市、高速、山路各种路况体验下来,我最大的感触一共有3点。
一是这种硬派造型会给人一种看起来并不大的错觉,但实际开起来还是和其他中大型SUV一样,有着又宽又大的体感。尤其是会车和进停车位的时候,需要多适应一阵;
二是车内的空间非常充裕(前排后排都是),座椅宽厚舒服,噪音表现也非常不错;
图片
三是G318的底盘差不多是6分运动、4分舒适,既保留了大部分的路感、能在转向时提供有效支撑,走过颠簸路面的时候也不会难受,属于高级的那一类。
转向、刹车的质感,也是这种偏向高级的丝滑,能明显感觉到花了很多时间进行标定,就是想让用户舒舒服服地享受户外郊游的乐趣。
如果用25-30万的价位来衡量,G318的配置基本是把能给到的都给到了。硬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可能只剩下音响水平不够极致,以及无法选装HUD,稍微有些遗憾。
03. 成本定价,加入内卷?
关于为什么会在2021年12月开始做这样一台车,深蓝汽车曾经做过一次市场调研。
知道硬派SUV的购车用户,有65.4%;考虑过硬派SUV的,还剩35.6%;对比过硬派SUV的,只有16.2%;最终真买了硬派SUV的,只占4.3%。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人都有过开着硬派SUV走遍大好河山的梦想,但最终却不得不在舒适性、经济性和空间上作出妥协。哪怕真的买了,也更多是享受它的玩具属性,而不是真的开着它去越野。
图片
找准了这部分用户需求的深蓝,才根据自身“科技深蓝”的定位,开始产品定义。在28个月的开发周期里,又经过了几轮用户调研和产品打磨,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所以有着硬派造型、也有一定越野能力的深蓝G318,才会在空间和舒适度上大下功夫。
还记得我刚才说,深蓝的中控里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吗?问题其实出在这里:
图片
明明深蓝G318的实车前悬用的是双叉臂,但图上其实是麦弗逊!
能把悬架画得这么仔细的,应该不会是在网上随便找的图。一个不成熟的猜测,早期刚立项的G318可能要用成本更低的麦弗逊,当时没想一步到位用空簧+CDC。
但随着新能源崛起,用户对舒适和操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供应链零部件价格进一步下探,最终才促成了G318在配置上的大规模升级。
图片
其实在和工程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她也反复提到了一个词:成本。
要不要上碳化硅,最终的限制是成本;如今行业内所有的增程都不会上800V,是因为成本;甚至研发先进技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降低成本。
在内卷成为常态的当下,成本高了但价值没跟上,就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只要是用户能感知到的“高价值”,车企往往非常舍得下本。“冰箱彩电大沙发”是这样,800V、超充、换电是这样,深蓝G318的高阶配置也是这样。
接下来能不能“一炮而红”,就看G318最终的价格了。
04. 写在最后
几乎每一家车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像是比亚迪的工程师精神,特斯拉的“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蔚来的“真诚关爱远见行动”等等,不仅指引了品牌前进的方向,也在用热情激励着自家的小伙伴。
图片
深蓝汽车的价值观,却似乎不只是官网上那句“技术深蓝,先达未来”。
在他们的总部大楼里,有好几页这样的海报。内容并不是理想和远方,而是有点像长辈指导晚辈的励志语录:
图片
图片
(深蓝汽车党工团出品,据说每个月都会更换)
事实上,整个深蓝团队,绝大多数人的年龄都在25-40岁——谁能想到,百年长安居然会把G318设计总师的重要岗位,交给一位95后的年轻人呢?
但正是这群平均30岁出头的年轻人最有锐气和活力,也最懂年轻人想要的车该是什么样子。
年轻就去深蓝,没错的。
图片
 
相关推荐
xuser19468529 6730粉丝    401作品 关注 重新思考汽车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