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1日愚人节,我们筹备了数月的《声浪片场》正式上线。从我们自己的私家车开始拍起,截止目前累计拍摄了近50条汽车类创意短视频。上线半年了,我们觉得有必要做个回顾,对拍摄过得视频做个梳理,并跟大家谈谈关于汽车视频拍摄的一些心里话。
精彩视频混剪,敬请点击观赏——
从去年底到现在接近小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告别了如温室般的公司办公室,成天风里来雨里去,止不住的过劳肥和日渐上升的发际线,每天都在提醒我们如今新媒体创业有多艰难。
在汽车圈里摸爬滚打过的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图文不管再经典,也都难免跟不上未来视频化的趋势,再加上5G将至,我们坚信短视频的爆发还没真正到来。未来,蛋糕最甜的部分一定属于视频。
可是,浸淫在汽车媒体行业久了,发现“好看”的汽车类视频如凤毛麟角,打开头部网站,站在车边叨逼叨十几二十分钟的套路视频比比皆是,犹如八股文似的从8万的车可以一直套用在80万的车上。
诚然,这样的视频省时省力,关键省钱。我们决定做点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下“逼格、创意、趣味”的基调或者说要求,将创意剧情融入汽车评测,甚至尝试拍摄类型片。简而言之,就是用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打动观众,同时打动甲方爸爸,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我们图样图森破,还没有深切体会到“钱难挣,X难吃”这句糙话背后的血泪总结。等我们真正开始,才发现汽车视频是个坑,一个无底天坑……
坑1 :设备投入是个坑
不同于手机随拍,一旦涉及到专业的视频拍摄,才发现设备投入简直无底洞。相机怎么得全画幅吧,有钱就索尼FS7或者FS5,没钱你也得A7m3打底吧,多配几块电池和存储卡就万把块了。抛开相机,发现那一个个金圈红圈的“大师”镜头才是让人真肉疼,远比机身贵得多。而实战拍起来尤其是动态试驾,你会发现只有一个相机根本不好用,最好广角+长焦,一镜一机换着来,这样才能抓住每个稍纵即逝的瞬间。
此外,各种摄像辅助设备(比如滑轨、不同类型的脚架、稳定器、Gopro等)、收音设备(一个索尼小蜜蜂就2000+,买博雅的都是交学费去的)、辅助灯光(各种LED灯板都是几千块起)、后期剪辑电脑(iMAC买不起)……林林总总,十几万起步。
而且汽车视频的拍摄环境更加多元也更艰苦(比如如今很多品牌方的活动就喜欢放在极地高寒或者酷暑沙漠等),设备的损耗和维护基本都要以半年计,而折旧你根本不敢算……
这还只是起步,随着拍摄经验的积累,你会忍不住升级各种设备。比如Gopro的画质很渣,那么夜景的固定车内镜头就很难拍,反复斟酌后我们就又买了个索尼6400来补足,又是小7k花出去。而主摄影机,我们也开始逐渐关注松下S1H、BMPCC 4K等更加专业的摄影机……这摄影摄像真的都是无底洞。
当然你也可以说手机也能拍4k、VUE就能剪辑、相机的机头收音就已足够……别天真了,你真的去试拍一下就会发现什么叫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过如果你只是拍车前叨逼叨讲解的话,那么IPhone 11Pro足以。
所以仅凭设备投入这一项,就足以让很多靠笔杆子吃饭的媒体人望而却步。毕竟写文章只要一台电脑,公司人少还能开放式办公不坐班,连办公室租金都省了。
坑 2 :视频人员配备是个坑
不同于图文,一个全能编辑能在to C和to B的文章自由切换,能出差、能摄影、能social,称得上“超值”。但视频不同,不仅前期拍摄的创意脚本要单独撰写,还要再单独列一次分镜;拍摄过程中不仅需要摄影师,还得有人打光、收音、场务,如果涉及到场景和剧情,还得有布景和服化道;到了后期,后期可不是简单的按照脚本来拼接,更是二次创作的过程(参考很多好莱坞电影导演都没有对自己电影的最终剪辑权就能明白)
更重要的是从策划、脚本、分镜、拍摄、后期,全程都需要一个能够整体把控协调的人,才能保证一条视频的顺利拍摄。这么一来,你需要为视频团队配备的人员可远比编辑的成本高得多(毕竟都是技术工种)
坑 3 :视频拍摄远比你想的困难
我承认图文的难度也不低,字斟句酌的措辞。写软文就更难了,还要与公关公司和金主爸爸斗智斗勇……但你相信我,当你拍视频后觉得写文章简直不要太幸福!
首先是场地难。
在上海的媒体人都应该知道,上海对于公共区域的管理有多严格。你趁保安换班或者上厕所的时候,打个时间差拍个汽车图片还行,想拍视频,分分钟就会被赶的节奏。各大商务区、写字楼、法租界(全是单行道)都很少能有你正大光明拍摄的地方,你只能见缝插针的拍一点。也许你也可能会问不能场地方谈费用吗,我只能回答你据我了解类似外滩源这样的地方报价一小时2万,偏远的森林公园草地用一下2万......你以为汽车视频自媒体拍的都是厂家出钱的TVC么?此外上海的自然风光场地很少,山山水水、盘山路什么的,你多半只能去浙江或者安徽,这成本可就高了。
其次是汽车拍摄本身风险高。
不管是在山路、赛道、还是城市高架,近年来汽车圈出过的事故还少么?大家都想拍出三剑客视频中的调调,但往往都是以安全作为代价的。拍摄车、被拍车、摄影师能否熟练配合?没有俄罗斯臂,摄影师坐在后备箱里是否有足够安全保障?以及涉及到的法务风险(毕竟大家都是自媒体,谁会拍个汽车评测视频还去跟有关门报备呢?)
最后是场外因素影响多。
比如天气,40度酷暑穿西装、气温零下穿短袖我们都经历过。与其说是创业,有时候我们倒感觉像是横店200块日结的群演。再有就是各种阴雨天,比如刚过去的冬季上海就没晴过几天。那么天气因素、场地因素、人员因素……这些加一起都需要你来沟通协调,嗯……还是办公室里写文章更舒坦些。
这半年下来我们也逐渐明白和理解,为何之前我们认为套路化低成本的汽车视频充斥屏幕,因为真的是太难了……
如果简单拍拍,一个上市发布会就能隔天出片还能顺便拍几条抖音,一周3-4更,用量冲排名,平台方、甲方、公关、媒体大家都其乐融融。而如果按照我们《声浪片场》的标准来拍,周更都吃力……没办法,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困境。
当质与量难以兼顾,我们还是更愿意坚守自己的审美标准。因为虽然我们只是小小的自媒体,但做出的视频也是要对得起观众,也对得起自己。
内容是门生意,但也不仅只是门生意,愿我们都能坚持下去。
与英仕派一同品味,荔中逍遥之派
27公里长下坡,刹车失灵夺走100条命:自动挡如何正确应对?
女子骑车摔倒追责10米外的汽车!别让无接触交通事故成为碰瓷理由
日前,蔚来品牌旗下的乐道L90重磅上市,共推出Pro、Max、Ultra三种配置以及六座、七座布局,共计六款车型。新车提供了整车购买和租电两种不同的购车方案,整车购买的起售价格为26.58-29.98万,租电的价格会更低一些。这意味着未来向下,开始和比亚迪展开直接竞争了!
21款奔驰C260L升级L2智驾23P辅助驾驶案例
长安汽车正式独立升级为央企!国产车崛起进入第二阶段,海外大决战!
全产业链签约金额超30亿,房车文旅产业革命即将到来
腾势D9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骄傲!它最近在国内外都火爆销售,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连明星大咖都为之倾倒。它把智能科技和豪华体验融合得相当出色,彻底打破了高端MPV只能进口的观念。才出道两年就销量破25万,未来真让人期待!中国车,全球范儿,走出去大放异彩!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百万银河探钓中国重庆站收官,星耀8创2.7L油耗震撼纪录
2025年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全产业链签约金额超30亿,房车文旅产业革命即将到来
60多元的牛津布车衣,值不值得买?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
前些年,国资委对于央企新能源发展的速度表达过不满。但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央企来说,决不能把“新能源路线发展不好”这顶帽子扣在他头上。
当地通报奔驰车亮证女会车时逼迫男子让路事件,窄路要如何会车?
越野王守护生命防线,比亚迪车主好人有好豹
赵心童腾势而上,不仅打破纪录赢丁俊晖,还用实力刷新中国斯诺克新高度!台上竞技场称王,台下腾势Z9GT相伴,突破自我、科技赋能,这就是新生代的中国力量!#斯诺克赛事赵心童腾势而上#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15万元价格带始终是各大品牌的必争之地。
宣传片翻车不少,前有尊界对比迈巴赫,搞成了暴力测试的“尊借”事件。近期理想i8对撞大卡车,震撼也变成了翻车。东风汽车旗下的乘龙卡车,直接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