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新能源技术平权还看比亚迪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新能源技术平权还看比亚迪

辣评车 2889浏览 2024-06-03 IP属地: 辽宁


5月28日,比亚迪技术的高光时刻,也是中国甚至全球新能源行业的高光时刻。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正式发布,搭载此技术的秦L DM-i、海豹06 DM-i上市。

第五代DM技术实现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三个全球之最”,完全可以书写至比亚迪的成长史册中,载于中国新能源行业成长的历史中。插混车型油耗进入2时代,毫无疑问,这是其它车企很难企及的数字。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新能源技术平权还看比亚迪

这背后,是比亚迪的工程师文化,是比亚迪巨额的研发投入。

发布会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说:“自2001年筹备造车以来,比亚迪研发累积投入1400亿元,几乎每年的研发投入都比利润高,拥有超过10万名工程师。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都在中国!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新能源技术平权还看比亚迪

可以说,比亚迪于新能源领域的每一次技术迭代,不仅是为品牌而战,也是为中国新能源遥遥领先于全球市场而战。


比亚迪引领插混进入中国时刻

在新能源的渗透中,当纯电车型增速放缓,逐渐取代燃油车的必然是插混产品。其不但可以完全覆盖燃油车的使用场景,同时还具有着更低油耗的优势。所以当插混技术日益成熟、价格与燃油车趋同后,插混的优势便愈发凸显出来。

实际市场情况也确实如此,2023年,中国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了85%,而中国每卖出2辆插混,就有1辆是比亚迪。

那么,让插混继续保持高增长,逐渐取代燃油车的动力是什么?在价格卷无可卷的情况下,唯有技术可以向上突破,并向下实现平权。而比亚迪,不立营销人设,只夯实技术标签。

此次推出的第五代DM,拥有着“快、省、静、顺、绿”五大优势,背后则是电为主的动力架构、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的强大赋能。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新能源技术平权还看比亚迪


首先就是其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实现了全球最高46.06%的热效率,功率密度提升70.28%,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大幅减少了损耗,综合工况效率达92%。同时,插混专用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15.9%。也就是说作为动力的三大核心部件,全面进行了创新优化,而能实现这一结果的根本,还在于比亚迪高度的核心技术自研自供。


除了核心三大件,整车热管理也是新能源能耗控制的核心。比亚迪第五代DM的热管理架构,从原来的各系统独立,升级到了整体统一协同作战。前机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座舱热管理组成三者优化后使得能耗最高节省10%,在低温下最高节省8%。


最后就是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其域控七合一,这也是行业内插混产品的首创。使得功率密度提升18.3%。行业首创芯片集成,实现VCU(电压控制单元)和双MCU(电机控制单元)三脑合一,芯片算力提升146%,让整车的运行高效流畅。


L DM-i和海豹06 DM-I  开创油耗2时代


与第五代DM同时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首搭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开启上市即量产交付。以秦L DM-i为例,此次共推出纯电续航里程80KM和120KM两个版本五款车型,售价9.98万-13.98万元,作为一款定位为A+级的产品,进一步满足秦PLUS和汉之间的矩阵空白。向上狙击雅阁、凯美瑞,向下竞争速腾、朗逸,从而加速插混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新能源技术平权还看比亚迪


设计上,秦L DM-i的高级感出来了,更加向汉靠拢。整个车长达到了4830mm,车宽1900mm,轴距2790mm,已经是B级车的空间水准。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新能源技术平权还看比亚迪

内饰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持了比亚迪产品的简洁、质感和科技。秦L DM-i搭载了DiLink智能座舱,15.6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平底方向盘、水晶挡把、宽大的中岛台,观感上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主流合资B级车水准。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新能源技术平权还看比亚迪

主动安全方面,秦L DM-i也可以说是全系“高配”,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涵盖了ACC自适应巡航、ICC智能领航、LDW车道偏离预警、LDP车道偏离抑制等功能,配合4探头后倒车雷达、3D全景透明影像,全面守护驾乘安全。被动安全方面,秦L DM-i除了配备6个的常规安全气囊外,还增加了同级少有的前排远端侧安全气囊,在事故中比较常见侧碰、侧翻中,可以起到更全面的保护作用。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新能源技术平权还看比亚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秦L DM-i的后悬采用了舒适性更好的多连杆独立悬架,让整车动态的底盘质感同样媲美B级车产品。至于动力上,因为有了第五代DM技术的加持,秦L DM-i百公里NEDC亏电油耗仅2.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2100公里。如果我们还原大多数的用车场景,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短长途8:2的占比来计算的话,秦L每年的用车成本基本在2000元左右。在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吸引力不言而喻。


写在最后

10万级左右的轿车,一开始拼的是价格,但是在价格卷无可卷的情况下,唯有技术能持续将产品推向深入。可以预知的是,马太效应在比亚迪品牌上会愈发凸显,在大家只能卷价格时,比亚迪凭借体系优势、工程师文化及远远超越同级的研发投入,让更高级的技术实现下放,普及,而这才是比亚迪最深的护城河,秦L DM-i最核心的竞争力。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辣评车 3590粉丝    1184作品 关注 真实 专业 有料的汽车公号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