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有4D底盘新技术后,蔚来不会像华为一样,跑高速不舒服?

有4D底盘新技术后,蔚来不会像华为一样,跑高速不舒服?

路咖汽车 7378浏览 2024-07-30 IP属地: 北京
有4D底盘新技术后,蔚来不会像华为一样,跑高速不舒服?


2024年的蔚来创新科技日,最主要(离消费者感知最近的)俩事。短期内,无论是否使用着CDC悬挂的车,4D底盘推了之后,舒适程度翻倍,效果应该比华为的途灵更好用;另外一个事,将在今年底,推送带世界模型的智能驾驶功能。

发布会提到的升级点,基本想要做的是把AI融入到底盘、舒适领航、后排尊享模式以及NOMI新的使用感受。然后,一个长期的事,做了一颗神玑芯片,自研的,主要提升了图形算法的性能,优化了极端天气、光线不足时候的画质,对AEB的信息捕捉有很大帮助,应该适合蔚来ET9的上市节奏差不多,不是这次我们该关注的重点。

所以,在底盘上升级之后,带动了怎样提升?年底的智驾,大概能实现什么?

底盘升级,和华为平起平坐

有4D底盘新技术后,蔚来不会像华为一样,跑高速不舒服?


整车舒适度乃至后排的舒适度上的提升,是短期内就会落地的一个效果,包括做了4D底盘+后排尊享这两个升级。第一个功能,主要是让现阶段还用着CDC电磁感应悬挂的蔚来车型,也用上4D底盘。

变化点,是从“舒适领航技术”升级到了“全域舒适领航”,不用导航也能用,还覆盖了只配备了CDC动态阻尼悬挂的车。之前是要配空悬+CDC悬挂的车,才能用4D底盘。拆解来看,其实是两件事,4D底盘比之前更智能,升级了;升级之后覆盖到了悬挂配置更简单的车型上了。

升级后,实现了什么样的效果?

有4D底盘新技术后,蔚来不会像华为一样,跑高速不舒服?


这次的AI智能底盘,逻辑是前端靠的全车多个传感器的融合感知数据,后端是云端颠簸数据的共享;之后,利用AI能力的动态计算,实现的4D舒适领航。直白了说,就是一套更高级的CDC。比如,车辆通过激光雷达提前扫描路况,发现有减速带或者高低起伏落差较大的路面,就可以智能的调节底盘的状态,从而减少颠簸和提升乘坐感受。

或者,靠云端数据,前车(同样也是蔚来)走过一遍的路,你开过去可能就自动调节底盘状态了,就已经是最合适的姿态了,其实这点做的挺好。

蔚来有4D底盘,华为有途灵底盘,但各自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华为途灵底盘,主打全维度感知、车身协同,和相对来说不错的操控性。开过或者做过用着华为途灵底盘的产品后,一个感知,部分路面情况过的挺顺挺舒适的,但有的时候会仍然有一种底盘反馈不够及时的感觉,就是快速响应上的细节个人感觉没做的特别好;就比如在高速路工况的时候,途灵底盘的车,在滤震效果的时候,明显感觉比低速行驶时候的舒适度更差。但该说不说,在大曲率过弯的时候,侧倾抑制挺好。

有4D底盘新技术后,蔚来不会像华为一样,跑高速不舒服?


然后,蔚来4D底盘主打一个大数据共享的协同,可以做“提前”量,就不需要那么及时的响应调整,可以在到了需要调整的地点之后自动调整悬挂。理论上来讲,这个模式就是只要之前有蔚来用户跑过的路,后车来的时候可以复制前车数据通过,对及时性没有那么多的需求了。

至于理想的魔毯悬挂,更注重在不同路况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调整,主打一个走哪都舒服,但不会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而蔚来4D底盘更强调全域舒适性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走哪都舒服的前提加入了更对针对性和可预见性的调整。

直观概念:

  1. 理想,魔毯对于路况调整的细节程度一般,主打稳定兼顾不同路面的舒适性;

  2. 华为,途灵对路况的调整分级会更细致,但有的时候调整的及时性有少许延迟;

  3. 蔚来,4D底盘有了大数据带来“提前”的一个优势,在不同路况下,调整的响应速度会更快,优化效果也会更好。

有4D底盘新技术后,蔚来不会像华为一样,跑高速不舒服?


短期内,蔚来想要做好现有车型的舒适性提升;长期效果,把以上的信息点结合来放在ET9(悬挂硬件应该也会有新方案)上看,更舒适、更智能的效果,或许舒适程度会更好。

智驾逻辑,会和特斯拉很像

有4D底盘新技术后,蔚来不会像华为一样,跑高速不舒服?


在Banyan3.0下,蔚来下半年还会上车带世界模型的智能驾驶,可能会比同类智能驾驶的车更聪明。提到的一个关键词,是“世界模型”,更好的理解它就是平行世界的概念,通过素材能推演出更多的路况信息的可能性。就是在算力有优势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覆盖更多的可能性推测。

有啥用?

在蔚来的端到端AEB上线之后,又加了一套世界模型,做预测做推演逻辑,然后结合端到端架构是可以对复杂场景有更好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底层逻辑,是融合更多的信息之后,从诸多预测结果之中,选一条最安全、最顺的路线。

有4D底盘新技术后,蔚来不会像华为一样,跑高速不舒服?


这其实有点像特斯拉FSD的更新逻辑了,不是12.4和12.5,而是稍微靠后的12.6版本。例如,在堵车的道路上,通过向世界模型提供的视频、车辆状态等信息,车辆可以预测至少上百种前方道路的路径,然后在某一个时间点可以超越前方慢车,或者选择新的路径行驶。

逻辑层面上无从对比,因为两个版本都还没推出,蔚来预计是年底、特斯拉也预计是年底(同步入华时间),但最终实现的效果上,是相似的,都是要让车辆拥有找到新路径的能力,这不光对感知有要求,对算法和算力同样都有要求。

直接说系统特点:

  1. 对复杂场景下的理解能力,更强,好于目前市面上的ADS 2.0和AD MAX;

  2. 因为可以预测多路径,所以安全能力会相对来说更好,算法肯定会优先选择最安全的路径执行;

  3. 更强的理解能力和更好的执行效率,应该会降低智能驾驶在城区工况下的接管率;

  4. 对于非平稳时序的信息处理起来,是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很大的算力来做支撑,例如车速变化就算非平稳时序。

有4D底盘新技术后,蔚来不会像华为一样,跑高速不舒服?


目前看来,蔚来年底要推送的这套带端到端+世界模型的智能驾驶系统,会更安全、更细致的处理智能驾驶效果,但另一面,其实是使用效果更偏向于保守的策略,但肯定会很稳,接管率可能同级最低。

产品端,落地的功能主要是两个,一是点到点领航辅助2.0(带世界模型的),今年下半年上车;二是智能安全辅助2.0,其中端到端AEB已经在Banyan 2.6.5上车,接下来端到端GOA会在下半年上车。

这套功能如何上车端、如何保证运行效率和速率,还有如何保证这套系统不会有感知误差的情况出现;落实起来的难度很大,但效果是有明显提升的(相比起蔚来或者目前其他智驾系统)。但如果要是把这套世界模型拿来做训练的话,效果会很不错。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