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汽车业加剧内卷:车企造芯泡沫进行时

汽车业加剧内卷:车企造芯泡沫进行时

天天汽车APP 3265浏览 2024-08-07 IP属地: 辽宁

近期,蔚来、小鹏这类新势力品牌相继对外扩散了自研芯片的消息,蔚来宣布流片完成,小鹏则表示预计8月回片。此举引起了很多消费者讨论,尤其是很多人高喊:“整出自己的芯片牛X了,不被卡脖子了,拳打欧美脚踢日韩了。”

汽车业加剧内卷:车企造芯泡沫进行时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新势力车企竞相自研芯片这件事会帮助其借此成为后续发展的关键?还是决策失误、浪费时间瞎耽误工夫?

#蔚来、小鹏们争先改名“AI公司”#

除了前面提到的“摇旗呐喊式评论”外,也有观点认为新势力车企研究芯片完全是无用功,其目的并不是想在芯片领域做出突破,那么这些新势力品牌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到了一个词,大概率是在造势。

以此次蔚来发布芯片为例,“一个成功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一定是一家成功的AI公司。”这是李斌在蔚来科技日上的一句话,现在我们都知道这场发布会的重头戏就是发布芯片,发布操作系统,所以这个时候强调一下“AI属性”显得很合时宜。

这和我们传统印象里的蔚来很不相同,之前蔚来更多是在打服务牌,这一点在一众新势力品牌里面尤为明显,不管是换电还是在机场专门设立的车主休息室,都是在凸显一种“买了蔚来的车,就能获得更尊贵体验”的认知。

汽车业加剧内卷:车企造芯泡沫进行时

但是这一次李斌却在科技日高喊蔚来是一家AI公司,使劲地往自己身上贴上这样一个热门标签,这其实是在给自己的品牌赋予一个当下行业热议的话题,让更多的人关注,让自己获得一个进入新赛道的门票。

说到这的时候不免让人想起雷军,雷军这次造车之所以成功,营销方面就是抓住了标签的重要性,“人车家”这样一个差异化标签提出来,差异化立马就来了,期待也立马就来了,此次李斌等新势力车企的做法其实是异曲同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后续这些新势力就该围绕AI、芯片这些内容去讲故事了。

可以看到,在立了这样一个标签之后,消费者市场的反馈是非常积极的,尤其是针对芯片这样一个很敏感的领域,一下就把消费者情绪拉了起来,所以说新势力整芯片就是一个引子,后续借着热度再讲讲故事,目的可能还是要落到自己卖车赚钱这件事上。

#车企造芯片,赔钱概率远大于挣钱#

从目前发布芯片的车企来看,重点所提到的是我拿出了芯片,而不是我的芯片在性能上多么遥遥领先,这一点其实可以预见,要是车企直接整出来了全行业最牛的芯片,那之前做芯片的专业企业就可以收拾收拾东西回家了。

不为了遥遥领先,那还整什么芯片,新势力车企也知道想要去撼动传统科技企业未免有点自不量力,那么这些新势力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就是搞钱,因为新势力缺钱,那么这个搞钱的来路就大致为两方面,一个是赚投资者的钱,一个是想看看能不能给自己省钱。

像科技日上所发布的东西,就是给投资方看的,起码让你们知道你们投的钱都去了哪里,那么结合前面说的,进入到AI这条赛道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后续的交互、智驾都和此息息相关,而且苹果、特斯拉这样的科技巨头也都是押宝这条赛道。

汽车业加剧内卷:车企造芯泡沫进行时

但是说到做芯片,真的能更有“钱”景吗?可能并不是,对于车企来说造芯片造操作系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第一,先给自己的成本减负,第二,要是整好了,我还能卖出去挣钱。那么这两点好不好实现?

在此之前,我们先看一看自己造出一颗芯片需要什么?首先要有画图的软件,其次是架构,在此之后就需要制造芯片的上游原材料,后续制造芯片的能力又掌握在目前全球几家公司,后续的封装测试又是一道关卡,这其中最麻烦的应该是生产制造,也就是此前我们总听到的芯片国产卡脖子,卡的就是芯片加工设备。

所以对于车企来说,自己做出来的芯片,真正自己做的基本上就是在设计阶段,至于后续的很多工序,都需要看供应链、制造商等等环节的脸色,而且只要没有全产业链握在自己手里,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或是成本、供需等问题。

汽车业加剧内卷:车企造芯泡沫进行时

现阶段从车企的经验角度,依靠成熟的供应商现成的解决方案,才是能够节省出大量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的。芯片这个东西也需要极大的规模效应来降低个体的成本,同理车企如果为了自身的需求而生产芯片,也需要足够的市场规模,否则与芯片厂家相同的成本效益就几乎不可能实现,这就会导致车企的成本过高,尤其是盈利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这种高投入可能会让车企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漩涡。

并且现在国内单纯的芯片公司基本上都是亏损,以地平线为例,其如果只卖芯片也是亏钱卖,要想盈利就需要把整个方案打包来推销到主机厂,而车企做了芯片,后续要想通过这方面来实现盈利,同行显然是不愿意为其买单的,毕竟这之间需要差异化竞争,所以最终能否换来钱也是为时尚早。

这个时候我们会联想到之前的PC产业,当时流传这么一个说法,说全行业都在给英特尔和微软打工,一个核心硬件,一个核心软件操作系统,车企想涉足核心供应链的出发点是好的,确实现在汽车行业正在转向消费电子化,芯片和操作系统确实是最赚钱的,但是这块蛋糕早就已经不属于车企或是新势力。

#车企想挤进去的供应链,未来国内或只剩华为#

华为没有造车,靠赋能新能源产品就赚了钱,不造车的决定显然是正确的,华为也正朝着做新能源时代博世的方向前进。

科技企业显然要比车企更适合做供应商,有消息称,截至今年7月初,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在2024年的收入将达到100亿元,此前,华为车BU 2022年和2023年的年度收入分别为21亿和47亿元。其在今年迎来了大幅增长,这其中鸿蒙智行是其主要驱动引擎。

汽车业加剧内卷:车企造芯泡沫进行时

造车行业中重资产,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在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多个环节都需要打通,但是华为所做的新能源产业链,则是用智能化这条路径来敲开汽车生态市场的大门,用新能源智能化时代的必需品来赋能给车企,和车企一起挣钱,这是华为在这一领域能够成功的关键。

至于车企想切入供应商这条路,基本上没什么可能,除非自己砍掉所有整车项目,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车企你的目的是赚钱,如果赚不来钱搞什么都是瞎扯,尤其是现在新能源领域,能赚钱的有几个?总共就两个,一个特斯拉,一个比亚迪,都是能够形成销量规模的品牌。

至于新势力,一没规模,二没能够与其抗衡的研发投入,三受制于自身的品牌属性,这都是限制其在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发展的因素。

#车企造芯,注定是伪命题#

对于造芯片这件事来说,站在车企的角度会有哪些思考?想拿个核心技术?还是想降低成本?亦或是想保自己的供应?

那么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似乎发现车企和造芯片这二者之间就像是磁铁的同极,想使劲贴合到一起,但是之前又有很大的阻力。

汽车业加剧内卷:车企造芯泡沫进行时

核心技术这方面车企无论是从财力还是人力上都赶不上科技企业,在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后可能也就勉强达到一个行业的平均水平;降低成本?这方面主要是依靠产业链上游来决定,而且谁的规模大,谁的成本就更低,车企显然无法和专业公司相抗衡;至于保供应,对于供应,同样依托于原材料,如果整个行业都缺东西,就算供应也会优先芯片行业。

所以说新势力造芯片的目的只是想换取一下关注和热度,那这个决策是走对了,从营销的角度上来说,这一波的关注度算是拉满了。如果新势力品牌是发自内心想整个芯片出来,那对于这些本就式微的新势力来说是一个决策性失误,这属于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并且自己跳了进去。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天天汽车APP 33.6万粉丝    3.6万作品 关注 车主的汽车美学
推荐作者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踢车帮 关注
只为爱车的你!
小新说车 关注
小新说车,用心讲车!不止有料,还很有趣!
排行榜频道 关注
聊扯、侃车
车界慢慢弹 关注
从客观的角度,用事实评论汽车圈,说出自己的声音.
海车汇 关注
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
车漫部落 关注
有趣、有料、车大炮,是车迷就关注我!
车霸霸说车 关注
一个有态度的汽车自媒体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