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内卷到极点的市场,车企优先思考的是如何活下来?因为内卷背后是硬性的销售指标考核,这个压力背在身上,使得决策者需要的是求稳,一款能卖得好,并快速实现盈利的爆款车。
顺着这个思路来看,你也就明白为什么现在推出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同质化了,遮住logo它们基本上长得差不多。
这背后的底层逻辑很简单,走一条已经有人走过的路,意味着有丰富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后来者完全可以照着已经成功者的路子,循规蹈矩的做一款产品,再咬咬牙给一个内部还能接受的价格,销售任务就有保证了。
这也是为什么10月11日的特斯拉“We Robot”发布会,Cybercab赛博无人出租车和Robovan无人驾驶多功能车让人感到震撼。因为特斯拉确实是在做从0到1式的创新,而不像绝大多数国产新能源车企那样从1到100的复制粘贴。
无独有偶,同样的震撼在10月底的极氪MIX发布会上也有感受到。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讲到早在3年多前,极氪品牌发布的第一天,就已经向世界展示了基于浩瀚-M架构打造的无人驾驶出行机器人,这一机器人正在美国进行路测,将是全世界第一个大规模量产交付的原生无人驾驶汽车。
不止于此,已经率先把对未来畅想变成现实的极氪MIX,带来了颠覆过往的人车交互体验。这种从底层开始的创新,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颠覆。
坚持做难但有价值的事
从底层开始做创新颠覆,注定是一条艰难的上山路。特斯拉也好,极氪也罢,二者背后都承受着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首先是概念车往往不需要考虑可靠性验证和分析,只需要炫酷就行了。但真正到了量产那一步,该走的程序一个都少不了,并且因为从0到1式的创新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就拿极氪MIX这个新物种来说,其大胆取消了传统汽车的B柱,采用带“隐藏式双B柱”的电动对开门,把B柱转移到了两扇对开门上。不得不说这是与以往任何车型都不一样的座舱设计,正如安聪慧所言,极氪MIX实现了让家人在车内面对面,“面对面的空间才是家”,“面对面才是和家人最自然的交流”。
但正是这种“面对面”的乘坐形态,使得工程师要思考防火墙怎么搞,安全性怎么不做减法,并且极短的前后悬设定,悬架又要怎么布置等等,每一处都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极氪MIX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四扇门的每一扇门内,都设置有一根直径约70毫米的超高强度钢柱,并且采用2000兆帕一体成型,强度是普通热成型钢的2倍。这样一来当车门合上,就构成了“隐藏式双B柱”。
其次,鉴于极氪MIX上述研发和工艺复杂性,使得它的整体投入注定少不了,要投入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真金白银。也就是说,这种创新注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比如安聪慧在发布会上谈到在极氪MIX上所投入的开发资源,是一款中大型SUV的2.8倍,更是吉利造车近三十年来,最具挑战的工程研发项目。还有极氪MIX的电动对开门,据极氪副总裁、极氪MIX产品主理人杨大成介绍,仅研发成本就超过4亿元,制造成本达到普通车门的5倍。
对于业内人士来讲,自然明白极氪MIX这样大手笔的研发投入,意味着其产品售价不会低。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背后的成本他们是关注不到的,在当下价格战打得此起彼伏的情况下,较高的价格是很敏感的一件事。这就是上文说到的从底层创新,有些吃力不讨好的原因所在。
多说一句,界面新闻曾报道过智 己也曾考虑过类似的设计并推出了概念车型,但最终并未能落地。虽然没有进一步说明具体的原因,但懂得都懂。
“从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看,有些网友表示27.99万元和29.99万元的价格有些高了,如果把这个电动对开门改成常规门,能省下一些成本,价格又能下探一些。对于这样的观点,你们会不会有种自己背后做了很多努力,但没有被认可这种感受?”这是发布会价格公布后,笔者发给极氪一位工程师的私信内容。
稍后他发来了这样的回复内容,极氪MIX不会放弃创新,因为聪聪说过极氪MIX的这种超前不是想当然,是出于对未来出行形态的思考。
极氪研发初衷以消费需求为准绳
既然这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为什么极氪还要坚持去做?毕竟现在的极氪也处于追求盈利的路上,还没有像理想和问界那样进入舒适区。
如果站在传统的车型分类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那极氪MIX的推出固然是一次豪赌,但极氪所想的并不是这样。直观表现在其所有设计和革新,全部围绕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展开,这正是极氪MIX研发的初衷。
如果没记错的话,早在极氪品牌2021年成立时,就没打算做一个常规新能源品牌,而是努力在差异化上做文章,形成和强化自己的品牌特点,其首款车型极氪001就是典型案例。
犹记得当初极氪001推向市场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认为这是一个小众冷门市场,没有过往成功案例。作为新品牌的第一款车型,极氪这样做冒着很大的风险,其更应该推出一款走量的SUV,因为国人都喜欢SUV的大空间。
结果我们都看到了,极氪001月销量很快破万,成功开辟了纯电猎装轿跑这一新赛道。这证明了塑造爆品的核心逻辑并不是所谓的循规蹈矩,而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展开,让消费者有优秀的使用感受才是王道。也就是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在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会所说的观点,极氪MIX不是照着哪一个品类打造的,极氪每一台车都具有创新性。
这是一个浮躁的市场,经历过车市历次风口机遇后,各大车企都明白时间的重点性,类似于2016年前后的那一波SUV风口,抢先布局站在那个风口上的车企都大赚了一笔。从这就能看到大家像下饺子一样推出新车的初衷,甚至传出了某车企不惜缩短研发周期至12个月的消息,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抢市场,在新能源渗透率持续破50%的当下,风口的时间很短,稍纵即逝。
然而,换个思路来看,这样的市场环境反倒给认真做车型的车企出圈的机会。那就是谁能在同质化的市场提供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并且这种感受是优秀的,谁就能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笑到最后。
透过此也就明白为什么极氪要坚持做困难但正确的事,并且是有价值的事。这是跳过MIX看极氪,我们所观察到的地方,这款车绝非新物种那么简单,而是这些坚守能实实在在让消费者感受到体验价值,这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能够持续提升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就是未来极氪能持续在头部阵营的最大底气。
【结语】近期多家头部车企旗下新能源品牌整合,同时一些二三线造车新势力陷入经营困境,这凸显了新能源车市的洗牌速度,超出了你我的想象。透过极氪MIX可以发现极氪此刻的战略很清晰,就像安聪慧所讲的那样,极氪需要在现有的细分市场,考虑怎么获得产品的竞争力、获得更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还要积极的探索和布局未来。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按照当下的洗牌速度,未来的头部新势力注定将只有那几家,而极氪正按计划成为俱乐部的成员之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掀起全球“零碳风暴”
刚从北京归来,我便收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不久前,我们驾车出游,在等待红绿灯时遭遇了一起追尾事故。尽管当时心情沉重,但考虑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我没有对对方司机过于苛责。对方司机也表现得非常诚恳,承认全责,并表示自己拥有100万的商业险,让我们放心修理车辆。
为什么新能源车的轮胎比燃油车的轮胎更贵,它贵在哪了,和燃油车的轮胎又有什么差异,就着这波话题,咱们今天来聊聊电车的轮胎。
“中国智造”5.22神仙打架!深蓝&小米发布会“高光撞档”
在汽车领域,新款车型的发布往往能引发大众的兴趣与关注,它不仅代表了车企的最新技术成果,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出行选择。而当一款车型的升级涵盖了外观、内饰、智能座舱、动力性能等多个方面,那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了,它就是蔚来。 5 月 16 日,蔚来汽车宣布新 ES6 和新......
在超级内卷的中国车市,有一个企业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样子,它就是被股民称之为“宁王”的宁德时代。不管在动力电池还是储能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在2024年的全球市占率都超过了36%,当属全球电池龙头大厂。
丰田为什么称为世界第一车企?原因非常多,但其中一个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著名的达喀尔拉力赛,丰田常年霸榜。这也成就了丰田越野车跑遍天下的高光地位。通过高强度赛事优化产品,这是做了多少模拟也抓不到的数据。造车,尤其是越野车,经验确实太重要了。这也许就是参加环塔赛事的意义。
5月份以来,各大指数小幅上行的同时,不乏个股已经斩获翻倍涨幅。未来哪些公司有望走出上行行情,券商力荐标的或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参考。
本田调整电动化策略,油电混动车成主力
广东、杭州多家豪华品牌4S店跑路,数百名车主“钱车两空”?
深蓝汽车与小米汽车5月22日共绘中国智造新蓝图#5月22日,共鉴深蓝小米中国智造#科技共鸣,深蓝汽车与小米汽车同天发布会#522 科技看小米,出行看深蓝
这个520太甜了!比亚迪秦L EV给众人一个甜蜜之夜
哈弗大狗烧机油的原因和解决烧机油办法
一汽丰田在逆风局中,成为MPV,密码大抵如此!
小米造车带着 “性价比” 和 “米粉情怀” 的光环,一开始挺唬人,可谁能想到,一场信任危机下来,连二手车市场都跟着 “抖三抖”,直接把小米的 “护城河” 给干漏了。
蔚来充换电一体站|阜阳界首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上线
处于“黑暗时刻”的小米,迎来一束光。
花60万买宝马新车竟是修复车依法追偿后却反被索赔百万?
奥迪全线崩塌,多款SUV价格暴降,最大跌幅44%,还是豪华品牌吗?
2025年的环塔拉力赛,长城汽车以量产车哈弗、坦克、长城炮3个品牌,共计10辆赛车出征赛事。我要强调一下,量产车是指用的是原厂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也就是说和我们家用的哈弗、坦克、长城炮是一样的产品。你说这狠不狠,换句话说,我们日常开的长城产品是经得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种变态路况考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