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路咖汽车 2175浏览 2024-11-10 IP属地: 北京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近一个月前,任正非对华为生死的预测,其实已经预判了特朗普当选后的前景。

最新消息是,11月11日开始,台积电预计暂停向中国客户生产先进制程人工智能芯片。

10月14日,任正非在座谈会上谈及华为时的原话是,“到今天,也还不能说我们(华为)就能活下来。中国99%的公司是可以与美国合作,他们没有受到制裁,他们的芯片算力比我们的高,他们能买到的东西比我们好,我们还在挣扎中。”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留给业界大众错愕的是,在那一时间段里,华为刚刚交出了1-9月营收5859亿元,归母净利润超628亿元,中国第一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纯血鸿蒙发布,腕上可穿戴设备累计出货超1.5亿台世界第一,中国市场手机销售额再超苹果,等一系列成绩单。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以及,鸿蒙智行10月交付量4.16万辆,其中问界M9蝉联多个月的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冠军。但,随着美国大选的结束,一切都充满了全新的变数,尤其,关于汽车智能。

当世界工厂Vs特朗普2.0时代的制造业回流

多次炮轰电动车支持者的特朗普,将在2025年1月下旬开始执政,关于汽车产业的影响,已经有过众多的分析,已被达成一致的包括,美国电动车补贴可能减少或取消,燃油车可能迎来最后的小复苏,将对进入美墨加协定进行调整,提高关税,堵死通过加拿大或墨西哥以低关税进入美国销售的可能性。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一切,将让全球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美国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第一高利润市场,以及其在技术和消费等方面具备的趋势性。

总之,排除众多待讨论以及不确定的板块之外,可以确定的将有几件事:

1.想要进军美国汽车市场,将会非常艰难,不论对于中国车企还是欧洲车企,都是同理,日本车企有所不同,因为其与美国市场绑定非常深,也已经完成了深度的本土国产化,另外还包括中国电池进入美国,之前福特与宁德时代的建厂已被叫停;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2.中国车企进军美国市场的机会,将变得微乎其微,其实早在美国大选之前,包括加拿大、墨西哥,相关的关税和法律就已经开始修改,去除跳板效应;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3.燃油车可能会有一定的小阳春,因为燃油车可以再多卖几年,排放法规可能会冻结在2027年的标准,而非之前的禁燃禁售,要知道,在上一任期中,特朗普就曾退出大气排放协定,并给到了鼓励燃油车发展的政策,按照最新消息,准备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已经在拟定之中;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当然,上述这些对于大多数消费者的实际体验来说,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中国车企本身就在美国市场没有特别好的建树,能够影响到的企业目前可见的包括,蔚来之前提出的进入美国市场计划,奇瑞的进军美国计划,路特斯在美国的销售,沃尔沃和吉利旗下的极星汽车即便在美国建厂,也可能无法销售。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燃油车可能有一定的挣扎,因为美国汽车工业除特斯拉之外的快速衰弱,因为特朗普本身有着极强的商人属性,其所主导的政策,更多是对等理论,并在策划制定对等贸易法。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即,想通过贸易战、提高关税等,让美国已经失去的制造业优势完成回流。当然,首当其冲受损的,自然还是欧洲车企,在其竞选时曾经说过,如果再次当选,将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口,推动外国企业把制造基地转入美国。德国汽车制造商就曾经发布过相关的预警,比如德国汽车制造商会成为美国汽车制造商。给到的政策是,如果将生产基地在美国设立,企业所得税的21%税率,将降低至15%,且只适用于美国本土制造业。

策略主打的是一致性与连续性,所以继续是“美国优先”,眼见得,美国降低从全球的进口,已经是箭在弦上的答案,另外的一个变数则是,他预计将在美国队个人消费方面,对即将到期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减税永久化。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全球经济恢复保守,这可能会导致进出口的格局再次改变,影响到全球新能源转型的进程,当然,甚至是成本无法被最大化的分摊之后,车辆的众多生产成本都明显提升,带来的涨价。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面对制造业回流2.0时,又一次走到了核心冲突无法化解的局面。至于下一步的走势,还是要看正在组织的新一轮内阁中,核心成员是谁。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2个人博弈,将直接决定中国汽车在国内市场是否会涨价等议题。

2个人,一是埃隆马斯克,二是莱特希泽。马斯克,预计将成为效率委员会主席,目标是,6.75万亿美元的联邦预算至少削减2万亿美元。因为特斯拉上海工厂对马斯克的不可替代性,他将成为贸易争霸中的重要变量。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而莱特希泽,则是特朗普上一任贸易代表,主涨对所有国家商品加征10%-20%关税,对中国加征60%关税,消除美国贸易逆差。接下来,他可能被任命为财政部长or商务部长or首席经济顾问。

中国汽车的智能突围,窗口期还剩1年?

会不会再一次发生芯片荒?这是很多车企目前核心担忧的话题。不同于上一次的MCU、IGBT短缺,因为主打对等贸易的新策略随时可能上线,中国车企目前在智能驾驶等领域所取得的优势,是否会受损,这不仅被行业关注,更被消费者所关注。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实际上在1年多之前,AI训练芯片等方面的限制就开始陆续落地,包括英伟达A100、H100等芯片开始被限制。AI芯片,对当今的汽车产业来说,影响巨大,甚至超过之前芯片荒的MCU与IGBT。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不久前,余承东与雷军在同场会议上的观点差异交锋,其最终落点既是大数据、AI训练、计算等方面。雷军对于小米汽车的展望是,汽车的高阶智能驾驶更多是帮助人类驾驶员的通勤等,而余承东则提出了,华为智驾将在2025年,实现较大规模的L3级自动驾驶商用,其中高速公路路段上,华为鸿蒙智行将带来L3级商用,在城市路段中,它将带来L3级试点。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这之中的交锋答案即在于,谁能够有更强大的算力,来处理中国消费者所产出的天量级大数据。

目前,中国车企正在集体加速推进智能驾驶,它们认为,有了智能驾驶的加码,才能更好的提升销量上的表现。比如,付出了极大代价的极氪,对001进行了大改款并推进NZP,比如与华为乾崑智驾对标落地进度的理想汽车。总之,目前在智能驾驶高阶梯队的玩家数量不断增长,目前大范围推送的包括,华为鸿蒙智行、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智己汽车、极氪汽车、小米汽车。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除此之外,近期比亚迪All in高阶智能驾驶的消息也频繁传出,包括其准备在10万元内的入门级车型上,在2025年也给到相应的高阶智驾表现,令智能驾驶逐渐成为标配项。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这既是市场消费者带来的自然选择,更是全球AI人工智能所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背后的一切,就是算力和算法之争,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中国汽车在相关的技术应用上已经拿到了先发优势,2024年,央视曾2次为中国汽车所取得的技术突破而点赞,一是蔚来的SKY OS天枢,二是华为所突破的纯血鸿蒙,背后都是软件和代码的重铸。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而相关的案例则包括,即便是特斯拉FSD来中国,当前的汽车市场里可以一战的公司已经有很多。但,AI人工智能是全球化的工程,仅一国无法全部完成现有模式下的闭环与生长。芯片生产设备与欧洲深度绑定,芯片生产企业与东亚深度绑定,而芯片的设计等,则掌握在中美两个大国手中,光刻胶等材料与日本深度绑定。

换言之,不论是华为当前的MDC810计算单元,蔚来在今年7月所宣布的全球首颗车规5纳米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流片成功,再包括小鹏最近发布的自研AI芯片-图灵,算力750TOPS,为目前消费市场最熟知的英伟达Orin X超3倍。

芯片将缩紧,华为遇挑战,中国汽车智能窗口期还剩1年?


接下来,在对等原则下,算力所遭受的压力都是显性的,尤其是华为和中兴已经在上一个任期中被深度制裁,并直接引发了涉及全球的芯片荒。接下来,不论是如今各种发布会上讲的是如何遥遥领先,都会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即,自己的研发越是先进,就越是要防止,如何避免制裁。

5nm制程下,全球目前可以代工的企业只有两家,台积电与三星。因为经历过制裁,所以华为采用的是计算单元模式,即特定域架构的AI芯片昇腾负责计算。蔚来的神驹NX9031为5nm制程,而小鹏的AI芯片为图灵,且是最容易遭到制裁的那一种。

原因是,它是为AI大模型而制定的,而蔚来的更多在于辅助驾驶感知的强化,大模型与AI计算方面,正是被控制和制裁的。小鹏的危局还不止于此,原因更是在于,其技术路线的反复横跳之后,去激光雷达带来了对芯片算力的更高要求,以及之前其率先推出激光雷达后,吸引了很多人的购买,这些人如今成为了OTA计划中的少数派。

就在最近,被调查的台积电分别举报了4家公司,其中2家为设计公司,2家为AI芯片采购公司,起因是怀疑其违反禁令向华为供应芯片。而最新的局面则是,台积电预计将暂停供应7nm及以下制程芯片。

那么,摆在中国车企面前的局面将是,如果是对标特斯拉要做纯视觉,因为软硬件都不是自产,没有做到深度打通,且没有马斯克疯狂的云计算计划,那么,如小鹏等企业,将面对巨大的压力。

至于华为,至于很多其他路线的中国车企,局面会稍微轻松一些。因为,中国激光雷达的相关技术确实遥遥领先,不论是华为的192线,还是禾赛最新的产品,都能分摊智能驾驶的算力压力。且,华为在面对过之前的制裁后,也已经有了相关的Plan B等其他方案。

按照美国大选之后,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如今距离特朗普上任还有超过2个月的时间,这之中能够至少给中国相关企业挤出1年左右时间的窗口期,去想办法,保持住如今的领先。

写在最后

就如同百度与吉利合资车企极越CEO夏一平之前所说,有了大模型之后,一切才是刚刚开始。每一次数据灌入之后的训练需要极高的算力,以及极高的费用。如今的纯视觉路线,主打AI的方式,被很多车企认为是降低成本的好办法,但能够看到的局面也比较清晰,一旦芯片和算力遭遇制裁,其实现效果的上限,其实并不高。

反而是那些坚守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如激光雷达、如组合式计算等的表现。所以,华为等面对的压力显而易见,但更大的压力则另有其人。

而雷军和余承东之前的路线之争,似乎也将随着新一轮的政策,可能提前结束。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