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广州车展班师回朝,就收到了比亚迪的邀请——前往深圳坪山,参与一场NOA的深度试驾体验。
其实就像别的媒体老师都在用视频拍摄讲述比亚迪的NOA水平如何厉害之时,我还在默默用文字来给大家叙述一样,我本人似乎是有点和这个时代脱节了。
因为在我的印象之中智能驾驶还在L2+级徘徊之中,第一次体验ACC自适应巡航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差不多五六年前的宝马X3试驾会上,当时在川西的一段路上,大家编队驾驶打开了ACC自适应巡航功能。
当时对于智能驾驶更多的印象依然只来自于网络上特斯拉的海外视频,那应该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去尝试智驾。结果在经过一个隧道时,一辆白色伊兰特强行加塞,如果不是我反应够快必然会追尾。
至此以后,除非我很少再去主动体验新车的智驾功能,偶尔哪怕新车有L2+级的智驾功能,我宁愿自己累一点,也不会去刻意使用。
而此次受邀前往坪山,应该还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全程智驾,而事实证明,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确实也没有让我失望。
NOA 功能初体验
试驾之前,手气不错抽中了有着“国产帕拉梅拉”之称的腾势Z9GT,其搭载了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套辅助系统搭配上云辇、易四方、易三方,让比亚迪旗下车型有了更多的可能。
而此次试驾腾势Z9GT,也重点知识体验了其诸多智驾功能中的NOA功能,准确来说是CNOA——也就是城市领航。
刚好这也是我最个人最期待体验的一个环节,因为有此前被加塞险追尾的经历,让我对于智驾是否在城市道路中适用一直持疑问态度。
但其实我这个疑问在我刚上车后不久就得到了解答——“大人,时代变了。”
我驾驶着腾势Z9GT到了主公路后,轻轻拨动智驾拨片,便自动开启了CNOA功能。自动识别红绿灯,自动识别转道……
我本以为我会很难适应这样一个过程,没想到我对比亚迪的这套CNOA的逻辑接受度异常高。因为它主打一个字——稳。
稳稳的智驾体验
这里说的稳体现在几个方面,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车辆能够自动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避免了频繁的刹车和加速操作。即使前车突然减速,腾势 Z9GT 也能迅速做出反应,平稳地降低车速,随后又能根据路况及时恢复到合适的速度,整个过程顺畅自然,极大地提升了驾乘的舒适性——甚至在我看来它的丝滑程度超越了大部分驾龄十年的老司机,我自问我不可能每次面对前车的急刹,我都能够稳稳减速。
在经过红绿灯路口,它不仅能够准确识别红绿灯,还能准确识别转向车道,并在红灯变绿时稳稳起步,自主转向。
而且有几个细节值得我特别提一下,其一是如果人行道两侧有电动车小哥或者行人离主干道过近,它都会自主降速,提前预判行人/两轮车是否会横穿马路。
另外在经过每一个红绿灯时,若前轮没过线,红绿灯变黄,它也会精准识别,稳稳停下,选择不抢灯,主打就是一个稳健。
稳中求进是增加信任度的过程
或许正是因为这套智驾系统够稳,所以会让我对这套系统的接受度够高。随着信任度的增加,我的手离开方向盘的频率都在默默增加,当然车机会及时提示让我手放回方向盘。
就在这时,似乎是为了印证我最开始的顾虑,左后方驶来一辆黑车,时刻注视着周围信息的我下意识就想踩刹车,但是——腾势Z9 GT比我更快地反应过来,我的刹车还未踩下去,它已经自行稳稳减速,选择了礼让旁边的黑车。
我也因此和同车媒体老师畅聊,是否这套系统的逻辑过于保守,主打一个礼让?但事实证明,它只是会自主判断何时该礼让,何时该超车——这便是这套系统很重要的一个功能,会车博弈。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希望加塞,不希望被别人加塞,又或者礼让别人加塞的过程本就是一场心理与驾驶技术上的博弈。而比亚迪的这套智驾系统能够自主判断去代替车主进行会车博弈。
在试驾过程中,我“驾驶”或者说我乘坐的腾势Z9GT也不止一次完成了主动超车,在导航识别到前方需要下道时,也会早早并道到最右边。
甚至,在旁边或者前方有大车时,它还会自主判断果断超车,或者放车通行,尽可能不和大车并排行走。
深圳坪山的道路环境复杂多样,虽然此次试驾主要是以城市道路为主,但是一路上不仅红绿灯频繁、修路、路边的故障停车、行人、两轮车,还有一些不守规矩的外卖小哥横冲直撞……几乎遇到了大部分能在城市内遇到的发咋路况,但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试驾中,在我主动接管车辆之前没有踩过一次刹车。
真正的自动驾驶只差健全的法规
在试驾尾声我与同车媒体老师交接驾驶时,我才算是第一次踩下了刹车,接管驾驶权,有那么一瞬间我竟然感觉自己有点依赖上这辆车的NCOA功能了,看着右后视镜驶来的大车,我竟然有点迟疑——该放它过去?还是抢先打灯变道?似乎刚才打开NCOA的过程之中,就不必有这些顾虑……
有趣的是,在我靠边之后,一辆顺丰的无人车徐徐驶来,超过我们在岔路口与我们分道扬镳。我不禁畅享——外卖、快递、出租车……智能驾驶似乎能够应用于各行各业,当我们还觉得自动驾驶离我们很远,现在还是驾驶辅助功能之时,其实或许我们离真正的自动驾驶只差了一个法律法规的健全。
3月销售季收官,比亚迪再次交上完美答卷。
小米SU7“事件”引发热议,燃油车的稳定性回归视野,选车请慎思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特殊涂层,可以实现极快的充电速度,并且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下也不会降低充电范围。这款电动汽车电池在零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仅需短短10分钟就能完成充电,这一突破性进展无疑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一奇迹的实现,得益于研究人员精心开发的一种特殊涂层技术。这种涂层不......
风劲势猛,一汽丰田一季度销售新车17万台,同比增长9.6%
近日,汽车门网统计了2025年3月份车辆投诉指数。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3月份的投诉数据。
最近看了一期央视新闻的《面对面》访谈,接受访谈的是经济学家朱民,当他谈到中国制造业时,居然哽咽落泪了!他说,在参观比亚迪工厂后,深深感受到“这是一代人的骄傲”。 不得不说,咱中国制造业能获得如今的成就,着实不易,而这都是因为工程师文化推动产业领先。特别比亚迪的成功,堪称奇迹,其间......
小米汽车又上热搜了。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对于车辆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哈弗二代枭龙MAX,以其不足20万元的售价,凭借DHT四驱和高阶智能汽车技术,成为新一代中型SUV中的一匹黑马。在关注消费者使用场景与需求的同时,这款车型的推出将为年轻家庭、都市白领和冒险爱好者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用车无忧,换车更值钱:一汽丰田为用户打造全周期价值保障
行业乱象困局下,上汽大众以长期主义破题:从终身质保到技术反哺
1-3月,红旗品牌销量突破10.91万辆,同比增长8.8%。
逆势而扬,一汽丰田3月销售新车7万台,同比增长22.3%
超充、快充等技术能否替代换电,又能否做到与加油同速度呢?
比亚迪五大子品牌APP将要合并,对于品牌而言是利还是弊?
中国市场对欧洲车企重要性的凸显,或将增加中国在“反补贴调查”中谈判的筹码。
伴随着智驾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辆对精准、快速响应的制动、转向及底盘控制需求日益增长,底盘作为传统汽车三大部件之一,在电动智能时代也面临变革,而这一次本土底盘厂商或将迎来很大的市场突破。有一家这样的企业,在苏州成立不到两年,专注于纯机电线控系统的科技型企业--坐标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汽集团(601238)发布3月产销数据公告,3月全集团汽车销量为17.39万辆,环比增长76.2%。
19.58万起即享百万级超品质,阿尔法S6/T6上市六大含金量一文说清楚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长安启源本应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却意外地沦为了黯淡的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