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亏损的汽车业务,带来了小米史上最强业绩

亏损的汽车业务,带来了小米史上最强业绩

汽车商业评论 0浏览 2024-11-21 IP属地: 北京

亏损的汽车业务,带来了小米史上最强业绩

撰文 / 吴 静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赵昊然

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开拓者“蔚小理”,小米汽车的幸运在于,它诞生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急剧膨胀的时代。

所以,这也就注定了小米汽车不用像“蔚小理”那样,经历那些备受争议、苦苦挣扎探索前路的煎熬时光。在雷军的光环之下,在小米汽车既有业务形成的智能生态和充沛现金流的基础之上,再加上新能源产业链的日益成熟和终端市场需求的爆发,小米,又站上了新高峰。

账上又多了冰冷的400亿

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的第一时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其个人微博上发文称:“小米交出了史上最强业绩。”

但在财报发布的同时,小米“卖一辆车亏3万”的话题也冲上热搜。是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在小米汽车今年8月首份财报发出时,“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之前也同样上过热搜。仅仅一个季度过去,从亏6万到亏3万,按照这个速度。小米汽车想要实现盈利并不遥远。

数据显示,小米第三季度总收入突破9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08.9亿元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为63亿元,同比增长4.4%。

得益于小米SU7的市场表现,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在2024年第三季度总收入高达97亿元,比上个季度的64亿元高出不少。其中,智能电动汽车销售收入95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2亿元。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相较于二季度18亿元亏损进一步收窄。

第三季度,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达3.97万辆。经推算,小米汽车单车亏损约3.77万元,亏损较二季度的6万元也同步有所收窄。

基于规模效应,小米SU7的毛利率环比提升1.7个点至17.1%,上一季度是15.4%。

亏损的汽车业务,带来了小米史上最强业绩

造车也给小米汽车带来更加充沛的现金流。

2020年年底,在小米决定造车的那个时候,小米集团的账上躺着1080亿元,四年后,小米的账上又多了400多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集团现金储备达1516亿元。

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表示,随着小米汽车规模的增长和成本的优化,以及随着工厂的满产、小米SU7 Ultra的开售,毛利会有更多改善,明年汽车业务可能是小米所有业务里增速最快的。

第二增长曲线

四年前,小米汽车官宣造车后,围绕在它身上的一个最多的争论是小米造车是不是已经晚了。

2023年11月,央视财经甚至出了一期节目,专门探讨“小米汽车入局,到底晚不晚”这一话题。

亏损的汽车业务,带来了小米史上最强业绩

当时,财经评论员万喆给出了一个结论。他说,观察小米造车,一个不能忽视的大背景,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趋成熟和产业的整体积累,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供应链和配套能力,都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小米汽车既能看到更多元的需求,又可以站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肩膀上,集成出更强大的制造能力,此时入局,并不算晚。

一语成箴。

外界对小米汽车的质疑也有其原由。当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生死簿”上已经躺着数十家车企。彼时,造车到底有多难已无需再多言,前有铩羽而归的王健林和董明珠,后有折戟沉沙的贾跃亭和许家印。可雷军活生生在一片红海市场杀出了重围。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董事会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2024年3月28 日,小米SU7正式发布,一夜之间成为现象级的爆品。

2024年11月13日,小米汽车第十万台小米SU7正式下线。11月18日,雷军在微博上表示,“小米SU7 交付已超过10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小米汽车将冲刺新目标:全年交付13万台!”

上个月,小米发布了“全国都能开”的城市导航。雷军说:“没有高精地图,只要车端导航能到,城市NOA(NavigateonAutopilot,即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就能到,有路就能开,无区域范围限制。”他透露,下个月将正式发布端到端的大模型全场景智能驾驶,让车辆的行驶轨迹更拟人,更加平滑、自然、利索,可以做到从车位到车位,全程无断点。

小米汽车似乎没有经历过去“蔚小理”苦苦探索从0到1的阶段,直接是从1到10。无论雷军在镜头前如何诉说他造车的艰难,相较前者,小米汽车的成功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但另一方面是,当市场经历了前期培育后,当下的汽车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更高已成为事实。雷军赌对了趋势。今年7月,新能源渗透率首次实现月度突破50%。此后,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一直维持在50%以上。这是一个分水岭,这意味着,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也许身处顺风中的小米才能深刻体会到,自己究竟可以走多快。

强大的护城河

11月13日,雷军在个人社交账号发了一张躺在车间地板上睡觉的照片,并配文说,“网友们催我到工厂拧螺丝。其实,我经常去,今天一大早就到了。来得太早,在车间又眯了一会。没想到,一觉醒来,10万台已经搞定!待会儿我们会举办10万台下线仪式。”

此后,这张照片在全网迅速发酵。后来,雷军在直播中回应了“睡车间”传闻,他表示,其实是摆拍,是为了逗大家开心。

一个10万辆这个里程碑事件,雷军仅用一张摆拍照片就得到了其他车企难以企及的传播效果。所以,才有刘强东那句,不要跟雷军比营销,他绝对不是一般的人。营销无疑是小米汽车成功的核心之一。

此前,有人判断小米造车会成功是基于小米长期深耕智能生活生态系统,而这也是其他整车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更是小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在说生态,到底什么才算得上是真的生态?

在《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一书中,小米曾经给出过答案。他是这么说的,自然生态具备三个特征:第一是独立的生命体多;第二是生命体之间互相依赖,第三是自我繁衍。简单来讲就是共生、互生、再生的逻辑。

书中还描述过这样一段话,“在小米的生态链上,初期新生命体分享小米的红利,这就是我们讲的孵化阶段;中期是互相依赖、互相增值,也就是我们讲的互为放大器阶段;最后是不断创造新的价值,通过繁衍和进化,形成新的生命体。”

小米汽车的诞生到发展至今,几乎是延续着这个逻辑走到了现在。

亏损的汽车业务,带来了小米史上最强业绩

业绩说明会上,有人问,小米手机业务和汽车业务的结合会带来哪些想象?

卢伟冰表示,今年手机业务确实有非常不错的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我们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强,我们的增长是有机、健康增长,而小米汽车对我们的品牌建设作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

汽车业务正在成为小米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卢伟冰说,“我们的汽车有非常好的流量,而购买手机的用户也有可能转而去买我们的汽车,而对小米耳机满意的用户可能会考虑尝试我们的汽车。我想这种交叉销售真的是可以发挥巨大价值,并且未来会越做越强。”

如今,汽车业务已经成功成为小米的第二增长曲线。至少从目前来看,四年前赌上一生荣誉的雷军,再一次成功了。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333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