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华为X界,几界能成功?

华为X界,几界能成功?

汽车大观V 2635浏览 2024-11-29 IP属地: 北京

11月26日,华为Mate品牌盛典上,鸿蒙智行最新一“界”的尊界S800首次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售。至此,华为鸿蒙智行的大平台已经落子四“界”。

华为X界,几界能成功?


你以为尊界便是华为“界”系收官?恐怕非也。尽管华为目前并未在四“界”之外公布其他“界”系品牌,但更多“界”或许正在路上。据不久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最新消息,华为近期又成功注册了一批极富想象力的商标名称,包括“仙界”、“天界”、“君界”、“峥界”和“江界”等。事实上,华为至今已经申请了近200个包含“界”字的商标,均归属于国际分类第12类,涵盖电动运载工具、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零部件等众多领域。

稍作想象,随着问界成功,智界、享界和尊界完成布局,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越来越多车企开始跟华为浓情蜜意,未来诞生更多“界”字汽车品牌是大概率事情。这又不禁让人产生遐想:龙生九子,尚各有不同,华为X界,最终能成功的会有几个呢?

华为四界,命各不同

从2021年底问界诞生,短短几年,华为鸿蒙智行就形成四支劲旅,相继杀进新能源战场,覆盖20万到100万以上区间。这等牛气和豪气,颇有些呼应余承东当年要“一把干掉BBA”的斗志,难怪余总愈发意气风发。尤其是作为急先锋打头阵的问界,凭借2023年9月上市的新M7一把翻身,从此坐稳新势力销量第一车型宝座。就在昨天,2024年11月27日,华为鸿蒙智行官宣:问界新M7年度累计交付量突破了18万辆。

华为X界,几界能成功?


问界另一款明星车型M9,落地价均超50万元,在大型豪华SUV里更是妥妥的销量明星,发布11个月累计大定就突破了18万辆。凭借M7和M9的开挂,问界可谓扛起了“遥遥领先”的旗杆。问界取得这样的成功,尤其还是在新能源中高端市场异军突起,肯定令不少友商眼馋,估计连新能源大佬比亚迪都羡慕不已。最赚的要属赛力斯,抱紧华为这根大腿简直是赌对了宝。

几年前,赛力斯还不叫赛力斯,还在破产边缘徘徊。正是其全盘押注华为,死心塌地向华为让渡“灵魂”,甘当华为背后的人,甘愿赚点辛苦钱,反而成就了今天的扬名立万。问界销量火爆后,赛力斯也成为继比亚迪和理想之后,国内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目前市值1800多亿。问界之后,智界是华为鸿蒙智行推出的第二“界”。

不同于问界,智界的“双亲”华为和奇瑞,不存在华为和赛力斯那般悬殊的地位强弱。而让渡“灵魂”这种事,在前几年的汽车行业还真不具备像今天这样的环境和思维条件。

华为X界,几界能成功?


所以据说一开始,奇瑞与华为合作的意向还只是围绕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些内容。那会儿,奇瑞的新能源“起了个大早”,还没“赶上大集”。奇瑞似乎也不着急去争抢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头盘菜”,而是忙着抓住出口大潮和自身的海外市场优势,先赚到更多的钱是实在事。

正好赚钱的同时,也避开国内第一波新能源汽车厮杀。智界真正浮出水面,已经到了2023年下半年。首款车智界S7因为与星纪元ES前后脚上市,引发网络纷争。有传言称奇瑞偏袒“亲儿子” 星纪元ES,从而故意拖延智界S7的上市时间,更有甚者说奇瑞停了智界S7的生产,只为应付华为而做做表面功夫。这些争议对刚上市的智界S7简直是致命打击,尽管余承东全力带货,称智界S7“超越特斯拉Model S太多”,智界S7也并没有复制问界销量的成功。之后,余承东又顶着压力给智界S7进行了“二次上市”,效果还是不理想。这次华为Mate盛典上,与尊界S800首次正是亮相一起,余承东又给智界S7来了“第三次上市”。

余总这次已经不说“遥遥领先”和“远远超越”了,是“强得飞起”。不知这回降价又增配后的智界新S7,能否像去年问界新M7一样逆袭。奇瑞这边,尹同跃表现出的坚定与华为合作、非常重视智界项目的态度,尤其是态度之谦虚,超出了人们对于一个老汽车人的想象。为了消弭网上的误会,尹同跃专门为智界S7的第二次上市站台,特地提到“智界项目是奇瑞第一优先战略项目”。

今年8月底的成都车展和11月的广州车展,尹同跃都在展会上公开表示:跟华为走,向华为学习;跟华为比,奇瑞只是“500大”,华为是“50强”;是奇瑞当时拖了后腿(把智界S7卖得不好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了),团队当时是不适应的,但R7以后终于全部掰过来了。说到智界的第二款车智界R7,或许是尹同跃的表态起了作用(尹总影响力不可小觑),智界R7的市场表现明显超越智界S7。前天华为鸿蒙智行官宣:智界R7上市2个月,累计大定突破42000台。

华为X界,几界能成功?


以华为和奇瑞当前双方实力和影响力来看,智界未来表现应该不会差,或许还能追上问界。因为奇瑞有对新能源有野心,不想甘居谁后面,比亚迪也不行。压力就给到了享界和这次亮相的尊界。华为与北汽孵化的享界,在原本率先合作,而且是率先深入合作出极狐阿尔法 S HI版后,兜兜转转好几年,终于以重新更深入合作的方式,在今年8月上市了享界S9。

余承东曾经评价合作伙伴的产品定义和竞争力存在问题,对极狐阿尔法 S HI版的市场表现颇为不满,但他对北汽的心与其他合作伙伴看不出有异。他曾多次拉上北汽领导亮相,为极狐和享界站台,对享界S9更是呵护之至,享界S9飞坡事件发生后,不仅是余承东自己犀利回应该事件,华为甚至提告了飞坡事件当事媒体人。

华为X界,几界能成功?


这次的华为Mate盛典,享界S9同样盛装亮相。只是享界S9包括享界后续产品,未来命途恐怕要面对比前两“界”更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根源,一方面在于“界”越来越多了,一方面在于市场竞争还没有到达最激烈,后面只会更激烈。

还有一方面在于北汽自己,具体就不展开了。至于尊界,当下江淮的处境,亏损程度类似当年的赛力斯。确切地说,从2017年到2023年,江淮汽车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合计亏超110亿元,多次靠国家补贴才能实现归母净利润转正。江淮手上早已没有拿得出手的车型产品,和大众的合作早已入人之手。

江淮不仅总销量一直下滑,新能源表现也不好,今年前9个月才卖出了2.1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抱住华为这根大腿,或者说寄希望于华为这个救生圈,希望像他把赛力斯带上岸一样,把自己也带上岸,是江淮无路可退的选择。所以江淮也全力押注尊界,项目投资已超过58亿元。余承东说过“百万以上豪车市场必定有中国品牌”,“强得飞起”的尊界S800,显然就是来吃这块市场蛋糕的。余承东选择和江淮来做这款对标迈巴赫的百万豪车,显然是看中了江淮有代工蔚来的经验。江淮也确实在此前与大众、蔚来的合作中,大幅提升了自身对中高端车型的研发制造水平。

但是,对于制造尊界S800这款售价在100万-150万之间的“超豪华”新能源车型,江淮是缺乏经验的。不光缺乏制造经验,中国汽车品牌也整体缺乏百万以上豪车的品牌底蕴,这是超豪华品牌普遍需要的软实力,需要时间来积淀。

而自主品牌做百万豪车,售价109.8万元起的比亚迪仰望U8,今年平均月销量约为680辆。借鉴这个数据,尊界S800的销量表现再好,也应该会在月销千辆以内。

不过要是真能达到这种市场表现,尊界就算开门大红了。但华为和江淮应该也没打算靠尊界S800拉销量,这是款“立门面”的产品。门面立住了,尊界后面的路才能拓宽。但尊界后面的车型能不能走下去,能走多远,压力不比机会小。

“界”再多,华为不够用了

华为鸿蒙智行四“界”,目前上市的产品其实并不多,四大品牌7款产品,实在称不上丰富。但是,从各种蛛丝马迹来看,各“界”绝不止当前这些产品。问界M7和M9爆单后,赛力斯曾提出“三年百万辆”宏伟目标。

按照这一目标,问界仅靠当前三款车型是不够的,亟需丰富产品线,尤其是向体量更大的下沉市场渗透。目前,问界M8的街拍已经流出,这款介于问界M7与M9之间的中大型SUV,或于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

传说中,问界还将推出10万-20万元的A级SUV问界M4,甚至可能还会推出轿车车型。而另外三“界”智界、享界和尊界,也绝不止当前区区几款产品。从多条信源流出的消息,可以看到,智界、享界和尊界,未来至少还将有6款车型推出。

全盘来看,华为鸿蒙智行现有的这四“界”,未来的产品将囊括纯电、增程,涵盖SUV、轿车和MPV,以及猎装旅行车、硬派SUV,车型级别覆盖A级到D级,价格区间从10万到150万。

华为X界,几界能成功?


在这些产品中,各“界”必然会出现同级产品、同价位区间重叠的情况。未来,各“界”之间的竞争避免不了。这种情况下,未来鸿蒙智行“界”系品牌再不断增加和丰富,“界”系品牌之间的竞争和博弈会更趋严重。说得直白一些,“界”再多一些,华为都不够用了。面对华为现在的四“界”,余承东还能亲力亲为,走马灯似地为各“界”产品代言,拽这个一把,扶那个一下。

华为的展厅挤一挤,整整齐齐尚能放得下。随着更多“界”品牌加入,更多产品推出,余总和华为的影响力、流量资源,还能分到各个“界”品牌多少?华为展厅还能不能挤得下?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界”的出现,用户留驻在“界”上的注意力还会有多少?尤其是像小米这样的,更擅捕获用户注意力的对手出现后,华为各“界”还能获得以往那么多注意力吗?

华为赋能车企的独特优势,会不会被稀释?被稀释到什么程度?以上,或许是后续加入的“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集体“补习”,华为稳赢

一直以来,关于华为在汽车行业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争论不曾间断。华为自己表示要做中国的博世,智能电动汽车的Tier 1。但外界更愿意把华为鸿蒙智行视作华为的另一种“造车”,用户也大多是奔着华为而来。对于合作的车企而言,鸿蒙智行就像华为开办的“补习班”。这也是余承东卖力吆喝,全力拉扯当前四“界”的原因,把前期来“补习”的“学生”成功带出来,口碑和影响力就能打出来,后面就不愁“生源”。

华为X界,几界能成功?


而车企加入华为“补习班”,交上不菲的“学费”,接受华为改造赋能,也是为了提高实力水平,好冲刺接下来的智电淘汰赛。这当然是好的,只是,当将来进入“补习班”的车企越来越多,“界”越来越多,大家的竞争相当于又被拉到了同一个水平线,而且更卷了,各自要想继续拔高成绩,难度势必更大。当然,“补习”的过程会分化出“补得进去”和“补不进去”的。

即同样是补习了,而且还是在同一个班上的课,有的孩子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有的没有什么进展,这种情况也很常见。车企也是如此,“补得进去”的,能从容应对升级的竞争,做得好还能取得好名次;“补不进去”的,假如本来基础就薄弱,学习能力和方法再跟不上的话,搞不好还会加速掉队。

只有华为,不管对汽车行业和市场格局的重塑,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办“补习班”的,只要来“补习”的车企够多,华为都是赢家。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大观V 1.5万粉丝    936作品 关注 专供有思想的汽车人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