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型过冬一直都是个难题,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低温一直都是新能源车型最大的“敌人”如何去克服低温对车辆续航带来的影响一直都是车企在找寻的答案。理想品牌对于冬季用车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从零部件的温度管理到车内环境的温度管理他们都带来了解决方案,做到既能满足续航和充电效率问题,又能让车内始终保持一个舒适的环境,全方位呵护全家冬季出行,下面就从车内空调和电池热管理两大方面来聊聊理想汽车的更优解。
开源:尽可能榨取每一度电
让磷酸铁锂电池电量测算做到精准是行业难题,相比三元锂电池它需要定期电池校准,比如用车半个月需要将电池电量充满,但这样的校准方式也遭到了很多用户的吐槽,充满电依旧有误差。理想汽车有自己的解决办法,行业首创的ATR电池估算法被用在理想车型上,算法能够依据车主日常用车过程中的充放电变化轨迹,实现电量的自动校准。即便用户长期不满充,或者单纯用油来行驶,电量估算误差也能保持在3%至5%,相比行业常规水平提升了50%以上,使得理想L6在低温场景下使用时,相比于传统算法放电电量提升了至少3%,让冬季续航更扎实。
对于增程车型而言,纯电续航并非从满电到电量耗尽所行驶的里程,而是指在增程器启动前,车辆依靠纯电驱动的行驶里程。冬季来临时,低温环境会造成电池放电能力减弱,造成剩余电量较高时增程器提前启动,导致纯电行驶里程变短。因此,提升电池的低温放电能力,就成为了提升纯电续航和动力表现的关键。
从原理而言,电池放电、输出功率的原理类似于大坝放水。放电时电压“水位”落差越大,输出的功率就越强。但电压落差并非越大越好,一旦低于安全边界,便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的寿命影响。由于电池材料对温度较为敏感,在低温下会出现比常温更快的电压跌落和更大的电压波动,所以行业内通常会采用较为保守的功率控制算法,限制低温下电池放电时的电压落差。因此,传统方法会留有非常多的功率冗余,造成“有力使不出”的情况。
理想汽车针对这一问题,推出了自研的APC功率控制算法,通过高精度的电池电压预测模型,实现了未来工况电池最大能力的毫秒级预测,因此,可以在安全边界内,最大限度地释放动力。凭借APC算法,理想L6在低温环境下的电池峰值功率提升30%以上,让用户畅享澎湃动力外,也将增程器启动前的放电电量提升了12%以上,将冬季的纯电续航进一步提升。
ATR算法和APC算法的成功开发,使理想汽车终于拨开了笼罩磷酸铁锂电池的“两朵乌云”。两大算法合力,让理想L6的低温纯电续航提升15%之多。
随着累计销量超过百万,理想汽车正肩负着为百万个家庭提供更优冬季出行体验的责任。因此,理想汽车也将打造全家人体验最好的新能源车作为目标,针对低温环境不断深耕技术研发。在冬季续航达成率上,理想汽车已经凭借行业领先的热管理和电池技术,牢牢站稳第一梯队。
节流:让空调能耗变得更少
空调是冬季用车一定会开启的功能,相比油车,新能源车型开暖风无法从发动机取热,在低温环境下,将室外的冷气转化为车内的暖气是需要耗掉很大一部分电量的,很多新能源车配备了热泵空调,但是从新能源车型的角度出发,如何做到尽可能少用一度电是永恒的话题,理想汽车在空调方面有自己的更优解,在少耗电的情况下还能做到车内温度控制更智能,让车内人员更舒适。
针对这一问题,理想汽车采用了双层流空调箱的设计加以解决。顾名思义,双层流空调箱是指对空调进气结构进行上下分层,引入适量外部空气分布在上层空间,在解决玻璃起雾风险的同时,也能让成员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内循环的温暖空气分布在车舱下部空间,使用更少的能量就可以让脚部感到温暖。同时,结合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丰富的传感单元,理想汽车开发了更智能的控制算法,在确保不起雾的前提下可以将内循环空气的比例提升到7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以理想MEGA为例,在-7°C CLTC标准工况下,双层流空调箱带来了57W的能耗降低,这也意味着3.6km的续航提升。
除了空调箱的创新,为了应对冬季不同场景,在各种环境下都对每一份热量精细化利用,理想汽车对热管理系统的架构也进行了自研创新。
其中一个十分常见的场景是冬季早晨通勤时的冷车启动。由于这种情况多为城市行驶工况,电驱尽管有余热可以供给座舱采暖,但热量并不多。如果热管理架构采用传统方案,电驱余热在向座舱传递时还会同时经过电池,为电池加热。但如果此时电池电量较高,实际上并不需要加热来增加放电能力,那么为电池加热反而成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因此,理想汽车在热管理系统的回路中增加了绕过电池的选项,让电驱直接为座舱供热,相比传统方案节能12%左右。在下高速进入城区后,如果遇上拥堵,电驱的余热不够用,电池中存储的热量就可以支持乘员舱的供热。做到热管理场景覆盖更全之余,理想汽车还对零部件做了高效设计,减少热管理系统本身的热耗散。通过先进的热管理系统设计、核心零部件的创新开发以及精细化的标定控制,理想汽车在保证良好舒适性体验的同时,达成了行业第一梯队的能耗水平。
综合来看,理想汽车在应对冬季低温环境下车辆如何保持出色的续航水平方面还是很有方法的,一方面做到开源一方面还要节流,保证了续航也就提高了车辆的综合能耗,同时在技术方面也能看出理想汽车有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案,在看不到地方理想正用技术在默默支持和保障着每一位成员的舒适出行。
当行业潮水退去,留下的一定是那些真正扎根用户需求、尊重技术规律的前行者。
2025上海车展:宁德时代以“多核时代”理念重塑行业格局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的终极防线,直接关乎驾乘安全。随着智能化进程加速,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在响应速度、能量回收及空间布局上的局限性愈发凸显,线控制动技术成为行业变革的核心方向。其中,EMB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线控”方案,凭借彻底摒弃液压管路、实现毫秒级响应、高度集成化等优势,被视为线......
五款全球首秀、首款自研ADAS方案 大众汽车打响在华最强智能网联攻势
在电动化领域,北京现代以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的全球首秀为标志,正式吹响了向新能源市场进军的号角。这款匠心打磨5年的车型,不仅补齐了北京现代在新能源发展上的短板,更开启了其智电新征程。ELEXIO的推出,是北京现代对电动化趋势深刻洞察后的精准布局,也是其技术实力和创新能......
2025上海车展,辰至半导体采访 #2025上海车展 #汽车芯片 #汽车 #热点
上海车展人气收割机 A5L Sportback让你心动只需0.5秒
对于换电路线,李斌秦力洪完全不后悔。
从智驾系统到座舱体验,再到底盘控制,华为一次性抛出三大解决方案——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不仅展现了技术全栈自研的实力,更瞄准行业痛点,试图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竞争规则。
上汽大通 MAXUS 新途远界首发:超混技术开启轻客 “一车多能” 新生态
长安马自达重磅推出EZ-60,10元盲订让梦想触手可及
华为联合11家车企发安全倡议,L3级自动驾驶能放心用吗? #华为 #智能驾驶 #辅助驾驶 #行车安全
为中国车企的智能化突围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国车出海想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要靠智能化的软实力。
欧拉将持续深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不断创新,持续对城市出行场景的深度挖掘
一季度盈利超预期,上汽通用推逍遥架构重构技术护城河。
邵景峰表示,解决同质化问题需要内脑、外脑都上,需要一些新的思考方式以及作品。
10元预订!长安马自达EZ-60电动化绽放,全新智能座舱科技大放异彩
在这个意义上,未来的极狐,留给人们的,将是无限的想像。
合法的改装 首选现代N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