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汽车评价 3417浏览 2024-12-27 IP属地: 未知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中国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正在转换:民营汽车企业替代国有汽车企业(1)

编者按:中国汽车应如何由大变强?汽车评价研究院将连续刊载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的《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通过十大方面,从业内第三方视角辨析中国汽车由大变强的当前形势。

今日起,汽车评价研究院刊载第三部分——《中国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正在转换:民营汽车企业替代国有汽车企业》,在文中李庆文院长认为,以民营汽车企业为主的“五虎上将”替代了传统国有汽车企业,成为领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龙头。此外,以造车新势力为主的“五小龙”也将乘新汽车时代的东风,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生力军。

篇幅所限,《中国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正在转换:民营汽车企业替代国有汽车企业》将分多篇推文进行推送,敬请关注。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 李庆文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民营汽车企业替代国有汽车企业

计划经济时期,汽车产业由国家完全控制,在哪里建立工厂,工厂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产品,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卖到哪里,以什么价格卖,一律由政府用行政性的计划手段决定。因此,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汽车的头部企业是由政府的力量决定的。

改革开放后,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汽车产业,他们把合作合资的目光聚焦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国有汽车企业上,与这些国有汽车企业建立起一大批合资公司,使这些国有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市场规模扩展得比较快,经营收入大幅度提高,先后进入世界企业500强行列,长期占据中国汽车产业的头部位置。龙头老大先是一汽集团,后是上汽集团。

这种成长和壮大是复制性的,不是基于创新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他们是用世界跨国汽车公司的积累和资源,加之超大型的汽车市场规模和政府倾斜性产业政策的赋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头部企业集群。

今天,这个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民营汽车企业替代国有汽车企业,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上领先全球而建立起来的新格局。

具体而言,比亚迪今年有可能跃居中国汽车企业销量首位,上汽集团长期位居首位的历史要被改写。

国有汽车企业集团集群在第一阵营领跑的局面也正在发生快速改变:

广汽集团今年以来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明显减弱;

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力比较早,但是,近几年在市场销量上连续退坡,自主品牌成长缓慢;

东风汽车由于过去全面合资,在一段时间里失去了自主发展机遇,虽然近几年卧薪尝胆,埋头苦干,自主创新能力有比较大的提高,但是,失去的历史性机遇,需要时间补偿,当下艰苦跋涉,市场竞争力正在建设过程中。

以民营汽车企业为主的“五虎上将”成为汽车产业龙头

当下正在快速替代过去头部企业集群的,是以民营汽车企业为主体、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业的新兴汽车企业集群。这个头部企业集群的成员,是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长城,是中国产业的“五虎上将”。他们的突出特征是:长期坚持自主创新,长期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长期坚持市场化体制机制,长期坚持自主型对外开放。

1. 比亚迪汽车用不到三十年时间,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里的领头羊,替代以合资为主的上汽集团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头雁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比亚迪能够获得巨大成功,原因一定是多维度的。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系统全面的研究,但是,依据长时间对比亚迪汽车的观察和了解,我认为,分析比亚迪汽车成功的因素,抓住以下几点,就基本能够比较清晰理解比亚迪成功的密码。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1月产销快报  图源:比亚迪

首先,比亚迪成功的核心因素,是企业体制机制完全市场化。比亚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担风险,自主决策。

其次,比亚迪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家精神在比亚迪得到充分发挥。王传福既是比亚迪的实际控制人,又是比亚迪运营决策者;既是战略主导者,又是战略实现的一线指挥员;既是市场运作的策划和组织者,又是技术创新深度参与者。王传福的企业家精神,在比亚迪完全市场化的体制机制环境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尽善尽美。他想象的翅膀可以酣畅翱翔,他果敢的决策可以快速得到认可,他严格细致的管理可以几乎没有什么阻力的得到贯彻落实,他崇尚自主创新的理念没有因为利益受到影响。

第三,比亚迪的成功独特因素,是敢于承担风险的战略能力。传统国有汽车头部企业的成功之所以短暂,是因为他们的成功没有自己的独特性,成功的机会是外界赋予的,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更不是自己通过承担巨大风险,艰苦奋斗换来的。得来容易,失去的也容易。比亚迪不是这样的。他们创业之初,一无所有,一张白纸。他们有的是市场上稍纵即逝、风险巨大的苗头性机会,他们高度敏捷,勇敢无比。发展新能源汽车,当初业界争议分歧巨大,传统汽车企业犹豫不决,踟蹰不前。他们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敢于承担风险,锲而不舍在新能源汽车新赛道上开拓耕耘。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传福 图源:比亚迪

2. 奇瑞汽车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跃迁到中国汽车产业前列

他们艰苦奋斗,以“小草房”精神,艰难曲折完成了从0到1的初创目标。没有生产汽车许可,他们曲线变通;没有技术研发人员,他们最早把目光面向海外,最早用创新创业的事业愿景,吸引回来了一大批海归精英;没有现成的供应链体系,他们借助合资品牌的资源完成初创任务,精心全力扶持自主零部件企业,坚持构建自己能够长期合作的开放型供应链体系。

他们顽强拼搏,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在难以想象的困难状态下,渡过了从1到10的生存考验。曾经在一段时间里,奇瑞汽车徘徊不前,创业之初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和矛盾,业界有人认为奇瑞难以成功,跨国汽车公司更认为奇瑞汽车短暂的高速发展是昙花一现,政府相关部门的所谓的专家也对奇瑞汽车产生了怀疑,对奇瑞汽车高度重视和支持的地方政府甚至也犹豫了,支持的强度开始减弱。奇瑞汽车从创业以来,在这个阶段里遇到的挑战和考验,超过了当年“小草房”时期。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  图源: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面对此情势,没有半点退缩,没有一点怀疑自己选择的方向和道路,也没有掩盖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多次在公开场合坦诚述说奇瑞汽车补短板,炼内功,建体系,重新学习和钻研造车技术。与此同时,奇瑞汽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主动吸引民营资本加入奇瑞创业事业,使奇瑞汽车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起了符合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

他们以三个并重战略迅速崛起,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战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并重战略,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战略。

今年,奇瑞汽车跨入世界500强企业阵营,跃迁到中国汽车产业前列。过去,奇瑞汽车在中国汽车产业10强中,比较靠后,如今,奇瑞汽车有可能跃迁到前五名。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奇瑞汽车跨入世界500强企业阵营 图源:奇瑞汽车

3. 吉利汽车用了三十年,成为全球化级别的跨国汽车公司

当年,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四处奔走呼号,希望政府给他一个进入汽车产业创业的机会,就是失败了也心甘情愿,毫无怨言。他为了争取到进入汽车产业的许可证,曾经半夜三更蹲在主管此业务的政府官员家门口,企求见面陈述自己的理想和方案。

他的赤诚之心,感动了许多人;他的近乎疯狂的汽车梦,影响了许多人,也曾经被嘲笑和误解。他纵横捭阖,长袖善舞,整合集成出超出想象和预期的创新资源,并购沃尔沃并成功融合,入股奔驰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跨国汽车公司,据说今后吉利汽车的全球总部有可能设立在英国伦敦。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吉利控股集团已拥有多个子品牌 图源:吉利控股集团官网

4. 长城汽车三十年,坚持长期主义,注重科技创新,改写世界SUV品类汽车市场格局

长城汽车,起步于田野之中,曾经的乡镇改装企业,改制成民营汽车企业,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品牌。

长城汽车在SUV品类创新中独树一帜,是中国式SUV汽车品类的开拓者、领导者,改写了世界SUV品类汽车市场格局,为中国汽车品牌冲出合资品牌建立起来的围城立下汗马功劳。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长城汽车成为2024年北京车展焦点 图源: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的实际控制人和创始人魏建军董事长,性格刚强直率,正直坦荡,爱憎分明。最近一个时期,他反复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怕得罪人,说问题一针见血,自嘲自己成为愤青了。爱之深,才吐真言。

他对汽车技术研究的深厚,想法独特,思路开阔。他舍得在技术创新上花钱费力,使长城汽车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领先。

他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有自己独特的选择。长城汽车虽然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不算先行者,但是,长城汽车新能源战略比较全面,布局系统,长城汽车既生产锂电池,也研发和生产氢能动力。长城汽车还布局了芯片,在智能汽车技术上投入大,行动快,魏建军董事长认为长城汽车在智能汽车技术上在行业里处于领先位置。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魏牌全新蓝山1万辆下线 图源:长城汽车

5.长安汽车是各方面比较看好的央企,也是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比较激进的传统汽车企业

长安汽车从制造微型面包车起步,是当年微型汽车市场红火时四强之一。如今,四强中的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已经不复存在。五菱汽车与上汽和美国通用合资为上汽通用五菱,在微型车方面做到了极致,成为中国最强的微型车制造商。

长安汽车没有沿着微型车方面发展,而是选择强力向上发展战略,倾注全力发展A级车以上的乘用车,实现了品牌向上,技术升级,完美实现了从一家微型车厂商转型升级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乘用车公司。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长安汽车拥有长安启源、深蓝、阿维塔等多个自主品牌 图源:长安汽车官网

长安汽车让业界钦佩和赞誉的是,他们在没有强大的合资公司支撑的情况下,靠自我积累,自立自强。一度长安汽车与福特汽车建立的合资公司还出现亏损,拖了长安汽车发展的后腿。

在产品研发上,虽然也从福特汽车身上学习了一些经验,引进了一些技术,借鉴了体系管理和研发流程。但是,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培育出了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发流程和体系,技术积累深厚,产品线丰富,特色鲜明。

长安汽车是双优生,传统汽车做得出色,新汽车同样优良。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遇到的最大的阻力,不是技术和资金,而是观念。

李庆文《中国汽车由大变强趋势性特征辨析》(三)(1)

长安汽车智慧新蓝鲸3.0混动专用发动机、数智电驱和增程模块 图源:长安汽车

所谓的路径依赖,在这里体现的最为明显。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是传统汽车企业的看家本领,是经营百年以上的护城河,是让外界望而生畏的高门槛。用电驱动力取代传统动力,这个弯,难转。长安汽车可贵之处,就是观念更新快,转弯能力强。

更让业界刮目相看的是,长安汽车还率先提出发展新汽车战略,探索新汽车。当年长安汽车放弃微型车,大力发展乘用车,是明智之举,今天,长安汽车率先向新汽车挺进,则是开创之策。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评价 0粉丝    43作品 关注 选车不纠结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