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回到番禺,广汽寻求重生

回到番禺,广汽寻求重生

汽车公社 1825浏览 2025-01-13 IP属地: 未知

2024年,中国车市别提有多热闹了。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状态下,企业间的悲喜总是被放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


高合和极越的轰然倒下贯穿了一整年,直接将弱势新势力的底裤扯了下来。由比亚迪领衔的头部中国车企却又从各个维度,将中国汽车推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时代变革的脚步就是如此迅速,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如果要想在安稳趟过这场转型大战,似乎没有比豁命获取认同更值一试的。


在过去一年里,广汽集团的发展现状,外界也看在了眼里。


消费趋势的快速变革,一边将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压缩到了一定的程度。另一边,围绕智能化、电动化的技术进阶,亦给所有中国品牌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而这就使得广汽迫切需要在这场战役中练就新的本事。



去年年中,身为集团董事长的曾庆洪曾在重庆论坛上呼吁行业回归理性竞争。不管舆论端如何解读这句话,市场上所发生的一切无形中都在给予其压力。这也意味着,从那一刻起,“不再依赖合资公司,大力发展自主业务”将成为整个集团不得不重视的课题。


时至今日,2025年已经拉开序幕。不出意外,从小鹏G7、极氪007猎装、特斯拉全新Model Y等新车的发布中,“卷”依旧会成为新一年市场竞逐的底色。


站在这样的背景下,别说是广汽集团了,每一家中国车企都没有资格将过去的生存逻辑,延续并嫁接到新的市场趋势上。


1月7日,总经理冯兴亚在社交平台说到,“广汽集团因时而动、顺势而变,发布了三年‘番禺行动’,开启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新篇章。”并将刚刚开启预售的埃安UT视为“番禺行动”第一车。


很显然,在执行层面,广汽现已表明了态度。随着新一轮的产品攻势接连袭来,广汽所期待的就是要用尽全力一扫过去一年的糟粕和不如意。而“番禺行动”的本质必定是落脚于,从源头助推广汽集团重回高速发展的正轨。对比其他中国品牌,亦将传祺、埃安、昊铂均带入各自细分市场的核心腹地。



现实让广汽正视危机


讲真,过去这一年,要说有哪家车企是迎风而起,并过得有滋有润的,相信谁都无法将任何一家车企,当作一个最贴切的答案。


大量惠民政策的出台,都缓解不了车企动用价格战获取市场份额的势头,空前的舆论混战除了让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身心俱疲,其实也就仅仅帮助了小米和华为这两家跨界而来的科技公司,立足于汽车行业。


2024年,究竟是中国车企全民狂欢的一年,还是让所有企业被迫陷入生存困境的一年?


到现在,没有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评价。但我们很清楚,市场格局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了。当新消费趋势一而再再而三地搅乱了全行业既定的发展思路,没人能对此视而不见。


就像,从目前公开的销量数据和业绩预测上看,广汽在2024年所遇到的挑战甚是巨大。和过去十几年循序渐进式的发展相比,一夜间变了天的中国车市着实让广汽感到了一丝寒意。



产业变革的浪潮汹涌向前,对着老牌车企,很多人依旧在说,“时代抛弃你,从不会打招呼”。


在2024年,任何一个本就秉承合资自主双线并走发展的“国家队”,在遇到消费者不再因大众、丰田等自身品牌力而选车时,势必会走入一个难绷的生存境遇。


的确,在现存体系下,大量发生在终端市场上的故事就说明了,广汽若要从本质上改变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的经营状态,还是很有难度的。在现在这个将“内卷”发挥到极致的年代,日系车企一向谨慎的行事风格,多多少少会制约企业跟上中国车企的步伐。


而互联网对于合资品牌过于唱衰的态度,亦让广汽深切察觉到了危机感。尤其是在曾庆洪董事长公开发言后,一切来自外界的声音似乎都在敲打着广汽。


“如何扭转乾坤?又该如何为集团建起长久的优势?”



2024年10月末的一天,广汽发布公告,将启动两项重大改革,其一便是广汽集团总部办公地址将于11月2日从广州市区珠江新城CBD整体搬迁至番禺汽车城。


公告中也说了,此举旨在应对汽车行业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推进全要素向一线实务集中,推动自主品牌做大做强,加快完成广汽集团转型调整,实现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在番禺,广汽旗下几乎所有自主业务均在此生根发芽。很明显,拉近集团和旗下子公司的距离,无非是广汽想着缩短决策时间,以便更好地应对中国车市的快速变化的。


也就是说,当市场无情抹除新旧势力间的形象差距,提前预判到行业趋势的广汽可没有时间再等待行业回春。及时调整自我战略,远比静待花开更具现实意义。


到了去年11月的广州车展,广汽集团又正式官宣将开启三年“番禺行动”,通过四大改革举措,五大保障,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



总经理冯兴亚也很是坚定地向外界说了,“广汽集团新的转型变革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将砥砺前行、不负众望,未来三年为大家呈现一个全新的广汽!”


与此同时,从传祺到埃安,再到昊铂,旗下S7、UT、HL等新车鱼贯而出,不可谓是广汽当下要强的体现。是否也在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讯息:未来,随着广汽自主业务逐一释放出新的发展锚点,再多的质疑也无法妨碍广汽在番禺试图找回自己的行动呢?


放下包袱,改革全面开启



1月11日,我们看到了广汽集团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经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322,890万元到362,890万元,同比减少72.91%到81.94%。


再结合此前官方给出的200.3万辆的全年销量,毋庸置疑,哪怕是为了填补上公司口碑上的落差,广汽都没有任何理由懈怠。在全产业面临转型的关口,广汽希望从体系上重新梳理自己的战略方向,更是再正确不过的。


当然,口号是如期喊了出来,外界也算得到了广汽寻求企业重塑的信号。可说到底,无论“番禺行动”所囊括的前瞻决策有多少,广汽都需即刻在各个版图落实好确切的行动方针。



为求新生,广汽坦言会从今年的1月1日起推进营销领域整合改革。整合传祺、埃安营销领域,设立传祺、埃安、昊铂3个品牌营销本部,以便更好地为各个自主品牌的发展第一时间提供决策的助力。但鉴于中国车市的蜕变之剧烈,我仍相信,广汽不会限于推动内部的体制改革。


在传统车企的固有认知中,掌握自主发展的决策权一直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而过去,广汽也是这么做的。


可随着广汽丰田、广汽传祺陆续和华为建起新的深度合作联系,对于2025年要走的路,广汽没可能再以自己的主视角简单审视车市后续的发展。


“定了!广汽华为联合造车一事正式官宣。”


在去年年底,当广汽和华为签定合作协议,要联合打造一个专注于智能化的全新品牌时,对于广汽的未来,外界就多了一份新的期待。



那如今,经由集团的正式公告表露,同意公司投资设立 GH 项目公司,并计划以本项目公司为载体,与华为深度融合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汽车品牌。


我敢说,2025年的广汽确确实实是豁出去了。


对比同类企业,广汽这一步看似走得很超前。和华为联手打造新品牌的最终目的很有可能也是奔着“四界”的发展模式而去的,但广汽此种敢于直面自己的发展而选择和中国科技公司强强联手,恰恰也为传统汽车集团在面对行业大势时理应表现出的决绝,给出了示范。


“广汽再也不是一家仰赖合资生存的中国汽车企业。”别看,集团从未说过类似的声明,但这一系列战略的悄然落地却是如此振聋发聩。


选择和华为加深合作,是现阶段任何一家想要在纷乱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突破口的车企都在考虑的。



那对于广汽来说,鉴于本身在技术研发领域的积累还是很深厚,说不定,按公告所言,后续如若推出一系列具有很强产品力的新能源车,广汽和华为都将借这个新品牌摸索到新的向上通道。


一冬蛰伏,万暖回归! 


说到底,从充满太多危机的2024年跨越到未知的2025年,广汽的焦虑是从未被彻底消除的。只是,在大方向被时代框定的前提下,广汽正视自身不足的态度从来都是端正的。面对一个吃人的新时代,提出“番禺行动”是整个广汽管理层为集团谋求可期未来的笔触,自然也会成为我们对广汽施以期待的开始。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237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