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保时捷的价格极具竞争力,50多万就已经能买百万级别的911和卡宴,那么入门级的macan和718还会贵吗?如果你最近有买车的打算,不妨来澳康达看看便宜又划算的保时捷车型,支持全国免费互调,买车前记得先看澳康达。
2017款 保时捷911 Carrera
这台仅行驶了2.6万公里的991.2现在二手价格仅需要53.80万,你就能享受纯正的保时捷911乐趣。选配不算太高,除了基本的白色金属漆和黑红双拼内饰以外,还有20寸轮毂、GT方向盘等,没有多余的选配溢价,非常高性价比的价格就能买到一台公里数不高,使用率极低,车况精美的991.2。
2020款 保时捷Cayenne 3.0T
新年回家的排面之王,保时捷卡宴已经可以说是天花板了。如果觉得Macan空间过于紧凑不够大气,那么这台仅售51.8万的20款卡宴不妨考虑一下,外观和内饰都是换代后的,形象大气、空间宽敞,如果想要里程低一点甚至是21款22款的卡宴,同样的价位推荐看看插混版的卡宴也是不错的选择。
2021款 保时捷Taycan
保时捷Taycan作为品牌第一辆新能源车型,出门总能引人注目。如果你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却又不想平平无奇的选择特斯拉,那这台兼具好开、使用又有更高调品牌价值的Taycan似乎是富人的不二之选,毕竟新车超百万的售价绝不止「省油」那么简单,目前仅行驶了2万公里,售价58.8万即可拥有。
2019款 保时捷718 Cayman 2.0T
想要低价玩跑车,一台集驾驶乐趣和排面都可以双重满足你的718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现在价格与二手宝马Z4相当,Z4舒适性更强、718运动性能更加硬核,两台都是不错的跑车选择,但根据不同驾驶习惯和需求可以选择一台更适合自己的完美跑车,目前澳康达在售这台4.3万公里,售价仅需要29.8万就能买的保时捷718。
2019款 保时捷Macan 2.0T
这台19款Macan还是换代后的设计,除了贯穿式尾灯以外、内饰也使用了大屏设计,即便过了4年多但现在看起来一点也不显老款,选配了8万多的配置,带有14向电动座椅、中控罗盘、倒车影像等实用配置,现售价仅需29.3万。
连续三年,我身边这款奇瑞的瑞虎7 plus可以说是全球海外出口a级车中的销量的妥妥的销冠,那可以看得出来,海外的老外们对于这款车型的认可程度。
长安UNI-V
深蓝S05推620km长续航版卖12.99万元起,贵吗?
租电池方案最低17.98万起,乐道L90正式上市
2025年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7月30日,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深蓝汽车公布品牌全新布局,在新央企的赋能下强势起航。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海纳百川计划”的先行探索者,深蓝汽车把握国家新一轮发展机遇,成为新央企高质量发展的支柱、科技突破的力量及全球出海的引擎,扛起央企......
在汽车工业的百年长卷中,豪华车的定义权长期紧握在欧洲老牌贵族手中。然而,当一台车长5.4米、轴距3.25米、标价130万的庞然大物以“鼎”为名横空出世时,行业的游戏规则正悄然改写——仰望U8L鼎世版的预售,如同在豪华SUV的平静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作为曾参与底盘调校的产品工程......
六连涨!连续五个月破万!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与华为强强联合成就最佳搭档
10万以内买代步车,耐用、省心、省钱,燃油党看这2款就好!
包括零跑、小鹏等在内的部分车企,在销量公布方面还是那么的积极,刚进入8月份,就迫不及待的晒出了上个月的成绩单,虽然说各家车企的单月销量方面有高有低,但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提升,看似竞争激烈的车市,其实也蕴含着很大的商机,只要产品对路销量自然会有。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新款东风奕派eπ008上市,风神L8正式亮相
中大型SUV首选,全新揽境空间、动力双优,价格更给力
高歌猛进!同比大涨102%!岚图7月交付“双爆款”产品矩阵成型!
燃油车智能化里程碑之作,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上汽奥迪 A5L 正式上市!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2025年8月1日,红旗品牌发布最新销量成绩:7月份,红旗品牌单月销量突破3.73万辆,同比增长21.1%,与此同时,红旗品牌也正式成为首个达成200万用户积累的中国豪华汽车品牌。
炎炎酷暑,正值夏日出行高峰,五菱开启夏日宠粉季!五菱缤果家族凭借高颜值、大空间等亮点至今已收获超55万用户青睐,成为A0级纯电车市场的新标杆。为回馈消费者信赖,即日起2025款五菱缤果置换补贴价低至5.18万元起,还可叠加享受国补/地补至高20000元,开启缤纷代步新生活!
不惧续航焦虑!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上市,12.99万元起
“某品牌将车推下百米悬崖,电池无爆燃、车门可开启——这场震撼测试背后,是汽车安全陷入的残酷悖论:实验室标准追不上真实事故的复杂,但车企自创的‘极限挑战’又缺乏统一标尺。 当‘热成型钢用量超行业均值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