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长城,理解长城,成为长城。
内卷时代“不卷为王”,是门值得研究的艺术。
魏建军曾说:“我要做汽车行业的秩序捍卫者和正义支持者”。这个时代,正义和秩序的规则人人都懂,但能去遵守的寥寥无几,因为正义和秩序在商业市场一文不值。
如果给这两者标上加码,并且是百亿的净利润呢?事情也许会变得不一样。
百亿利润,到底代表了什么?
最近,长城汽车发布了业绩预增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长城汽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4亿-130亿元,同比增长76.60%-85.14%;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非后净利润为94亿-100亿元,同比增长94.47%-106.88%。
“百亿利润”对于长城汽车而言,并不是一件稀罕事,其早在2016年就达成了这个成绩。但放在今天去看,能赚到百亿的公司实在太了不起了。
走完整个2024年,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增收不增利”仍是“怪象”。然而,在一年倒闭4000家4S店、一年180多位车企高管换防、一年连续多家新势力爆雷,就连本田与日产也要报团取暖的当下,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
对于价格战,即使作为全球最会赚钱的汽车公司的丰田,也不得不畏惧。
丰田去年赚了多少钱?其去年年底发布的2024财年上半年度(即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的财务报告显示,尽管丰田的营业额稳定增长了5.9%,达到23.28亿日元,但其净利润为1.91亿日元,同比下滑了近30%。
拿着这900亿元(换算人民币),丰田要给全世界超38万的员工分钱,并且要养活全球50家左右生产基地,再回头看看长城汽车或者是比亚迪的财报,就能知道今天的国产品牌到底多有朝气,以及丰田这些老牌车企到底有多着急。
离谱之处在于,这家在精益化生产上研究了几十年的日企,居然拿今天的价格战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以关厂、裁员、降价这“老三样”来应对。丰田都这样了,其它车企自然不必多说,对于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而言,甚至亏损仍是主旋律。
人人都在等待内卷的结束,人人都希望自己不是下一个被淘汰的——却不管,只有淘汰掉有这类焦虑情绪的品牌,内卷才会真正的结束。
内卷时代不卷为王
内卷时代不卷为王是硬道理,也是块硬骨头,那么长城到底是怎么做的?汽车有文化认为,是品类思维。
专注品类,使长城中高端产品迎来爆发,2024年,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0.96万辆,同比增长37.13%,魏牌和坦克成为了长城汽车的“利润奶牛”。
同时,品类创新也推动了其新能源业务以及出口业务的大幅增长,如2024年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18万辆,同比增长22.82%,同时在去年长城提速魏牌高山、坦克700 Hi4-T等高价值车型的海外投放,并推动马来西亚、印尼CKD项目投产。
放在今天去看,品类思维其实不新鲜——自2018年以来,车企们就开始在品类上下功夫,但能够成功做出来的寥寥无几,目前去看只有长城、五菱、领克、极氪、理想等品牌。
观察这些品牌,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品牌定位,并通过独特的文化和定位吸引了大批受众,如长城汽车做“品类创新”,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哈弗H6自2011年培养起来的大批SUV的消费者,正为坦克和魏牌买单。
但这种“得天独厚”,不是老天爷赏饭吃,而是这些品牌先抛弃了主流,才得到了品类的眷顾,用理想汽车的掌门人李想的一句话来解释,即“要在巨头不那么重视的领域做到天花板”。
当年,长城汽车找到了合资轿车大行其道之外的机会,今天却只能看到“半价理想”、“国产特斯拉”,这才是“怪象”。
先舍弃,才能谈品类;先偏执,才能要做好品类。
很多人说,长城汽车魏建军谈对汽车行业的热爱是作秀,但从长城几十年在SUV赛道不动摇、并且能做好越野品类这两件事去看,这顶帽子扣得有些冤枉了。
长城的“热爱”,实际上等同于五菱“为人民造车”的偏执,类似于特斯拉对AI的执着,也和理想对增程式的偏爱有着相似的逻辑——他们都从“自我实现”的角度出发,以一己之力和主流认知对抗,用一条道走到黑的态度把事情做到极致,才能让品类生成护城河。
当然,“热爱”还有反面例子,比如为了给汽车装上机械臂找到医疗行业里的高合——在汽车行业里,热爱不完全是褒义词,更贴近于是一种死亡和生存概率五五开的选择,是和主流市场的博弈,也是和世界大多数人的对决。
有这种情绪支持,长城才敢于砍掉不健康、不盈利的产品线,并且认为这是对“正义”和“秩序”有利的一件事。当然,也是长城汽车申请注册“自信汽车”商标,将发布全新超豪华汽车品牌的支撑。
从长城汽车去看,品类创新是一整套的生存与发展逻辑,而不单纯表现在产品层面。想来,这才是人人都爱品类,却很难做好品类的核心原因。
有文说
用最少的员工,赚到了市场最多的钱;用高端的产品,打了价格战的脸;用高价值的出口产品,堵住了外国人指责“倾销商品”的嘴——研究长城汽车的财报,是非常解气的一件事。
2025年的汽车市场,再也容不下一个新卷王。长城汽车打了“卷王们”的脸倒是其次,在国内市场增量溃缩、同质化进一步加剧、内卷后遗症爆发、车企抱团取暖、海外发展受阻等等因素的影响下,单靠“卷”已经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了,只能解决一批卷不下去的品牌。想来,在“餐饮收尸人”之后,“汽车收尸人”这个职业,也是时候出现了。(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与英仕派一同品味,荔中逍遥之派
27公里长下坡,刹车失灵夺走100条命:自动挡如何正确应对?
日前,蔚来品牌旗下的乐道L90重磅上市,共推出Pro、Max、Ultra三种配置以及六座、七座布局,共计六款车型。新车提供了整车购买和租电两种不同的购车方案,整车购买的起售价格为26.58-29.98万,租电的价格会更低一些。这意味着未来向下,开始和比亚迪展开直接竞争了!
女子骑车摔倒追责10米外的汽车!别让无接触交通事故成为碰瓷理由
长安汽车正式独立升级为央企!国产车崛起进入第二阶段,海外大决战!
全产业链签约金额超30亿,房车文旅产业革命即将到来
新央企航母驶向“深蓝海洋”:首推3纳米芯片,再打造“全优体系”
安全和品质不是喊出来的!北京现代打造《新质力造车安全白皮书》
腾势D9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骄傲!它最近在国内外都火爆销售,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连明星大咖都为之倾倒。它把智能科技和豪华体验融合得相当出色,彻底打破了高端MPV只能进口的观念。才出道两年就销量破25万,未来真让人期待!中国车,全球范儿,走出去大放异彩!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2025年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百万银河探钓中国重庆站收官,星耀8创2.7L油耗震撼纪录
央企“新势力”亮出硬翅膀,科技造车玩真的!
全产业链签约金额超30亿,房车文旅产业革命即将到来
奔驰C260升级L2智驾
前些年,国资委对于央企新能源发展的速度表达过不满。但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央企来说,决不能把“新能源路线发展不好”这顶帽子扣在他头上。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
越野王守护生命防线,比亚迪车主好人有好豹
赵心童腾势而上,不仅打破纪录赢丁俊晖,还用实力刷新中国斯诺克新高度!台上竞技场称王,台下腾势Z9GT相伴,突破自我、科技赋能,这就是新生代的中国力量!#斯诺克赛事赵心童腾势而上#
演员买超发布行车记录仪视频,称:开车时差点撞上闯红灯的外卖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