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上海为什么出不了DeepSeek这样的科技独角兽,却拥有上汽这样的实业精英?

上海为什么出不了DeepSeek这样的科技独角兽,却拥有上汽这样的实业精英?

智驾研习社 2472浏览 2025-02-17 IP属地: 未知

DeepSeek火了之后,关于这个“国运级”AI模型、其背后的幻方量化以及创始团队的报道俯拾皆是。 


然而在铺天盖地的文本中,真正令我深思的,是2月9日发表在上海闵行宣传部官方公众号“今日闵行”上的一则简短贴文。


几乎在标题中,这篇《独家!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曾在闵行实习,没毕业就被任命为部门经理》就已将当地与DeepSeek之间的情缘,叙写得明明白白。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可也正是闵行官方的这种激奋,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上海,作为位处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9万亿元,为何偏偏留不住梁文锋这样的科技英才?也出不了DeepSeek这样的科技独角兽企业?


相形之下,反倒是毗邻上海的兄弟城市——杭州在Web 2.0向3.0时代过渡的时间窗口内紧抓机遇,着实孵化出不少优秀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及稀缺人才。 


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土著,我一度被这种夹杂着不解、失落与艳羡的复杂心情所硬控,思绪也被扯回了20多年前的世纪之交,忆起了一个至今仍令每个上海人心有戚戚的经典问题: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出不了阿里巴巴?


直到有一刻,灵台清明、心结顿开。上海与科技独角兽的缘悭一面,再也对我构不成困扰。 


01 上海怎么了?


梁文锋的出现又离开,容易让人误以为这座城市的土壤不适合科技人才及初创企业的成长。 


可事实上,海纳百川作为上海的精神图腾,并非徒有其名。尤其是对出生在21世纪的年轻一代来说,这句于2003年提出的城市精神口号,几乎被印刻在他们的基因里,氤氲在上海的一呼一吸中。


放眼全国,你很难找到一座像上海一样、对人才拥有同等渴求的城市;而在这样一座城市里,你同样很难想象一位优秀的人才或一家具有潜力的企业,会找不到立锥之地。

仅在去年一年内,上海面向广大科技初创企业颁布的优惠政策中,就包含了50万元以内的孵化补贴、每年高达10万元的创业场地租赁补贴、每人每年最高1万元的带动就业补贴、最高20万元的初创期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补贴……


除此之外,上海还将向科技创业者提供创业师资培训补贴、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支持、研发经费支持等政策激励,并通过政府合作创新采购等多元化方式,帮助企业实现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健全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计划、知识产权保护及应用机制也在极大程度上对创业者在这座城市的创新要素形成了保障。


即便对于2009年尚在浙江大学攻读硕士的实习生梁文锋来说,上海艾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的16000元实习期月薪及新技术部经理经理职位,也不能说不优厚。


或许正因如此,你无法用这座城市对稀缺人才、科创企业的友好度,来简单总结DeepSeek未能出现在上海的原因。


02 性格决定家底


在我看来,城市性格才是决定“上海有什么”的关键。 


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城市也有着自己的性格。比起以敏捷、灵活见长的杭州、深圳,如今的上海显得沉稳、冷静。 


正如生活自媒体号“正财神”在观察浦东时所看到的那样,在以浦东代表的上海创新路径中,“政策避险优先于全球博弈”,对“维稳推进”的需要远高于“允许试错”、“快速迭代”之于杭州、深圳。


似乎在面包与彩票、秩序与魄力、合规与冒险之间,上海已做出自己的选择。而这想必也是过去数十年来,全球范围内频发的金融战、科技战以及地缘政治引发的贸易争端,令这座屹立于国际战场最前线的城市形成的智慧。


或许正是这种老成持重的城市性格,催生出另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尽管上海未出现一家像DeepSeek这样撬动全球的科技独角兽,却拥有了类似上汽集团这样连续11年位列世界百强的大型企业。 


2024年研究报告显示,在比亚迪年销量猛增至427万辆的情况下,上汽集团去年全年终端交付量达到463.9万辆,仍位列中国汽车行业首位。在海外市场上,上汽集团同样以108.2万辆的终端交付量,继续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梯队。

这种强劲势头在今年同样得到了延续。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上汽集团终端交付量高达35.3万辆,在中国汽车企业新车月销榜上排名居首。

从上汽集团的人力资源构成来看,这家大型实业企业汇聚了当前汽车行业最为拔尖的精英人群。因此,在针对上海城市性格及发展规律的探究中,该集团将难以避免地成为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研究对象——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上海的沉稳性格为何与精英型企业更为契合?


不难看到,在王晓秋、贾健旭接掌上汽集团的过程中,无论管理层班子如何更迭,其战略及战术部署始终具有较高的传承性和一致性,对企业成长的健康性、可持续性以及面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均基于了极大的重视。 


这也很好理解。作为一家全年营收超过千亿美元的大型企业,如果算上整条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方,由该集团创造的就业岗位更是难以胜数。


可以说,上汽集团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万千家庭的福祉,其谋篇布局不可不慎之又慎。

 

也正因如此,去年7月履新的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和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针对2025年的集团工作首次以全新领导班子的视角进行全年展望时,首要提出上汽集团“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改促进、以进促稳,市场开拓要体现‘进中提质’要求,改革创新要落实‘进而有为’举措”。 


03 戴着枷锁起舞


诚然,类似上汽集团这样的精英型企业,在恪守法律法规、尊重市场规律以规避野蛮生长的同时,有可能会在市场高速迭代变化的过程中,相较体量较小、掉头轻松的初创型企业呈现出更慢的步频。 


但这并不意味着,精英型企业将与创新、变革绝缘,只不过这种求新求变被上了难度——如果说,业绩表现、合规要求、技术迭代、成本控制、投资者收益等一系列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上汽集团戴上了枷锁,那么该集团依然谋求着在革故鼎新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譬如,面对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汽车等合资品牌在过去一年间所经历的销售颓势,贾健旭在履新半年时间内,便制定了卓有成效的应对策略。


在“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等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上汽大众销量逐步企稳,同时其销量结构也呈现出聚焦高价格和高毛利产品的利好表现。 


针对上汽通用汽车的变革则更为彻底。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卢晓及原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薛海涛被调至上汽通用汽车,组建全新的管理团队,以“限时一口价”的创新营销举措,一举遏制了上汽通用汽车连续两年的销量下滑趋势,并形成聚焦别克GL8、昂科威、君越、CT5车型的战略侧重。 


除此之外,飞凡回归荣威聚焦国内新能源市场、MG强化品牌资产持续进击海外高端市场、奥迪积极合作华为提升智驾能力、全新品牌AUDI 筹备推出首款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型等成果,也充分展现了上汽集团在市场变革中的创新破局能力。

在面向未来出行的创新技术层面,上汽集团计划基于最新发布的七大技术底座,充分发挥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固态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技术实力。


截至目前,上汽集团旗下DMH 超级混动技术在实测中已跑出1962 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百公里油耗仅为2.8升。智能化方面,其无图城市NOA 高阶智驾服务已覆盖全国。

另外,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还正式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推动在技术共创、整车及电池后市场、海外业务拓展、车电分离等多个领域的共赢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适用于上汽集团的动力电池产品,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神行电池等创新技术将优先应用于上汽车型,上汽将宁德时代作为汽车动力电池的首选合作伙伴。 


将所有的这些信息叠加起来,不难看到上汽集团正向我们展示,优秀的企业可以有着各种各样的优秀,而上海拥有什么样的企业,皆是性格使然。


写在最后


如果说,类似DeepSeek这样的科技独角兽更擅长在一张白纸上完成从0到1的创造,那么形如上汽集团这样的精英型企业则适合谋求更大时间维度上的屹立不倒。


从这个角度再回看最初的问题,一切将变得简单:如果在20年前,关于“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大家还可以商榷一番;那么时至今日,针对“上海为什么出不了DeepSeek”的问题,也许我们已经可以给出结论。


那就是,中国的发展或许并不需要DeepSeek非得出现在上海。


更确切地说,这些科技独角兽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诞生,而只要他们乐意,随时都能借助上海的包容性、秩序性、开放性发展壮大,走向全球。


另一方面,上海从容沉稳、恪守规则的城市性格,叠加健全的产业基础以及良好的营商、执法环境,则更容易滋养出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精英型实业企业。

文章标签:
汽车历史
 
相关推荐
智驾研习社 0粉丝    39作品 关注 智领未来,驾享人生。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